您提出的“关于加强生命教育师资队伍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生命教育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部历来高度重视把生命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在制度建设、岗位设置、专业培训等方面做出了积极尝试,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建立健全加强生命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制度体系。多年来,教育部出台一系列制度,不断加强对生命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顶层设计。一方面,不断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制度。从2001年至今,相继出台《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教社政〔2001〕1号)、《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教社政厅〔2002〕3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教社政厅〔2003〕2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教思政厅〔2011〕1号)、《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卫疾控发〔2016〕77号)等一系列文件,相对完善的政策制度,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不断健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制度。从2004年至今,相继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24号)、《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教思政〔2014〕2号)、《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16〕31号)等文件,为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提供了良好制度环境。
二是不断优化生命教育师资队伍的结构。生命教育师资队伍,主要包括学校心理咨询辅导教师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还包括从事生命教育的部分专业教师。第一,不断优化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教育部不断优化心理学科专业设置,建设了80个心理学本科专业点、315个应用心理学本科专业点和68个应用心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加大了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力度;积极鼓励学校选聘专业心理咨询师或心理治疗师为专职工作人员,并通过专、兼、聘等形式,建设了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基础扎实、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工作队伍。第二,不断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第24号令),要求高校总体上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本、专科生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每个班级都要配备一名兼职班主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16〕31号),规定各高校要按照不低于全校师生人数的1%配备专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和党务工作人员,每个院(系)至少配备1至2名专职组织员;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设置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岗位。各地各高校结合实际,不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建设。天津为16所市属高校增加1300个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编制;陕西对41所省属高校新增1700多个专职辅导员编制;北京、天津从市财政设立专项经费,按照每岗每月2000、1000元标准分别为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发放岗位津贴;复旦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湖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高校建立健全思政工作队伍双线晋升制度。第三,不断吸纳专业教师加入生命教育师资队伍。中发〔2016〕31号文件明确规定“青年教师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须有至少一年担任辅导员或班主任工作经历并考核合格”,这一政策吸引了一大批优秀青年教师加入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充实和丰富了生命教育师资队伍力量。此外,教育部从2014年起已连续3年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共培育了57名全国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杰出人才。
三是切实强化生命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培训。教育部高度重视生命教育师资队伍培训,通过各种理论研修学习与社会实践锻炼等方式,综合提升生命教育教师业务水平。一方面,不断强化心理健康教师培训。系统组织开展集中培训、专题培训、讲座培训和网络培训等业务培训,切实保证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每年接受不低于40学时的专业培训,或参加至少2次省级以上主管部门及二级以上心理学专业学术团体召开的学术会议,并重视对班主任、辅导员以及其他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干部、教师进行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工作人员的能力和业务水平。另一方面,不断强化辅导员队伍培训。以教育部举办的全国辅导员骨干示范培训为龙头,以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举办的培训为重点,以高校举办的系统培训为主体,与学习考察、学位进修、科学研究、研讨交流等多种形式相结合,构建了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据统计,仅2016年教育部依托相关省市教育部门共建8个高校辅导员发展研究中心;依托21个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研修基地举办34期示范培训班,培训辅导员骨干2000余名;选派110名优秀辅导员、学工干部参加海内外访学研修,指导有关高校招收150名辅导员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分别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建“辅导员网络学院”“辅导员网络培训中心”,研制开发6门辅导员网络培训核心课程,扩大了辅导员高水平培训的覆盖面。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学习吸收您的建议,进一步加强与其他相关部委合作,逐步优化生命教育队伍建设。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进一步构建生命教育教学团队和教师梯队。以原有生命健康教育教师、心理咨询辅导教师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为生命教育教学团队主体,并通过校内外选聘方式,吸纳更多人才加入生命教育队伍,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生命教育教师梯队。二是进一步加强生命教育师资队伍培训。有针对性地对生命教育队伍开展专业培训,帮助生命教育教师掌握更多的生物学、心理学、医学、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与技能,提高生命教育教学水平。三是进一步研发生命教育课程教材。结合生命教育课程教材建设实际,修改完善并出台《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修订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教材及教辅资料,把生命教育内容纳入其中。鼓励和指导各高校组织研究力量编纂一系列适合不同阶段、不同年龄层次、符合中华传统文化、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教育课程校本教材。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