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8742号建议的答复

教思政建议〔2020〕151号

  你们提出的“关于疫情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教育部党组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指示精神,高度重视疫情期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干预,积极研究针对性强的心理疏导和咨询干预办法,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取得进展。

  一是完善体制机制,建立疫后心理援助服务体系。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国务院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先后印发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新冠肺炎疫情心理疏导工作方案》《入境人员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方案》,明确将心理疏导工作纳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整体工作部署。2020年1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开通心理支持热线和网络辅导服务的通知》(教电〔2020〕38号),要求各地各高校积极发挥学科优势、广泛整合资源,为师生和大众提供防疫期间心理支持服务。2月初,印发《关于加强高校疫情心理援助热线培训工作的通知》,依托普通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心指委)专家开展培训指导。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援助热线平台”,面向全国高校招募专业心理咨询师,开展全天候24小时的心理咨询和援助服务。截至目前,该热线平台已招募心理咨询师4000余人,先后共接待求助者2.1万余人次,危机干预430余人次。同时,全国31个省(区、市)教育工作部门全部开通了心理支持热线,1630余所高校开通了心理支持热线或网络辅导服务,服务师生及群众15万余人次;心指委组织15位专家举办线上培训讲座,服务师生及公众近1400万人次。

  二是强化测评筛查,增强危机预防干预工作实效。在《新冠肺炎疫情心理疏导工作方案》和加强心理援助的有关通知中,均针对居家学生提出要加强心理疏导和社会支持工作,尤其重点关注疫情中亲友病亡、感染以及家庭特别困难的特殊学生群体。通过量表研制、网络测评系统、咨询服务、精准帮扶等,加强学生心理问题及危机的预防与干预。研制测评系统。依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开展了儿童青少年心理疏导与心理咨询技术和示范工作,建立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指标体系,开发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测评和影响因素评估工具,建立我国儿童青少年及其教养者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综合数据库、儿童心理健康及影响因素数据库,形成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方案和常见心理问题干预方案。组织专家自主研发了符合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和“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四年来已有近800万新生使用,成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预防干预的有效工具和科学手段。2020年,专门设计增加了疫情心理健康问题的子量表,并从5月中旬开始启动了春季测评,目前已覆盖200余所高校,为全面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提供了重要依据。全面摸清情况。针对疫情发生后高校师生心理健康状况,委托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专门机构开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研、“解封”以来武汉高校师生思想动态调研和返校复学后高校师生的思想状况抽样调查,为后续工作有效推动提供科学依据。强化精准帮扶。随着时间的推移,疫中综合征、疫后综合征有可能持续甚至突显,教育系统依据疫期期间开展的专项调研,进一步指导各高校摸清心理问题底数,根据不同学生群体特点,精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如,面向亲友病故学生,开展创伤后应激障碍治疗、情绪疏导、建立信念等方面的心理干预;面向毕业就业困难学生,开展自我认识、准确定位、抢抓机遇等方面的心理辅导;面向学习压力大的学生,开展自我认知、时间管理、信念重建等方面的心理建设;面向适应不良学生,开展社会适应、积极归因、情商培养等心理支持;面向既有病患学生,开展环境适应、适度宣泄、建立社会支持网络等心理援助。

  三是开展宣传活动,营造心理健康教育良好氛围。加强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工作部署,推动包括“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在内的系列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充分利用网络云平台,依托教师群、学生群、家长群等渠道,开设防疫教育、生命安全、心理健康教育专栏;遴选上线一大批优质专题视频,从居家建议、情绪调适、亲子沟通、习惯养成等多个方面进行指导;通过及时发布《心理健康指导手册》和《心理防疫自助手册》等资料,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信息的及时推送和精准投递。推广心理健康意识。通过广播、电视、书刊、影视及网络新媒体等渠道,以及文化创意作品、公益广告的创作展示等活动,广泛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和心理保健意识。通过网站、微信号、APP及海报、横幅、宣传册等方式,线上线下结合,广泛传播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心态。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各地各高校围绕“3·25”(善爱我)、“5·25”(我爱我)等开展主题日系列活动,广泛举办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文体艺术及心理素质拓展活动,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吸引力与感染力,提高参与度和实效性。从2020年5月中旬起,组织各高校以“聚力同心、战疫同行”主题,开展“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月“四个一”专项行动,即通过云课堂等方式,开展一次专题辅导报告;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辅导员、专业课教师等群体,开展一次关爱谈心帮扶;通过“共抗疫情、爱国力行”主题宣传教育和网络文化成果征集展示等活动,开展一次网络专题推送;通过邀请林崇德、樊富珉、白学军等国内心理学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就学生心理方面的一些常见个案或突发问题,开展一次在线集中会诊。

  四是推进队伍建设,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进一步加强应用型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和心理健康工作队伍建设,注重业务培训与专业指导,不断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业化水平。壮大工作队伍。各地各高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专职人员配比逐步扩大,许多高校已经达到师生比1:4000的基本标准,有的还达到了1:3000。同时,各高校通过多种方式建立兼职队伍,形成了以专职为主、专兼结合、基础扎实、专业互补、素质较高的工作队伍。开展分类培训。疫情发生后,依托教育部普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的力量,借助教育部各类研修基地和培训中心,对心理咨询教师侧重于心理精神分析、综合心理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对辅导员、班主任侧重于危机预防干预、心理创伤辅导、心理健康防护等方面的培训,对管理人员侧重于心理危机事件处置等方面的培训,对任课教师侧重于情绪调节、压力管理等方面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了他们预防和干预学生心理危机的实战能力。强化人才培养。优化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加大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力度,目前全国共设有心理学本科专业点82个、应用心理学本科专业点311个、应用心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99个,为心理健康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学习吸收你们的建议,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快提升高校心理育人质量。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完善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的方法与手段。加强疫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和现实困难等危险因素或隐患的筛查排查,力求对高危学生做到早发现、早识别。加强心理问题学生的筛查和早期干预。在近800万大学生试用基础上,深入研究分析,构建可信度高、可靠性好的高危学生筛查标准,提高筛查判别精准度。进一步推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及测评系统的全面应用,把“一过性”的新生普查转变为常态化的心理健康动态测评,强化对学生心理问题与心理危机的筛查和及时干预,力争更好地防患未然。加强对重点学生的帮扶和相关案例研究。开展心理咨询案例督导与重点案例的研讨分析,提高心理干预的实效;征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成功典型案例,促进经验分享和干预能力提高。加强心理危机事前事中事后有关规律的研究分析,增强预防预警能力。加强心理危机识别能力建设。组织专家编制大学生心理危机识别指南,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员工识别学生心理危机的能力和意识。依托大数据信息技术,加强对学生风险行为信号的辨识和预警,进一步筑牢防范心理危机的“防火墙”。

  二是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政策落地落实。加强组织管理、评估督查,推进政策落地落实,促进各地各高校进一步建设和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优化体系构建。我们将进一步督促落实《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台账要求,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整体教学计划,全面统筹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增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心理育人合力,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推动配齐建强。依据2018年7月印发《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继续推动解决各地各高校在队伍配备、投入保障、课程建设等制约性的短板问题,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4000且每校至少2名的要求配齐建强,推进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的全面开设,健全心理健康课程体系。加强评估督导。推进实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的评估检查,以及心理育人方向高校思政工作平台和项目的考核评估,推动将心理健康教育由“软指标”变为“硬约束”。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和后备队伍的培养力度。切实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水平。加强专家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等专家智库的运作机制,强化专家智库作用发挥,加强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促进科学化发展。加强专职队伍建设。依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创新发展中心等,面向全国举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题培训、示范培训等,引领各地各校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升队伍业务水平。鼓励具备资质的专业机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能力评估及继续教育,开展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的建设及培训,提升队伍业务能力。加强兼职队伍建设。通过辅导员专业化培养和学生骨干队伍系统化培训,使他们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有力补充,充分发挥辅导员和学生骨干队伍在关心帮助学生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后备人才培养。充分发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心理学学科评议组、应用心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引领作用,加强对心理学人才培养的研究、咨询、指导、评估和服务,推进心理学等学科专业培养方案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是构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合作共同体。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的育人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推进。强化家校协同。推动家庭教育法律制度的实践与研究,加强家校协同,发挥学校在学生和家庭之间的桥梁作用,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家庭,指导家长正确教导孩子。加强医校合作。推动各地各高校与当地精神卫生机构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畅通学生转介就医通道,增强医学专业力量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作用。借力社会服务。引进具有相当资质和胜任力的社会专业机构,协同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加强沟通监管,确保服务质量。发挥社区及社会机构的协同和支持作用,优化学生成长环境。

  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教育部

2020年12月9日

来源:教育部收藏
(责任编辑:李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