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4722号建议的答复

教思政建议〔2020〕153号

  您提出的“关于全面强化心理服务,多措并举降低学生自杀风险的建议”收悉。经商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社科院,现答复如下: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教育部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积极研究针对性强的心理疏导和咨询干预办法,采取多种措施,降低学生自杀风险,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取得进展。

  一是强化政策引领,推动心理健康教育规范发展。教育部相继印发一系列政策文件,不断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规范化建设发展。2001年至2015年期间,印发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相关政策文件5项。2016年,教育部与原国家卫生计生委(现为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宣传部等22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卫疾控发〔2016〕77号),明确要求教育系统进一步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的专业化水平。2017年12月,教育部党组印发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教党〔2017〕62号),强调心理育人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内容,要切实改进工作,提升心理育人质量。2018年7月,印发了《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党〔2018〕41号),进一步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领导、工作机制、资源配置、人员配备等作出了制度安排,强调建设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等8部门联合印发《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明确完善心理服务体系,对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开展早期识别和干预研究。2020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明确要求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整体教学计划,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配备按师生比不低于1:4000,每校至少配备2名。

  二是完善体制机制,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改革发展。坚持问题导向,开展调查研究和督查督导,注重典型培育与示范引领,不断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业化发展。开展专项督查。2015年和2016年,委托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分两批对18个省(区、市)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项调研督查,形成了《2016年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项调研督查报告》,对各地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及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为后续政策举措出台提供了依据。推动工作研究。依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库等项目建设,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实践研究创造条件,并推进研究成果转化为行之有效的工作举措,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践。开展示范试点。2018年,在全国选取54个城市作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城市,进行包括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网络在内的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分三批建设了27个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北京、上海、江苏、湖北、湖南、河南等地也先后遴选建设了多批次省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各示范中心引领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前瞻性、规律性问题的研究与探索,辐射推动区域和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强交流、提高质量、提升水平。培育精品项目。2018年,启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创设心理育人方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基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等建设平台,旨在进一步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全面统筹,推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心理育人格局的建设和完善。

  三是建设课程体系,强化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普及。重视课程主渠道建设,不断拓展课程教育平台,扩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覆盖面。强化课程教学。推动各地各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育教学计划,保障课时,丰富形式,加强心理健康课程教育;2011年,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教思政厅〔2011〕5号),对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主要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与教材使用、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教学管理与条件支持、组织实施与教学评估等作出要求。丰富课程资源。组织专家编写精品示范教材《大学生心理健康》,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供优质教材资源;建设《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健康与现代生活》等50余门视频公开课与精品资源共享课,供学生在线学习;推动吉林大学等高校建成《大学生心理健康》国家首批精品在线课程,800余所高校136万余名学生修读;各地各高校普遍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仅将其纳入必修课范畴,而且还开设多门公共选修课并融入新生入学教育等教育教学环节。

  四是开展宣传活动,营造心理健康教育良好氛围。加强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工作部署,推动包括“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在内的系列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通过网络微课、微视频、动漫等创作,以及知识竞赛等,面向学生广泛传播心理健康科学知识,各地高校通过易班网、大学生在线及相关网站平台,集中面向大学生推送心理健康知识及教育作品。推广心理健康意识。通过广播、电视、书刊、影视及网络新媒体等渠道,以及文化创意作品、公益广告的创作展示等活动,广泛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和心理保健意识。通过网站、微信号、APP及海报、横幅、宣传册等方式,线上线下结合,广泛传播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心态。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各地各高校围绕“3·25”(善爱我)、“5·25”(我爱我)、“10.10”(世界精神卫生日)等开展主题日系列活动,广泛举办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文体艺术及心理素质拓展活动,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吸引力与感染力,提高参与度和实效性。各地各高校每年举办心理健康节、心理健康周、心理健康月活动,突出活动特色,打造活动品牌,长效化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五是强化测评筛查,增强危机预防干预工作实效。通过量表研制、网络测评系统、分类培训、咨询服务、协同联动机制建设等,加强学生心理问题及危机的预防与干预。研制筛查量表。组织力量成功研制出体现中国风格、符合中国大学生特点、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研发“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网络测评系统”,连续四年开展试点测评和应用推广,对近800万名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测评筛查,为学校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提供有力指导和技术支撑。全面摸清情况。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及时掌握学生危机事件和数据,及时了解学生心理情绪变化,及早发现、及时干预。针对疫情发生后高校师生心理健康状况,委托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专门机构开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研、“解封”以来武汉高校师生思想动态调研和返校复学后高校师生的思想状况抽样调查,为后续工作有效推动提供科学依据。强化精准帮扶。要求各高校进一步摸清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底数,对疫情期间亲人病故的学生进行团体辅导,对毕业就业困难的学生进行一对一帮扶,对学习压力大的学生开展朋辈互助,对适应不良的学生进行个体辅导,对既有病患的学生进行全方位关心帮扶。及时援助服务。疫情期间,要求各地各高吸进一步发挥教育系统学科和人才优势,面向广大高校师生和人民群众开展疫情相关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援助热线平台”,面向全国高校招募专业心理咨询师,开展全天候24小时的心理咨询和援助服务。截至目前,该热线平台已招募心理咨询师4000余人,先后共接待求助者2.1万余人次,危机干预430余人次。同时,全国31个省(区、市)教育工作部门全部开通了心理支持热线,1630余所高校开通了心理支持热线或网络辅导服务,服务师生及群众15万余人次。

  六是推进队伍建设,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加强应用型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和心理健康工作队伍建设,注重业务培训与专业指导,不断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业化水平。壮大工作队伍。各地各高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专职人员配比逐步扩大,许多高校已经达到师生比1:4000的基本标准,有的还达到了1:3000。同时,各高校通过多种方式建立兼职队伍,形成了以专职为主、专兼结合、基础扎实、专业互补、素质较高的工作队伍。开展分类培训。依托教育部普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和教育部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的力量,借助教育部各类研修基地和培训中心,对心理咨询教师侧重于心理精神分析、综合心理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对辅导员、班主任侧重于危机预防干预、心理创伤辅导、心理健康防护等方面的培训,对管理人员侧重于心理危机事件处置等方面的培训,对任课教师侧重于情绪调节、压力管理等方面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了他们预防和干预学生心理危机的实战能力。强化人才培养。优化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加大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力度,目前全国共设有心理学本科专业点82个、应用心理学本科专业点311个、应用心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99个,为心理健康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学习吸收您的建议,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快提升高校心理育人质量。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完善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的方法与手段。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和现实困难等危险因素或隐患的筛查排查,力求对高危学生做到早发现、早识别。加强心理问题学生的筛查和早期干预。在近800万大学生试用基础上,深入研究分析,构建可信度高、可靠性好的高危学生筛查标准,提高筛查判别精准度。进一步推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及测评系统的全面应用,把“一过性”的新生普查转变为常态化的心理健康动态测评,强化对学生心理问题的筛查和及时干预,力争更好地防患未然。加强对重点学生的帮扶和相关案例研究。开展心理咨询案例督导与重点案例的研讨分析,提高心理干预的实效;征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成功典型案例,促进经验分享和干预能力提高。加强心理危机事前事中事后有关规律的研究分析,增强预防预警能力。加强心理危机识别能力建设。组织专家编制大学生心理危机识别指南,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员工识别学生心理危机的能力和意识。依托大数据信息技术,加强对学生风险行为信号的辨识和预警,进一步筑牢防范心理危机的“防火墙”。

  二是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政策落地落实。加强组织管理、评估督查,推进政策落地落实,促进各地各高校进一步建设和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优化体系构建。教育部将在全面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过程中,全面统筹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增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心理育人合力,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推动配齐建强。依据指导纲要的要求,重点推动解决各地各高校在队伍建设、投入保障、课程建设等制约性的短板问题,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4000且每校至少2名的要求配齐建强,推进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的全面开设,健全心理健康课程体系。加强评估督导。推进实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的评估检查,以及心理育人方向高校思政工作平台和项目的考核评估,推动将心理健康教育由“软指标”变为“硬约束”。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和后备队伍的培养力度。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水平。加强专家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等专家智库的运作机制,强化专家智库作用发挥,加强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促进科学化发展。加强专职队伍建设。依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创新发展中心等,面向全国举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题培训、示范培训等,引领各地各高校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升队伍业务水平。鼓励具备资质的专业机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能力评估及继续教育,开展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的建设及培训,提升队伍业务能力。加强兼职队伍建设。通过辅导员专业化培养和学生骨干队伍系统化培训,使他们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有力补充,充分发挥辅导员和学生骨干队伍在关心帮助学生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后备人才培养。充分发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心理学学科评议组、应用心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引领作用,加强对心理学人才培养的研究、咨询、指导、评估和服务,推进心理学等学科专业培养方案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是构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合作共同体。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的育人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多合力。强化家校协同。推动家庭教育法律制度的实践与研究,加强家校协同,发挥学校在学生和家庭之间的桥梁作用,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家庭,指导家长正确教导孩子。加强医校合作。推动各地各高校与当地精神卫生机构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畅通学生转介就医通道,增强医学专业力量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作用。借力社会服务。引进具有相当资质和胜任力的社会专业机构,协同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加强沟通监管,确保服务质量。发挥社区及社会机构的协同和支持作用,优化学生成长环境。

  五是不断建设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制机制。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布局,强化示范引领和研究推动,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持续规范有序发展。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对工作原则、目标、内容、途径、实施、评估等内容进行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和制度化落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化改革发展。发挥示范引领。发挥全国及各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及心理育人方向的全国思政工作创新发展中心、精品建设项目等的引领作用,在问题研究、政策咨询、机制创新、队伍培养、理论创新等方面加强示范,全面带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发展。强化研究推动。强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现状和趋势的研究研判,把研究与解决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成才过程中的现实问题相结合,推动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把研究成果及时融入实际工作,强化教育教学、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切实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推动心理学的专门研究与育人实效有机结合,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教育部

2020年12月9日

来源:教育部收藏
(责任编辑:李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