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3195号(教育类302号)提案答复的函

教思政提案〔2020〕350号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本进课堂进校园的提案》收悉,经商文化和旅游部,现答复如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我们历来高度重视在教育工作和教育系统中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不断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环节领域,具体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体系

  近年来,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方案》,对工作目标和任务要求进行系统设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纳入《全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2019-2022年)》,建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精神概论》等9门传统文化教育类国家级精品课程,遴选了《中华传统文化》等31门传统文化类“精品视频公开课”,并向社会免费开放。在教材建设方面,遴选了《中国传统文化导论》等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和教材体系。组织编写了《中华传统美德格言》《中华传统文明礼仪读本》等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读物。制作完成了五期“中华经典资源库”建设,荣获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建设“中小学语文示范诵读库”,打造高标准、高品质的“有声语文教材”。同时,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少数民族教材,如从《中华经典资源库》第一期项目中选取统编《语文》1-3年级教材中的古诗词38篇,用蒙古语、藏语翻译,推进中华经典文化学科融入。此外,积极鼓励各地各学校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中增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完善了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并贯穿到人才培养全过程,特别是在教育硕士、艺术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文物与博物馆硕士等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和教材建设。各高校普遍开设了《中国文化历史概要》《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选修课程。在民族地区学校和内地民族班开设了少数民族艺术和民族体育选修课程,开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

  二、精心设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载体

  近年来,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等相关部门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教育部组织开展了“中华经典诵读工程”,着力打造中华经典诵写讲品牌活动,持续办好中华经典诵读、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汉字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全国性活动和集中展示活动。其中,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举办“中国诗词大会”,2019年和2020年分别吸引3.89亿和3.95亿观众收看。举办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数十万师生参与活动。组织的“送经典下基层”活动共有10个省份组织活动510场,参与志愿服务人数近千人,服务群众近5万人,为助力脱贫攻坚发挥积极作用。全面实施“中华传统节日振兴工程”,自2017年起,充分利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纪念日,在全国大中小学组织开展“传承的力量”学校体育美育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集中展示学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使学生亲近中华经典、热爱中华文化、弘扬中华文明。利用学校博物馆、校史馆、图书馆、档案馆等,结合校史、院史、学科史和人物史的挖掘、整理和研究,挖掘其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充分发挥校园资源的文化育人功能。在全国高校建设了两批共80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在全国中小学建设了两批共1484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传承项目包括戏曲、书法(篆刻)、民族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民族民间音乐舞蹈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占比近55%。自2006年起,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持续13年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惠及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和旅游部积极实施“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传承发展计划”,包括戏曲振兴工程、当代少儿歌曲创作推广等一批工程项目。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全国各省(区、市)“戏曲进校园”经费投入2.33亿,演出场次3.6万多场,覆盖学校近3万所,受益学生2269万人。“当代少儿歌曲创作推广”活动征集到符合当代少年儿童成长特点的作品907首。支持西北师范大学等20所中西部地区师范类和艺术类高校开展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覆盖全国18个省(区、市)。整合高校美育资源,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薄弱中小学校提供定向精准帮扶,破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师资短缺问题。

  三、积极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途径

  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重要内容,推动各地各校“一校一案”全面落实,有针对性地开展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连续多年组织了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深入实施“高校原创文化精品推广行动计划”,开展了“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推选展示”等活动,积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校园网络传播,制作了一批适合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的传统文化精品佳作。中国大学生在线、易班网等都设立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专栏,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设立了品德教育专栏,极大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线上传播。2020年,结合抗疫防疫开展了“共抗疫情、爱国力行”主题宣传教育和网络文化成果征集展示、“复学第一课”活动,普及防疫知识、弘扬抗疫精神,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寓于爱国主义教育。目前正在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竞答讲述活动,组织师生“网上重走长征路”,活动将持续一年,以此引领全国高校师生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增强文化自信。此外,通过组织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等社会实践活动,各地各高校大学生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深入西部,在实践中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践行中华传统美德和精神品质。在一系列专题品牌活动中,各地各校紧扣活动主题,创新丰富载体,精心组织实施,打造了一批富有时代气息、体现文化内涵、具有价值导向的品牌活动,营造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奋斗精神的浓厚氛围。教育部指导学校大力建设传统文化类社团,开展戏曲、书法、民间剪纸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培训,很多高校成立了国学协会、书法协会、国画协会等社团,推动经典诵读、诗词创作、汉字艺术交流等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进校园,引导大中小学生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积极与教育部门沟通合作,在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讲座或展示活动,组织学生到当地非遗馆、传承体验中心(所、点)等场所开展非遗体验游、研学游等。例如,浙江省平阳县麻步镇中心小学与平阳白鹤拳传承基地开展双向互动,学校邀请平阳白鹤拳传承人进课堂授课、组织学生到传承基地开展校外非遗实践活动。

  四、大力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教育部一直致力于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水平。在政策引领方面,通过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等各类人才项目以及“万人计划”教学名师评选增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和研究人才的比重,着力培养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在培训研修方面,开设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高校思政课骨干教师研修、高校辅导员骨干培训、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研修培训,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并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培训比重。在“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中专设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骨干教师培训,培养了一批“种子”教师。在中西部项目中,注重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涵养师德。在评价方面,推进落实《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指导意见》,高度重视对高校教师社会服务的考核,鼓励引导教师主动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通过多渠道提高师资水平,建立首批60个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实施经典诵读师资网络专项培训计划,每年开展1万名中小学语文教师的线上培训。举办了首届海外中文教师中华经典诵写讲研修活动,吸引26个国家和地区的101名海外一线中文教师参与。推动全球中文学习平台建设,以科技助力中文传承传播,截至2020年5月底,平台累计用户已达64.7万,覆盖152个国家和地区。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吸纳您的建议,全面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是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发挥主渠道作用。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材建设,组织专家编写反映时代特征、适合学生接收特点的教材;加强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融入各类课程体系之中;探索创新传统文化教学方式方法,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二是进一步拓展载体,提高吸引力、感染力。加大优质资源整合力度,依托新媒体技术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渠道,拓展教育载体,创作生产更多优秀作品,创新活动内涵,依托主题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形式,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常态化、长效化载体模式。三是进一步加强科学研究,突显实效。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发挥教育系统的科研优势,针对传承与创新、文化自信与融入世界、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重大理论问题进行深入解读阐释,组织力量推出一批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成果,促进传承与弘扬工作的内涵式发展。

  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教育部

2020年12月9日

来源:教育部收藏
(责任编辑:李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