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建议〔2015〕第182号
您提出的“关于凝聚社会力量,全力助推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的建议”收悉,经商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体育总局,现答复如下:
足球运动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育人功能显著。青少年校园足球是足球事业重要基础和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承担着在全国亿万青少年中普及足球运动、提高广大学生综合素质以及为足球事业输送人才的重任。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足球的综合改革工作,持续推动校园足球改革发展。今年3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明确了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工作目标、重点任务、改革举措和支持政策等。下一步,教育部将以推进校园足球普及为重点,完善支持政策,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开创校园足球工作新局面。拟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科学规划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营造阳光向上的校园足球文化
2009年以来教育部、体育总局等部门始终坚持发展校园足球要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切实发挥足球育人功能,以提高校园足球普及水平、深化教学改革和健全竞赛体系为重点任务,大力支持更多学校开展校园足球,支持更多学生参加足球动动,切实摒弃青少年足球发展的功利性思想,从长远角度科学规划、设计,确保校园足球长期、稳定发展。2009年以来,全国校园足球办公室充分利用官方网站、杂志、报纸,扩大校园足球活动宣传,在全国营造促进校园足球发展的良好氛围。每年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足球夏令营、冬令营,不断拓展活动的内容和内涵,培育健康向上的校园足球文化。
同时,教育部根据《总体方案》的要求,在会同有关部门深入调研基础上,研究制订了《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对各项工作进行了周密、科学的规划和部署,不断建立健全校园足球体制机制,打造良好的足球氛围和文化。下一步我们将做好如下工作:一是理顺体制、密切配合。目前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等6部门已经成立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领导小组和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领导小组办公室,形成了议事规则和定期协商机制。教育部还牵头成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专家指导委员会”,为校园足球的发展提供决策咨询、理论研究和技术论证等智库服务。二是深化素质教育改革,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把足球列入体育课教学内容,加大课时比重,印发《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指南》,加强对校园足球的专业指导,支持学校建立足球课余训练制度,建立班级、年级和校级足球代表队。形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因材施教的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体系,课程设置、教学标准、教材教法和教学资源等教学要素将更加衔接配套,校园足球教学质量明显提升。三是构建科学、规范、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足球竞赛体系。校内竞赛、校际联赛、区域选拔在内的青少年校园足球竞赛体系,切实做到小学阶段联赛范围原则上不超出地市,初中阶段联赛范围原则上不超出省(区、市)。高校足球竞赛成绩要纳入高校体育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切实让更多有天赋的孩子能够有机会参与到校园足球赛事和活动中。
二、动员全社会力量,全面助力校园足球发展
为了长远的促进校园足球的开展,中央加大了资金的支持力度,同时加大规划、政策、标准引导力度,多渠道调动社会力量支持校园足球发展的积极性。2014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制定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场地建设规划,大力推广校园足球和社会足球。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体育总局还共同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体育产业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从加快制定出台实施意见和配套措施,谋划“十三五”体育产业发展、创新发展体育产业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同时研制《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全国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规划》统筹考虑校园足球发展。《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也对校园足球的经费投入做出了明确规定。
目前,中央已经设立了青少年校园足球扶持专项资金。同时,财政部等部门牵头也在积极研究探讨不断加大各级体育彩票公益金支持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的力度。各地应当加大对青少年校园足球的投入,统筹相关经费渠道对校园足球改革发展给予倾斜。探索建立政府支持、市场参与、多方筹措支持校园足球发展的经费投入机制。完善相关政策,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校园足球领域。在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设立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基金,多渠道吸收社会资金。创新校园足球利用外资方式,有效利用境外直接投资、国际组织、外国政府以及其他组织的支持。
三、稳步提升校园足球保障水平
一是加强足球师资队伍建设。要采取多种方式,配足补齐足球教师。制定校园足球兼职教师管理办法,鼓励专业能力强、思想作风好的足球教练员、裁判员,有足球特长的其他学科教师和志愿人员担任兼职足球教师。完善政策措施,创新用人机制,为退役运动员转岗为足球教师或兼职足球教学创造条件。建立教师长期从事足球教学的激励机制。二是多渠道调动社会力量支持校园足球发展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职业足球俱乐部、足球学校、体育运动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作用,鼓励有条件的体育俱乐部、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联合开展有利于校园足球发展的公益活动。三是配合体育总局积极做好足球学校和足球学院的建设工作,培养更多的足球专业人才,同时,积极制定政策,鼓励社会兴办青少年足球培训机构,充实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发展力量,不断提高校园足球的质量和水平。四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创新用人机制,为退役运动员转岗为足球教师或兼职足球教学创造条件。建立教师长期从事足球教学的激励机制。
四、完善校园足球竞赛体系,畅通优秀足球苗子和职业球员的成长通道
一是加强政策规划。当前印发的《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对完善校园足球竞赛体系和青少年后备人才的选拔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二是要积极和规划当前的校园足球竞赛体系。构建包括校内竞赛、校际联赛、区域选拔在内的青少年校园足球竞赛体系。建成纵向贯通、横向衔接和规范有序的大学、高中、初中、小学四级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机制。高校足球竞赛成绩要纳入高校体育工作考核评价体系。注重校园足球赛事与职业联赛、区域等级赛事、青少年等级赛事的有机衔接。建立教育、体育和社会相互衔接的人才输送渠道,拓宽校园足球运动员进入国家足球后备人才梯队、有关足球职业俱乐部和选派到国外著名足球职业俱乐部的通道。依托全国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建立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管理信息系统,动态监测学生学习、升学和流动情况,并提供相应支持服务。研究制定学生足球运动员注册管理办法。
下一步,教育部等部门把发展校园足球作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加快推进各项工作,推动青少年校园足球健康发展,为足球事业振兴和教育事业发展作出更大努力。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支持。
欢迎登录我部门户网站(www.moe.gov.cn),了解教育相关政策、提高教育质量和深化教育改革方面的重要信息。
教 育 部
2015年9月15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