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关于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
第四次会议第3962号(教育类417)
提案答复的函

  教提案〔2016〕第413号

  您提出的“关于在高校加强推广中国画审美教育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中华优秀文化传承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了要“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土壤,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

  一、在普通高校美育课程中融入

  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普通高校面向非艺术类专业的大学生开设了公共艺术课程,开设《美术鉴赏》课程,作为限定性选修课程,计入学分。普通高校在开设以艺术鉴赏为主的限定性选修课程基础上,开设包括中国画在内的任意性选修课程。贯彻《意见》精神,我们将积极引导高校把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在美育课程体系建设中进一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加强中国画审美普及教育,支持高校开设包括中国画在内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相关课程或讲座,并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实施中加强中国画元素。要求依托本校相关学科优势和当地教育资源优势,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以提高大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二、在高校艺术类教材建设中加强

  在教育部、财政部“十二五”期间联合实施的本科教学工程中,把“中国画技法”“山水画写生”“书画品鉴与装裱技术”等纳入精品视频公开课重点建设课程,目前已建设完成并向社会免费开放,遴选了《中国画》、《中国画·花鸟》等列入第一批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根据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课程设置属于高校办学自主权范畴,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引导高校更加重视包含中国画在内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教材建设,加强遴选和推荐,充分发挥好高等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三、积极推动相关专业建设

  2012年,教育部修订并实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艺术学从文学学科门类中独立成为单独的学科门类,下设美术学等33个本科专业,目前,在中国美术学院等362所高校开设了美术学专业,在南京艺术学院等184所高校开设了绘画专业,在中央美术学院等24所高校开设了中国画专业,在天津美术学院等72所高校开设了书法学专业,我们将结合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生对优秀民族文化的学习借鉴, 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专门人才的培养。

  四、与学生艺术实践活动结合

  2006年以来,教育部、文化部、财政部每年联合组织开展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坚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组织北京等省市高校的学生走进美术馆、博物馆、美术学院参加专题展览、系列讲座、工作坊等活动。在艺术教育专家讲学团的专题讲座中安排了中国画、书法、篆刻、民间工艺等相关内容。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民族文化传承普及的力度,安排更多的中华元素的美术内容参加讲座,同时明确要求各省市组织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关注美术、书法类内容,改进组织方式, 扩大普及对象,让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中搭建平台,普及中国画艺术。在高校建设一批中华文化艺术传承基地,通过社团与工作坊大力传播。将中国画艺术的普及与学生艺术实践活动相结合,使之成为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的有效途径。

  您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教育部将在贯彻落实《意见》中予以考虑,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教育部

  2016年8月31日

来源:教育部收藏
(责任编辑:于淼)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