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关于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1640号(教育类168号)提案答复的函

教提案〔2016〕第158号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将脊柱侧弯列入中小学体检筛查项目并进行康复干预的提案”收悉,经商国家卫生计生委,现答复如下:

  脊柱侧弯是是危害儿童青少年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不仅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就业,而且还会影响到国家人才培养的质量。近几年来,教育部在预防青少年脊柱弯曲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一、将预防学生脊柱弯曲、培养学生正确的坐立行姿势统筹纳入到学校健康教育内容。2008年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规定,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向学生宣传普及正确的坐立行姿势及读写姿势。具体为:“水平一(小学1~2年级)”教学内容包括正确的身体坐、立、行姿势,预防脊柱弯曲异常;正确的读写姿势。“水平二(小学3~4年级)”教学内容包括体育锻炼有利于促进生长发育和预防疾病。为帮助教师准确理解教学内容、开展相关健康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系列中小学健康教育教师教学指导用书》,其中小学1年级、4年级分册中均有讲解预防脊柱弯曲的内容,如1年级分册第七课 “坐立行我最美”,通过该课讲解力求使学生了解正确的坐、立、行姿势,知道不良姿势影响身体健康;掌握正确的坐、立、行姿势,学会预防和矫正不良身姿;认识到优美的身姿,体现饱满的精神、积极的心态,就是健美。4年级分册第2课“坐如钟 站如松”,了解脊柱的功能和脊柱弯曲异常形成的原因,掌握预防脊柱弯曲异常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坐立行姿势。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要求通过游戏、比赛等形式,使学生了解脊柱的生理作用,不良姿态对脊柱造成的影响;通过联系生活,对不良姿势进行辨识,对照纠正自己的姿势。

  二、通过体育锻炼训练学生正确的站立行姿势。《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要塑造良好体形和身体姿态:“水平一(1~2年级)”学习目标为主义保持正确的身体姿态。达到该目标时,学生能够知道正确的坐、立、行等身体姿态,并能在日常生活和运动中主义保持正确的身体姿态。“水平二(3~4年级)”学习目标为改善体形和身体姿态。达到该目标时,学生能够注意保持良好的体形,矫正不正确的身体姿态。学校通过体育课、课间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等预防脊柱弯曲。

  儿童青少年脊柱健康保护工作需要学校、家庭、学生共同努力。下一步,教育部将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特别是向家长的宣传,同时将会同国家卫生计生委积极研究和论证将包括脊柱侧弯在内的脊柱弯曲异常列为学生体检常规项目的可行性,以求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

  感谢您对学生脊柱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教育部

  2016年10月27日

收藏
(责任编辑:杨霞(实习))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