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提案〔2016〕第433号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对青少年整体素质建设的提案”收悉,经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现答复如下:
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和素质教育。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国办发〔2012〕53号),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号以下简称《意见》),对全面加强学校体育、增强学生体质,进行了一系列工作部署。
教育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会同有关部门,以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为目标,从以下方面积极推进学校体育工作:
一、以校园足球为突破口,推进青少年素质教育
2015年,教育部等6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把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作为推进素质教育、引领学校体育改革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充分发挥足球育人功能,遵循人才培养和足球发展规律,理顺管理体制,完善激励机制,优化发展环境,大力普及足球运动,培育健康足球文化,弘扬阳光向上的体育精神,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全面发展。”为保障校园足球工作有序规范推进,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做了大量具体的工作。一是为了推进校园足球的开展,中央加大了资金支持力度,探索建立政府支持、市场参与、多方筹措支持校园足球发展的经费投入机制,支持校园足球事业的发展。目前,中央已经设立了青少年校园足球扶持专项资金,各地结合实际加大了对青少年校园足球的投入力度,因地制宜逐步提高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经费保障水平,统筹相关经费渠道对校园足球改革发展给予倾斜。二是大力提高校园足球普及水平,深化评价体系改革。教育部在全面普及校园足球的基础上,重点扶持中小学足球特色学校发展。计划到2020年,遴选认定并支持建设2万所特色学校,2025年达到5万所,并对特色学校进行重点扶持、监测评估和动态调整,以点带面推动校园足球普及和质量提高。目前,已遴选认定了13382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三是大力培养足球专业人才,稳步提升校园足球师资水平。鼓励各地采取多种方式,多渠道配备和培训师资,建立教师长期从事足球教学的激励机制。教育部从2015年起,组织开展国家级青少年校园足球骨干师资专项培训,2015—2016年已培训27000多人次,同时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制定校园足球教师培训计划,开发相关培训资源,组织开展足球教师教学竞赛、经验交流和教研活动,着力提升足球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四是重视足球精神的养成,不断优化校园足球发展舆论环境。足球运动蕴含的团队意识、拼搏精神具有很强的育人功能。我们坚持立德树人,积极引导各地充分发挥足球的育人功能,通过足球教学、活动和竞赛,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在全面推动校园足球的基础上,努力推动其他体育项目的协同发展。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的学科优势,以高等院校作为牵头单位,分别成立了9个全国学校体育联盟,包括以北京体育大学为牵头单位的田径联盟、以首都体育学院为牵头单位的篮球联盟、上海体育学院为牵头单位的武术联盟、以天津体育学院为牵头单位的足球联盟、以武汉体育学院为牵头单位的游泳联盟、以成都体育学院为牵头单位的排球联盟、以沈阳体育学院为牵头单位的体操联盟、以北京师范大学为牵头单位的学校体育教学改革联盟和以华东师范大学为牵头单位的学校体育教育联盟,积极推动各类集体项目的改革和发展。2016年8月,教育部还启动了校园篮球推进试点工作,在北京等11个省市550所学校试点推广校园篮球活动,进一步夯实了学校体育综合改革的基础。
二、坚持弘扬主旋律,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重视媒体对未成年人的正面引导作用,努力推动有利于青少年整体素质提升、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新闻报道、图书报刊、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刊播、出版。广播电视方面,一是设立了少儿节目精品发展专项资金,每年对优秀少儿节目和播出机构给予专项扶持,引导全国各级电视台制作符合时代要求的少儿节目。二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推出了《戚继光》《冯子材》《翻开这一页》《地道战之英雄出少年》《鸡毛信》等一批“中国梦”主题重点动画作品,拓宽了动画片内容题材,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民族“血性”,培养青少年的集体意识。三是针对未成年人参加歌唱选拔类节目和明星真人秀节目中出现的过度娱乐化、追求“一夜成名”等问题,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多次作出规范,基本遏制了这些不良倾向。出版物方面,一是加强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通过管理工作会、新闻通气会、专项座谈会等形式,组织报刊出版单位认真贯彻中央文件,围绕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切实拿出重要版面、运用多种宣传报道形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贯穿到日常宣传、成就宣传、主题宣传和典型宣传中。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不到五个月时间,全国党报、晚报、都市报等共刊发了6000多篇针对青少年群体进行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专题报道,掀起了宣传教育热潮。二是完善行政管理,推动报刊承担社会责任。加强对报刊的综合评估,将能否有效传播社会主义价值观作为评估的重要指标,有效强化了报刊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在多年的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评选、全国优秀少儿报刊推荐等各类活动中,将是否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作为评价作品的首项标准,推动优秀报刊发挥引领作用,加强了对青少年传统文化和核心价值观方面的宣传教育。三是加大优秀报刊推广力度,向青少年提供健康丰富的精神产品。今年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了61种优秀报刊,入选报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出版导向,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加强内容和形式创新,实现了导向性、艺术性、趣味性和科学性的有机统一。四是加强培训,增强新闻采编人员社会责任意识和能力。以换发新版新闻记者证为契机,组织全国30多万采编人员开展集中培训和统一考试,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新闻采编规范、防范虚假新闻、新闻伦理等多方面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增强了新闻采编人员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加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意识和能力。对于您在提案中提出的多制作像《极速少年》这样的青少年电视节目的建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将认真研究推进,并继续推动广播电视媒体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社会正能量。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部门合作,不断深化改革,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推动青少年整体素质健康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努力。
感谢你们对教育工作的支持。
教育部
2016年11月30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