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建议〔2017〕第517号
您提出的“关于提高青少年儿童身体素质的建议”收悉,经商共青团中央、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现答复如下:
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学生的体质健康,先后印发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对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提出了一系列要求。
一、关于构建关心青少年儿童身体素质的社会环境
大力宣传促进青少年儿童身体素质的有关新政策。教育部利用广播、网络等媒体及时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有所提高的地区和各类学校进行宣传报道,总结推广经验,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关注学校体育。共青团中央推出了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三年来,在全国2400多所高校开展了170万余场专场活动,覆盖学生1.7亿人次,形成青少年体育锻炼的热潮。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通过全国广播电视宣传例会、报刊管理工作会议等方式指导新闻出版广电媒体及时传达解读我国保障与加强青少年儿童身体健康政策法规,广泛宣传普及医疗卫生健康知识,引导社会公众关注青少年儿童体育锻炼。在“世界禁毒日”前后开展“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活动”宣传,加强青少年毒品预防宣传教育工作。在“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前后开展正面宣传,普及接种知识,引导全社会关心青少年儿童身体健康问题。
下一步,教育部将指导督促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类学校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办学的根本宗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完善多部门协同,家庭、学校、社区联动的工作机制。完善青少年体育部际联席会议制度,鼓励学生参加校外全民健身运动,逐步形成家庭、学校、社区联动,共同指导学生体育锻炼的机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将围绕提高青少年儿童身体素质进一步做好宣传工作,着力宣传我国保障与加强青少年儿童身体健康政策法规,为提高青少年儿童身体素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关于完善有利于青少年儿童身体素质的学校环境
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部署要求,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动学校体育工作健康发展。一是切实保证开齐上好体育课。严格实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切实保证体育课时和运动负荷,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锻炼。二是加强学校卫生服务工作。2016年,国务院食品安全办会同教育部等6部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强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综合治理,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将食品安全、营养和节约食物纳入健康教育内容,积极改善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状况。三是成立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加强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加强青少年人群的社区体育建设,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外全民健身运动,建立和完善家庭、学校、社区联动,共同指导学生体育锻炼的机制。
下一步,教育部将贯彻落实《中小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普及健康知识,提升学生健康素养;切实保证开齐上好体育课,要求任何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占用体育课时。共青团中央将继续开展校园足球系列活动,寻访“全国百佳校园足球社团”,征集“校园足球主题文化作品”,提升大中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热情;联合解放军、武警部队和公安系统,深化“少年军校”活动,提高少年儿童体质、磨炼少年儿童意志。
三、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体育设施建设和投入
强化学校体育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把学校体育经费纳入教育公用经费并逐步加大投入,在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集中连片地区教育扶贫和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等项目和工程中加大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力度。2016年5月,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体育总局等部门印发了《全国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0年)》,加大建设校园足球场地的力度。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国学校体育场地面积达标率和器材配备达标率有较大提高。2017年3月,与体育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积极缓解广大青少年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与体育场馆资源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促进全民健身事业的繁荣发展。
下一步,教育部将进一步加强对学校体育场地和设施按标准建设的督导检查,严格按照有关制度和标准配置、配备体育器材。积极推动学校体育场馆有序向社会开放,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按照《全国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0年)》等文件要求,加强足球场地建设力度。
四、关于完善利于青少年儿童身体素质的制度体系
一是加强体育与健康课程质量监测,将体育与健康课程统筹纳入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体系,提高课程质量和教学效果。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确保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全覆盖。二是充分发挥教育督导作用,印发了《中小学体育工作督导评估办法》,把学校体育工作纳入地方政府教育规划,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纳入政府考核评价体系、教育现代化评估指标体系。三是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对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更好发挥中考改革在推进素质教育中的导向作用。建立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把《义务教育课程设置试验方案》所设定的全部科目(包括体育)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全科开考。改革招生录取办法,进一步扩大综合改革试点,将体育科目纳入录取计分科目,科学确定考试分值或等级要求,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
下一步,教育部将进一步加大督查检查,督促各地严格执行《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文件要求,建立健全相关监测评价体系。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抽查复核数据变化趋势,评判各地学校体育工作情况,对于学生体质健康数据连续下滑的地方,实行一票否决。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探索制定健身俱乐部、体育协会等组织开展青少年儿童活动的有关政策。建立健全各级各类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加强监测和指导,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感谢您对青少年儿童身体素质的关心,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完善政策法规,全面提高广大青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
教 育 部
2017年10月10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