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教育部对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
第8380号建议的答复

教建议〔2017〕第519号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中小学体育教育的建议”收悉,经商体育总局、中国保监会,现答复如下: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把加强青少年体育锻炼作为提高全民健康素质的基础工程,把加强学校体育作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教育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学校体育教育的决策部署,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部署要求,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把中小学校体育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一是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顶层设计。2016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号),明确了学校体育工作的目标和任务,系统提出加强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政策要求、制度规范和工作机制。二是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监管。2014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和《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办法》等,引导学校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推动各地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在2014年印发《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基础上,2016年9月又印发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测试抽查复核工作实施方案》,完善相关抽测、复核、公示制度,促进《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全面实施和严格执行。2017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校体育工作督导评估办法》,要求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督导,推进学校体育政策措施的“落地生根”。三是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国办发〔2016〕27号文件要求,各级政府要在安排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和统筹本级财力时对学校体育教育给予倾斜。各级教育部门要根据需求将学校体育工作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切实保障学校体育工作的经费需求。2016年5月,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体育总局等部门印发《全国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0年)》,加大建设校园足球场地的力度。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国学校体育场地面积达标率和器材配备达标率有较大提高。四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7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有关实施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鼓励各地设置每年新招聘教师中体育教师的招聘比例,核定教师编制的时候向体育教师倾斜,特别向中西部边远地区倾斜,建立省级统筹乡村教师补充机制。积极利用好“免费师范生”“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农村学校教师“特岗计划”,高校毕业生支援农村教育、师范生实习支教等系列政策,配置好体育师资。近5年,教育部还通过国培计划培训国家级骨干体育教师1万多名,中西部农村骨干体育教师10多万名。通过校园足球项目培训了4700多名中小学体育教师、4700多名中小学校长、1000名骨干教师、1000名优秀教练员、200名裁判员和退役运动员、200名体育教研员以及120名专业管理人员。五是强化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2015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暂行管理办法》,明确学校体育运动各个环节的风险管理责任,为学校和体育工作者“松绑”。

  下一步,教育部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会同有关部门加大工作力度,严格督促检查,强化责任落实,把中小学体育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促进青少年体魄强健全面发展。一是提高认识,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深化改革促进中小学体育教育质量提高,指导督促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类学校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办学的根本宗旨,使家长、社会理解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体质的必要性。二是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严格实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切实保证体育课时和运动负荷,要求任何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占用体育课时。把每天锻炼一小时作为刚性要求。广泛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鼓励因地因校制宜,开展简便易行、形式多样的学校体育项目,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锻炼,学会一到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督促各地严格执行《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文件要求,建立健全相关监测评价体系。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抽查复核数据变化趋势,评判各地学校体育工作情况,对于学生体质健康数据连续下滑的地方,实行一票否决。三是继续提升学校体育工作保障水平,按照国办发〔2016〕27号文件要求,把学校体育经费纳入教育公用经费并逐步加大投入,在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集中连片地区教育扶贫和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等项目和工程中加大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对体育教师的培训支持力度,不断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的体育教学能力与水平。制订《学校体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完善学校体育兼职教师管理制度,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支持、鼓励和规范学校聘请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体育教师。积极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按照《全国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0年)》等文件要求,加强足球场地建设力度。四是完善运动伤害保险机制,健全安全保障体系和风险管理机制。教育部将会同财政部、中国保监会等部门探索建立涵盖体育意外伤害的学生综合保险机制,合理转移和有效化解学校安全管理风险。中国保监会将积极参与推进建立健全学生体育运动意外伤害保险机制,通过“学生平安保险”和其他专门的体育保险险种,在事故发生时及时进行处理和赔付,完善学校体育运动的风险管理和转移,降低经济损失,化解矛盾纠纷,解决学生和师生的后顾之忧,为实现健康中国目标作出贡献。

  感谢您对中小学体育教育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强督促检查,强化责任落实,促进中小学学校体育工作健康发展。

教 育 部

2017年10月10日

收藏
(责任编辑:刘潇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