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关于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第1917号(教育类180号)提案答复的函

教提案〔2017〕第220号

  您提出的“关于重视中小学生学养教育,加强音体美课时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诚如您所指出的,体育美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重要部署。2016年4月和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分别印发了《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美育工作意见》),对新时期加强学校体育美育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教育部高度重视学校体育美育工作,把体育美育作为立德树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统筹规划、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目前,从总体上看,全国学校体育美育改革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取得了一些新进展。但是,正如您所言,体育美育仍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特别是一些地方和学校对体育美育的育人功能认识还不到位,应付、挤占、停上体育美育课的现象仍然存在。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学校体育美育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

  一、关于适当增加音体美课时

  教育部高度重视学校体育美育课程建设,将开齐开足音体美课程作为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美育工作的首要任务。体育方面,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课时量应占总课时的10%—11%,严禁削减、挤占体育课时间。同时要求中小学校努力提高“两课(体育课、活动课)两操(课间操、眼保健操)”效益,认真落实“大课间”制度,广泛实施体育课程改革试点工作,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美育方面,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美育课程课时量应占总课时的9%—11%,普通高中阶段美育必修课程应达到6个学分。同时,要求各地各校在开设国家课程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特点和学校特色,充分挖掘当地民族民间美育资源,开发地方和校本课程,编写相关配套教材,丰富美育课程内容。关于您提出的适当增加音体美课时,《意见》明确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为中小学增加体育课时”,《美育工作文件》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开设音乐、美术课程的基础上,有条件的要增设舞蹈、戏剧、戏曲等地方课程”。

  二、关于加强对体育美育的考核评价

  教育部已将中小学体育美育课程开课率列入教育现代化进程监测评价指标体系之中,要求各地将其作为对学校评价、考核的重要指标。为进一步加强对学校体育美育的考核,近年来教育部采取了多种举措。一是强化政府责任。体育方面,指导各地把学校体育工作列入地方教育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纳入本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绩、业绩考核指标,建立专项督查、抽查、公告制度和行政问责机制。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连续三年下降的地区和学校,在教育工作评估中实行“一票否决”。美育方面,为强化地方政府推进学校美育改革发展的主体责任,从2016年起,教育部与各省级人民政府签署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指导各地针对开齐开足美育课程、多渠道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并完善学校美育评价机制等问题提出政策措施。截至目前,教育部已分两批与21个省(区、市)签署了美育备忘录,2018年还将与10个省(区)签署最后一批美育备忘录。二是建立评价制度。建立学校体育美育评价制度,印发体育美育“三个办法”,即《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办法》,《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办法》《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办法》,从学生、学校、教育行政部门三个维度,对中小学体育美育进行立体式监测评价。指导各地把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情况、学生体质状况和运动技能等级纳入初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把学生艺术素质测评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作为初中和高中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

  三、关于组织开展体育美育活动

  教育部将体育美育实践活动作为学校体育美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健全学生体育锻炼制度,实施美育实践活动的课程化管理。要求各地各校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因地制宜,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学生体育美育活动。指导各地各校定期举办学生综合性运动会、单项体育比赛、各类艺术展演、艺术节等,不断创新活动内容与形式,推进“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努力做到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校校有特色,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面和普及面。在中小学校深入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努力实现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参加两项体育活动和一项艺术活动,培养一两项体育、艺术爱好。基本建立国家、省、市、县、校五级相互衔接的学生体育竞赛体系,春秋季学期大中小学校园趣味性、综合性运动会的开展趋于常态化。每三年各举办一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和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形成学校展演、省级展演和全国展演三阶段艺术展演模式,全国学校参与面超过80%。连续11年与财政部、文化部联合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成为全国性的高校美育活动知名品牌,学生受众累计逾千万人。

  下一步,教育部将切实贯彻落实好《意见》《美育工作意见》,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发力,破解难题,补齐短板,扎实推进学校体育美育综合改革,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感谢您对学校体育美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教 育 部

2017年10月26日

收藏
(责任编辑:刘潇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