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关于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第2697号(医疗体育类314号)
提案答复的函

教提案〔2017〕第230号

  您提出的“关于对青少年实施口腔卫生保健的提案”收悉,经商国家卫生计生委、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现答复如下:

  中小学生口腔卫生保健是培养学生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有效推进中小学生口腔卫生保健工作,近几年来教育部、卫生计生委、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积极开展学生口腔卫生保健宣传教育

  (一)将口腔卫生教育统筹纳入学校健康教育内容。

  1. 2008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健康教育内容包括五个领域,分别是“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安全应急与避险”。儿童青少年口腔卫生保健被纳入“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领域,要求学校通过多种形式向学生宣传普及口腔卫生保健相关知识和技能,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以及选择适宜的牙刷和牙膏,养成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口腔卫生习惯,了解预防龋齿(认识龋齿的成因、注意口腔卫生)相关知识,并定期检查口腔卫生。

  2.开展形式多样的口腔卫生教育。一是以国家课程为载体,落实口腔卫生教学目标。中小学健康教育的载体课程《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已按照《指导纲要》要求,将口腔保健卫生知识纳入其中。学校通过课堂教学、主题班会、板报、家长会、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及家长宣传普及口腔卫生知识。二是以每年9月20日“全国爱牙日”为载体,广泛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我国自1989年起确定每年9月20日为“全国爱牙日”,迄今已连续举办28届主题宣传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提高了我国居民口腔健康素养。三是组织专家编制系列学校健康教育教学资源,包括健康教育教师指导用书、挂图、多媒体教学课件等(相关教学资源中均有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等内容),为学校开展健康教育提供资源保障。另外,还组织专家编写规范化口腔健康教育核心知识科普教材,教材内容涵盖孕产妇和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小学生、中学生、成人、老年人六类重点人群。目前已经形成了针对全生命周期、全人群的口腔保健知识授课课件、指导用书和口腔健康教育视频,并于2016年9月20日第28个“全国爱牙日”期间正式对社会公布。

  (二)主流媒体大力开展口腔卫生保健宣传。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统筹协调各级新闻出版广电媒体,运用新闻、专题、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青少年口腔卫生保健宣传教育,如:中央电视台《新闻袋袋裤》栏目自2014年开始每年以少年儿童的视角解读青少年口腔保健问题;《大风车》栏目推出原创儿童剧《呼噜小精灵》,通过演绎生活中的趣味小故事,引导少年儿童养成包括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在内的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

  二、将口腔卫生纳入中小学生健康体检项目,建立健康档案

  2008年,教育部与原卫生部联合印发了《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将口腔卫生(牙齿、牙周)作为健康体检的基本项目。要求新生入学应建立健康档案,在校学生每年进行一次常规健康体检;学生体检报告应包括龋齿检出率等相关数据;健康体检机构应分别向学生(家长)、学校和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反馈学生个体健康体检结果与学生群体健康评价结果;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将学生健康档案纳入学校档案管理内容,实行学生健康体检资料台帐管理制度,根据学生健康体检结果和体检单位给出的健康指导意见,研究制订促进学生健康的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促进学生健康的各项工作。

  三、大力推进儿童口腔疾病防治工作

  中央财政自2008年开始投入专项资金,在中西部地区23个省(区、市、兵团)开展中西部地区儿童口腔疾病综合防治项目,2012年开始增加学龄前儿童局部用氟预防龋齿内容,2014年将项目扩展到全国。截止到2017年2月,项目已累计为651万适龄儿童窝沟封闭第一恒磨牙2000万颗,224.3万学龄前儿童接受了局部用氟措施。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联合财政、卫生计生、宣传等相关部门,在经费保障、组织发动等方面协同工作,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保障各项措施落到实处。鼓励地方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创新服务模式,在条件成熟的地方逐步扩展服务范围。目前,已在北京、上海、广州、青岛、烟台、天津、浙江等地实现了窝沟封闭预防龋齿项目适龄儿童全覆盖。

  下一步,教育部将在现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力度,督促学校切实落实学生口腔卫生保健工作及学生健康体检工作,进一步加强与国家卫生计生委等相关部门的协调与配合,特别是口腔健康监测方面的合作。国家卫生计生委也将与相关部门进行研究进一步扩大儿童口腔疾病综合防治项目覆盖面,探索逐步将定期口腔检查和窝沟封闭等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范围;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健康口腔”专项行动中,开展以儿童青少年为重点人群的口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进一步提升宣传教育的效果。

  感谢您对青少年口腔卫生保健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教 育 部

2017年10月25日

收藏
(责任编辑:刘潇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