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教育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第3200号建议的答复

教建议〔2018〕第197号

  您提出的“关于鼓励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开放日向社会开放的建议”收悉,现就涉及教育部业务部分答复如下:

  根据健康中国建设的决策部署,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号)精神,近几年,教育部一直全面推动落实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工作。从2006年开始,会同国家体育总局共同启动了学校体育场馆开放试点工作,部署确定了场馆开放试点地区和学校,各试点地区教育、体育部门和学校不断加大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工作的力度,许多地区教育部门和学校克服任务繁重、安全压力增加等困难,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组织场馆开放试点工作,认真探索场馆开放工作的长效机制和管理模式,取得了较好效果。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53号),进一步提出了要大力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和运动设施向青少年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在课余和节假日应向学生开放的要求。

  2017年2月3日教育部与国家体育总局发布《教育部 国家体育总局关于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教体艺〔2017〕1号),在近年来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强化学生课外锻炼,积极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学生和社会开放,有效缓解广大青少年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与体育场馆资源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促进全民健身事业的繁荣发展。各地有条件的学校已按照国家的要求积极落实体育场馆开放工作,普通高校体育场馆已基本实现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向学生或社会开放。许多学校还制定了体育场馆安全使用、管理办法和安全预案,强化安全措施,落实责任制,严防发生伤害事故。2017年9月,教育部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全国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工作集中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部分中小学校,进一步了解了学校体育场馆建设情况,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对开放工作的认识,学校体育场馆开放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等。

  下一步,教育部将积极协同有关部门推动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向社会开放。

  一是加强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各地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统筹和规划,积极为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创造条件。教育部门要按照《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中小学校体育设施技术规程》及《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要求,加大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力度。体育部门要将公共体育设施尽可能建在学校或学校周边。

  二是加快场馆开放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各地教育、体育部门要对学校体育场馆开放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学校要组织体育教师和相关管理人员,积极参与场馆开放活动服务工作。体育部门要引导社会体育指导员主动服务场馆开放学校。积极鼓励具有特长的社区居民参与场馆开放工作的志愿服务,发挥其在活动组织、技术指导等方面的优势。高等学校要加强体育场馆管理人才的培养,为体育场馆开放工作提供人才储备。

  三是积极推进风险防控和安保机制建设。各地教育、体育部门要协调当地公安、医疗等部门建立健全有关加强学校体育场馆开放安全保卫方面的工作机制,加强场馆开放治安管理和安全保障。学校要协调周边社区和街道制定具体场馆开放的安保实施方案和突发事故紧急处置预案,落实安全风险防范措施,加强开放时段治安巡查,做好场馆开放后的校园安全保卫工作。要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印发〈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暂行办法〉的通知》(教体艺〔2015〕3号)要求,根据体育器材设施及场地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类管理,防范和消除安全隐患。推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为开放学校购买专项责任保险,鼓励引导学校、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购买运动伤害类保险。

  四是加大学校体育场馆开放经费投入。各地教育部门要加大学校场馆设施建设与开放的经费投入,多途径筹措经费,不断改善学校体育场馆设施条件,支持学校体育场馆开放。各地体育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必要的资金,支持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日常运转和设施设备维修。可利用彩票公益金加大对开放学校的补贴,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场馆开放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经费。开放场馆学校所收取的费用,要严格按照财务制度进行规范管理,主要用于补贴设施运营等。

  五是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体育场馆开放。支持社会力量通过投资、冠名、合伙制、捐赠等形式参与学校体育场馆建设和开放工作,充分发挥其在资金、技术、项目、运营、评估等方面的优势。鼓励社会力量通过竞标等方式对学校体育场馆开放进行市场化、专业化运营,为开放对象提供优质、低价或免费的服务。

  六是积极推进体育场馆开放信息化建设。加强体育场馆开放的信息公开工作,通过多种方式,公开场馆开放的时段、区域、项目和相关服务,公告使用体育场馆的程序、途径和办法。建立场馆开放信息统计和上报制度,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供体育场馆开放有关信息。各地充分发挥“互联网+场馆开放”技术创新,建立体育场馆开放的信息化综合平台,使信息采集、信息共享、动态监控、用户评价等多种功能一体化,实时显示体育场馆开放工作情况。

  为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教育部将积极协同相关部门做好学校体育场馆的建设、管理、保障工作,扎实开展学校体育场馆的向社会开放工作。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教 育 部

2018年8月27日

收藏
(责任编辑:刘潇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