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提案〔2018〕第86号
您提出的《关于全国学生运动会大学组乒乓球项目分类比赛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为落实《决定》精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学校体育工作进行了新的部署,明确提出“到2020年学校体育办学条件总体达到国家标准,体育课时和锻炼时间切实保证,教学、训练与竞赛体系基本完备,体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基本养成,运动技能和体质健康水平明显提升,规则意识、合作精神和意志品质显著增强;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学校体育推进机制进一步完善,基本形成体系健全、制度完善、充满活力、注重实效的中国特色学校体育发展格局”的工作目标。乒乓球作为“国球”,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锻炼价值高,对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尤为有利。教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积极在学校推广乒乓球运动,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
一、加强学校体育制度顶层设计,强化体育课程和课外锻炼
强化学校体育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教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提升体育教育质量,不断将学校体育纳入各项工作体系。2014年印发了《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办法》,健全了学校体育的评价机制。
一是在相关规范性文件中对学生的锻炼时间提出明确要求,不断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教育部关于保证中小学体育课课时的通知》《教育部关于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印发<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的通知》等都明确提出了“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保证课程时间,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强化课外练习和科学锻炼指导,调动家庭、社区和社会组织的积极性,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等要求,学校体育的改革不断深化和推进,学生的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逐渐养成。
二是强化户外体育锻炼。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确保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严格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确保小学一二年级每周4课时,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中小学校每天安排大课间体育活动。学校和教师要按照动静结合、视近与视远交替的原则,有序组织和督促学生在课间时到室外活动或远眺,防止学生持续疲劳用眼。
下一步,教育部将积极鼓励学校大力开展乒乓球体育教学和比赛,展现“国球”魅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
二、在全国学生运动会中积极开展乒乓球比赛
第十三届全国学生运动会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主办,浙江省人民政府承办,于2017年9月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这是首次将全国大中学生运动会合并后举办的全国性学生运动会。本次运动会设游泳、田径、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健美操、武术、羽毛球、网球10个大项,分大学甲组、大学乙组、中学组3个组别。
2020年第十四届全国学生运动会将在青岛举办。为了积极推广乒乓球运动,向世人展现我国大学生乒乓球运动的最高水平,第十四届全国学生运动会拟继续将乒乓球作为常设竞赛项目,分大学甲组、大学乙组、中学组3个组别,每组将有16支队伍参加决赛。为进一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乒乓球运动中来,同时我们也将进一步研究高水平组与普通组别参赛的问题。
积极推广乒乓球运动,保证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是强国强教、利国利民的大事。下一步,我们将多渠道、多方面不断努力,在政策上不断加强引导,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全方位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积极做好全国学生运动会各项筹备工作。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教 育 部
2018年9月27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