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历来高度重视学生军事训练工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学生军事训练,着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保卫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完善军事课顶层设计
2017年,印发相关文件,进一步明确军事课改革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等,着力创新制度机制,着力增强基础保障,着力加强质量监测,全面提高学生军事训练质量效益。2017年,印发《关于加强学生军事训练管理工作的通知》(教体艺〔2017〕3号),切实加强军事课建设组织领导,建立学生军事训练年度报告制度,健全学生军事训练管理机制,推动军事课建设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二、创新学生军训育人长效机制
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创新教育形式,以注重实践体验为基本方式,增强学生军事训练的感染力和针对性。从2014年开始,每年会同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依托一个军种、聚焦一个主题举办全国学生军事训练营,坚持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相结合,实地见学与训练体验相结合,目前已连续举办5届。2018年以“我爱祖国的蓝天”为主题,依托空军组织参训学生实地跟训体验,让青年学生走近空军、了解空军,传承空军特色文化,全面激发热爱空军、投身空军,献身国防、报效国家的热情。此外,北京、天津等地也陆续举办本省的学生军事训练营,让学生全面了解军营,感悟国家情怀,强化激励约束,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三、将学校国防教育有机融入有关课程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对大学生进行习近平强军思想、培养国防意识的重要渠道。目前,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统一使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8年版)》第十二章专门讲“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对习近平强军思想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旨在教育引导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二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年版)》有“增强国防意识”和“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等相关内容;三是今年上半年,研制印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2018年上辑)》设置相关专题,引导同学们充分认识国家在坚决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方面的决心和态度,深刻把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临的外部环境。
下一步,我们将加快研究制订《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程建设标准》,修订《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科学规范教学内容。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