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体艺建议〔2020〕214号
你们提出的“关于在中小学教室尽快实施健康全光谱照明的建议”收悉,经商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由于中小学生课内外负担加重,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用眼过度、用眼不卫生、缺乏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等因素,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不断攀升,近视低龄化、重度化日益严重,已成为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
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关系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一头连着党中央、国务院,一头连着亿万家庭和孩子。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生近视问题重要指示精神,2018年8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立足职能、多方联动、精准施策,着力呵护好孩子的眼睛,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为建设健康中国提供重要支撑。
(一)落实主体责任。教育部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八部门印发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对家庭、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学生、有关部门提出明确要求,明确了家庭、学校、医疗机构等都是近视防控的主体责任者。其中明确学校要改善视觉环境,完善教学设施和条件,鼓励采购符合标准的可调节课桌椅和坐姿矫正器,为学生提供符合用眼卫生要求的学习环境,严格按照普通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落实教室、宿舍、图书馆(阅览室)等采光和照明要求,使用利于视力健康的照明设备。学校教室照明卫生标准达标率100%。根据学生座位视角、教室采光照明状况和学生视力变化情况,每月调整学生座位,每学期对学生课桌椅高度进行个性化调整,使其适应学生生长发育变化。依托健康教育相关课程,向学生讲授保护视力的意义和方法,提高其主动保护视力的意识和能力,积极利用学校闭路电视、广播、宣传栏、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对学生和家长开展科学用眼护眼健康教育,通过学校和学生辐射教育家长。
(二)明确标准规范。教育部在《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中小学校设计规范》《幼儿园建设标准》《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中,明确校舍采光、照明技术规定和要求。国家卫生健康委提出并归口推荐性国家标准《中小学校普通教室照明设计安装卫生要求》(GB/T 36876-2018),2018年9月批准发布,2019年4月实施。市场监管总局重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相关标准化工作,2019年7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向市场监管总局报送《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近视防控卫生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立项申请。根据《强制性国家标准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要求,市场监管总局对该项目的申报书、标准立项草案等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并在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2019年12月,市场监管总局下达《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近视防控卫生要求》的制定计划,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标准起草、征求意见等工作。该标准将对与近视防控相关的教材书、教辅书、学习用杂志、课业簿册、考试试卷、学习用报纸、学龄前儿童读物以及教室照明灯具、读写作业台灯和教学投影多媒体等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卫生要求进行规定。
(三)强化监督检查。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2019年托幼机构、校外培训机构、学校采光照明“双随机”抽检工作的通知》,对近4万家托幼机构、校外培训机构和学校开展采光照明“双随机”抽检,抽检学校教室采光照明、课桌椅配备等达标情况,各地卫生健康部门责令不达标学校进行整改,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将存在问题学校通报当地教育部门。持续推进近视矫正监管长效机制建设,推进多元化监管试点,强化部门联动,形成监管合力。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督促各地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监管工作,督办重大典型案件。严厉打击虚假宣传,规范近视防治市场行为。
(四)完善评价考核。2020年8月,教育部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体育总局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评议考核办法》,明确评议考核的原则、内容、步骤、要求和结果运用。其中要评议考核省级人民政府优化办学条件、改善学校用眼环境、教室采光照明等基础设施保障情况。国务院授权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各省级人民政府签订全面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责任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逐级签订责任书。其中明确了省级人民政府改善教学设施和条件,配备符合标准的可调节课桌椅和坐姿矫正器,为学生提供符合用眼卫生要求的学习环境,严格按照普通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落实教室、宿舍、图书馆(阅览室)等采光和照明要求,使用利于视力健康的照明设备。学校教室照明卫生标准达标率100%的职责任务。教育部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严禁地方片面以学生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考核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将视力健康纳入素质教育,将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课业负担等纳入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连续三年下降的地方政府和学校依法依规予以问责。把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近视率、体质健康、免试就近入学、学校教室照明卫生标准化建设、开足开齐体育与健康课程等,作为评估认定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和优质均衡县的重要内容。
(五)强化专业指导。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为科学规范预防和矫正近视提供技术标准。推动组织编制视力保护相关国家标准,组织开展标准宣传贯彻和培训,对学校的教学环境、教具用具、教育过程、视力检查和健康管理,以及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提出了具体要求,保护儿童青少年用眼健康。推动相关部门加快修订《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推动组织编制《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近视防控卫生要求》等视力保护国家标准,增强学校卫生健康工作能力。
下一步,教育部将配合相关部门,继续加强儿童青少年视力保护相关国家标准的研究与制定。
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需要政府、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和学生等各方面共同努力。教育部高度重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将认真研究并积极吸纳你们提出的建议,与有关部门一起,持续做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
感谢你们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教育部
2020年9月22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