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6695号建议的答复

教体艺建议〔2020〕474号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学校运动场所对外开放促进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建议”收悉,经商国家体育总局,现答复如下:

  根据健康中国建设的决策部署,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2017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积极缓解广大青少年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与体育场馆资源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促进全民健身事业的繁荣发展。

  一、加强建设增数量。教育部指导地方按照《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中小学校体育设施技术规程》及《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要求,加大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力度,有效扩大增量资源,为全面开展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竞赛活动奠定坚实基础。2019年教育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小学、初中、高中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学校比率分别为90.22%、93.54%、93.54%,体育器械配备达标比率分别为94.2%、95.9%、93.8%,达标比率均较往年有所增长。

  同时,教育部牵头推进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体育总局等部门加强校园足球场地设施建设。会同国家体育总局等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足球场地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积极推动各地加快校园足球场地设施建设。按照《全国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0年)》规定,全国建设足球场地6万块,其中修缮改造校园足球场地4万块。截至2020年可超额完成工作任务。

  二、双向开放提效益。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抓好《意见》的贯彻落实。按照政府统筹、多方参与,因地制宜、有序推进,校内优先、安全为重,服务公众、体现公益的原则,通过明确场馆开放学校的基本条件和场馆开放时间,合理确定开放对象和开放场馆名录等措施,大力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有效缓解广大青少年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与体育场馆资源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促进全民健身事业的繁荣发展。同时加强学校体育场馆建设改造,指导地方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支持中小学对校园体育场地设施进行社会通道改造,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向社会开放;新建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在规划设计时,创造向社会开放的条件。

  此外,积极推动社会公共体育场馆向学生开放。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提出广泛开展校园普及性体育运动,定期举办学生运动会或体育节。鼓励地方向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公共运动场所。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体育社会组织为学生提供高质量体育服务。教育部积极会同体育总局指导地方将公共体育设施尽可能建在学校或学校周边,免费或优惠向学生开放。

  三、加大监督保执行。为加大对场馆开放工作的监督力度,督促各场馆按规定向公众开放,从2018年起,体育总局每年公布接受补助场馆名单,设立投诉举报电话和邮箱,动员社会力量监督场馆开放,并委托第三方服务机构采用实地调查、网络电话调查和暗访等方式开展评估,对不符合补助条件的场馆予以通报。2020年5月,体育总局印发了《体育场馆信息化管理服务系统技术规范》和《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数据接口规范》,要求各地场馆因地制宜地推行两个规范,为推进公共体育场馆信息化建设、使场馆更好地为大众服务提供了技术指导。

  四、风险防范促安全。为防范学校体育运动风险,根据《侵权责任法》等法律,教育部印发《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暂行办法》,要求学校健全学生体育运动意外伤害保险机制,通过购买校方责任保险、鼓励家长或者监护人自愿为学生购买意外伤害保险等方式,完善学校体育运动风险管理和转移机制。2019年,教育部会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部门印发《关于完善安全事故处理机制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意见》。明确强调以保险机制为核心建立多元化的损害赔偿机制。学校确有责任的,要依法、及时进行伤害赔偿,实现“不闹也赔”。学校无责的,明确禁止不顾法律原则的“花钱买平安”行为,实现“闹也不赔”。

  目前,各地积极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工作积累经验情况。辽宁省沈阳市按照“共建、共管、共享”的目标,从2013年实行学校体育场开放,现在已覆盖全部309所义务阶段中小学校,每月累计接待锻炼市民达10万人次。安徽省将开放工作纳入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教育工作年终目标考核内容。浙江省杭州市依托市民卡平台打造校园智慧健身系统,实施“人防+技防”全方位智能化管理,在开放场地的学校安装智能识别系统和监控系统,同时以区为单位统一购买学校场地公共责任险,建立应急处置预案。四川省成都市由市教育局、市体育局联合组织评审认定,并安排300万学校体育设施开放奖补专项资金对优质学校实施奖补。

  下一步,教育部将继续抓好《意见》的贯彻落实。会同体育总局及有关单位,及时总结推广上海市在推动学校运动设施向社会开放方面的经验做法。积极会同财政部、国务院银保监会等部门深入研究论证学校场地运动意外保险运行模式、经费来源等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学校开展体育教学、训练、竞赛和场地开放的后顾之忧。同时,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充分调动“师生校家社”各方积极性,共同参与到全民健身事业当中。

  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关心!

教育部

2020年11月2日

来源:教育部收藏
(责任编辑:李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