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4341号(教育类398号)提案答复的函

教体艺提案〔2020〕484号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动传统文化美学教育进校园的提案》收悉,现就涉及教育部业务部分答复如下:

  诚如您提出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提升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教育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决策部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各环节,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一、关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课程教材体系

  教育部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统融入大中小学课程和教材体系。

  一是纳入美育课程建设。义务教育阶段,《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要求从小学一年级起开设音乐、美术等美育课程,课时量占九年总课时的9%-11%。《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美术课程的重要理念,注重引导学生珍视优秀的民族、民间美术与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在教育内容中提出要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作品(如剪纸、年画、传统纹样、皮影、面具等)的特点或寓意,欣赏中国工艺美术作品和建筑艺术作品。《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要注重弘扬民族音乐,把我国各民族优秀传统音乐作为重要教学内容。除国家课程外,鼓励各地各学校结合地域特色,开设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普通高中阶段,《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规定,普通高中艺术(含音乐、美术)课程必修6个学分。《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强调,要引导学生认识中华优秀传统美术的文化内涵及独特艺术魅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定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文化观,认同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强调,中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民歌、器乐、歌舞音乐、戏曲、曲艺和民间舞蹈等传统艺术形式,汇聚了中华文化的精华,是民族音乐文化的根脉,理当是音乐课程的重要内容,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应得到强化。

  高等教育阶段,指导高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包括《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书法鉴赏》《戏曲鉴赏》等以艺术鉴赏为主的限定性选修课,开设艺术实践类、艺术史论类、艺术批评类等方面的任意性选修课程,要求学生至少要在限定性选修课程中选修1门取得2学分方可毕业。2019年印发《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教体艺〔2019〕2号),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高校美育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要求高校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结合自身优势和跨学科特点,针对学生美育的实际需要,积极探索构建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艺术经典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强化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是融入美育教材建设。强调美育教材要扎根中国、融通中外,充分体现思想性、民族性、创新型、实践性,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成长规律,围绕课程目标,精选教学素材,丰富教学资源。随着中小学艺术课程标准、中等职业教育艺术课程教学大纲、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的修订颁布,教材内容更加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更加强调“审美和人文”。目前,根据课程标准编写并审定的义务教育音乐、美术教材充分体现了有关中国作品的学习内容,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和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音乐教材为例,中国作品占比约为67.2%;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和人民美术出版社的美术教材为例,中国作品占比约为79.6%。

  关于开设传统文化美学课程的问题,义务教育面向全体适龄儿童少年,注重共同基础,是普及性教育,在独立设置音乐、美术、艺术课程开展美学教育的同时,语文、数学、科学等都结合学科特点,注重加强传统文化美学教育。为避免课程重复、交叉,也结合课时安排,中小学暂时不建议开设独立的传统文化美学必修课,各地各学校可以考虑依托自身特色资源开设相关选修课。

  目前,教育部正在组织研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我们将认真研究委员的建议,在指南研制过程中做出相关要求,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关于统筹协调资源开展美育帮扶

  一是统筹高校资源实施美育浸润行动计划。为统筹整合高校力量支持农村地区和薄弱学校美育改革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探索建立高校支持中小学美育协同发展机制,2019年教育部启动实施美育浸润行动计划,支持西北师范大学等20所师范类和艺术类高校对口18个省的38所农村中小学校开展美育精准扶贫和志愿服务。指导高校帮助受援地中小学校开发和实施包括戏曲、绘画、书法和民族民间艺术等美育专项课程;深入开展艺术实践工作坊、班级合唱等美育实践活动;帮助中小学校充分利用广播、网络、课间音乐、走廊、宣传栏等,营造富有美感、充满朝气的校园文化环境;通过名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坊、培训进修、师徒结对、集体教研等多种形式对学校所在地区开展美育教师队伍建设专项帮扶。

  二是统筹文化部门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从2006年起,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持续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采用政府购买服务形式,每年组织各类演出、讲座、展览等活动千余场,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累计投入10亿元,惠及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千万高校学生,成为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构建中国精神、领略艺术经典、塑造健全人格的知名美育品牌。活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面向全体学生。近年来,在活动内容中不断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比重,以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经典、优秀民族艺术剧目、中国现代经典剧目为主要内容的演出,占全部演出的75%左右,学生对活动的好评率达97.08%。

  三是统筹各方力量加强美育教师队伍建设。2017年教育部出台《学校体育美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鼓励各地整合学校和社会各方资源充实美育教学力量,通过聘任美育兼职教师方式,破解美育师资不足难题。引导各地通过公开招聘、特岗计划、农村紧缺师资代偿学费计划、免费师范生培养、全科教师培养等措施,补充农村音体美等薄弱紧缺学科师资。加强教师培训,鼓励各地加大“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培训美育教师的力度,拓宽培训渠道,丰富培训内容,不断加大对农村、民族和偏远贫困地区的美育教师培训力度。

  四是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和基地。为切实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学校美育全过程,引领青少年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教育部在全国中小学建设了1484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传承项目包括戏曲、书法、篆刻、民族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民族民间音乐、民族民间舞蹈等。在全国高校建设了106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基地重点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打造传承项目学生社团和工作坊,开展以传承项目为重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辐射带动当地中小学校和社区开展基于传承项目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教育活动,推动高校校际间、高校与中小学、高校与社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经验与成果交流。

  五是开展研学实践活动。利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实施校外活动保障和能力提升、研学实践教育项目,遴选了622个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初步形成了以营地为枢纽,基地为站点的研学实践教育网络。指导各地组织青少年参观非物质文化博物馆、中华传统技艺传习馆等优秀传统文化场所,整合传统历史文化名城、历史建筑、革命文化纪念地等资源推进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教育,发挥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实践育人作用,让中小学生感知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增强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

  三、关于“在传统文化美育课程中引入少数民族美学文化教育内容”

  教育部注重将少数民族美学文化纳入传统文化教育相关课程内容。在美育课程中,《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艺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均强调要引导学生深入认识中国各民族艺术在生活中的表现和价值,感受中国不同区域民族文化艺术,使学生能够对中国艺术精神有所感悟,增强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加强民族团结教育,通过让学生了解我国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引导学生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您提出的有关建议,我们在下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过程中将充分考虑。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教育部

2020年12月3日

来源:教育部收藏
(责任编辑:李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