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体艺建议〔2021〕392号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冰雪运动进校园打造冰雪产业主力军的建议”收悉,经商体育总局、财政部,现答复如下:
青少年冰雪运动是群众冰雪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学生是实现“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宏伟目标的重点人群,开展冰雪运动进校园工作也是深化体教融合工作的重要举措之一。近年来,教育部等部门在青少年冰雪运动的推广普及方面做出了一系列积极的尝试和探索,取得了一定工作成效。
一是逐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意见》为指导,与有关部门密切合作,印发《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中小学生奥林匹克教育计划》《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加快推进全国青少年冰雪运动进校园的指导意见》《群众冬季运动推广普及计划(2016-2020年)》《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从冰雪运动进校园的布局、教学、训练、竞赛、文化建设、资源开发与研究及国际交流等方面全面进行设计与规划,逐步健全冰雪运动进校园的条件保障体系建设。按照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发挥省级统筹作用,整合社会资源,统筹现有投入渠道,优化教育经费支出结构,鼓励有条件的省份加强对冰雪运动的倾斜支持,通过社会公益力量的参与充实经费来源渠道。
二是普及推广冰雪运动文化。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加大冰雪运动进校园力度。教育部会同体育总局、北京冬奥组委组织编辑并出版《北京2022中小学生冰雪运动项目教学指南》、中小学生《冬季奥林匹克知识读本》、冬季体育运动知识挂图及项目介绍手册。与北京冬奥组委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故事征集主题活动的通知》,并与中央电视台共同主办全国《冬奥达人答》电视知识大赛,普及冰雪运动知识和文化。持续开展百城千校“画冬奥、滑冰雪、话健康”和“爱冰雪、迎冬奥”全国青少年主题推广活动。策划《冰雪知识微课堂》《滑向2022线上接力赛》等电台和网络节目,鼓励各地根据现有资源积极开发冰雪运动,为青少年宣传推广冰雪文化、冰雪知识。
三是健全冰雪运动进校园体系。努力提高青少年学生参与冰雪运动的比例,开展特色学校、示范学校、试点县(区)遴选。截至2020年,已在全国遴选建设冰雪体育特色学校1026所,树立了一批校园冰雪运动教育教学工作的先进典型。鼓励有条件的高校申请组建冰雪运动队,招收高水平冰雪运动员。以高校高水平冰雪运动队建设为引领,加大对中小学冰雪运动特色学校的牵引带动,形成“冬季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冰雪运动特色学校+高校高水平冰雪队+冰雪运动试点县(区)”的校园冰雪运动推广体系。建立完善适合地方发展的“校内竞赛-校际联赛-选拔性竞赛”校园冰雪竞赛体系,把部分校园体育赛事纳入《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举办“冰雪运动嘉年华”“全国青少年冰雪项目U系列赛事”等活动,通过竞技、趣味等比赛及活动项目,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
四是切实加强冰雪运动师资队伍建设。出台《教育部关于印发<学校体育美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的通知》,多措并举加强包括冰雪运动师资在内的体育师资队伍建设。近年来,教育部会同体育总局加大冰雪项目教师的培训力度。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体育部门合作,建立冰雪专家人才信息库,成立省级专家讲师团,分阶段、分步骤、分层次举办示范性体育教师冰雪运动培训班,推动冰雪项目校园辅导员队伍建设。鼓励各地依托高校、科研机构培养、培训、引进冰雪运动师资人才,扶持有条件的高等学校设置和发展冰雪运动相关专业,支持冰雪退役运动员从事冰雪运动教育培训工作。全面加大冰雪运动的国际合作力度,积极引进符合资质的欧美高水平教师、教练员来华任教。实施“体育类人才公派出国留学项目”,着力培养2022年北京冬奥会参赛办赛人才和竞技体育训练科研创新人才。鼓励国内有关人才赴国外攻读冬季项目相关专业的博士、硕士学位。
五是加大冰雪运动场地、器材、装备等条件保障。鼓励社会资源开展校园冰雪运动,积极开展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场地建设、训练竞赛和国内外交流等,将运动器材纳入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标准目录。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建设冰雪运动教学、科研、训练、竞赛场地。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现有冰场、雪场积极开展青少年公益活动,建设仿冰仿雪设施、真冰仿冰转换设施等,鼓励社会资源建造各类冰雪运动场地和举办各种形式的冰雪赛事。
今后,教育部将继续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作,积极引导冰雪运动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全面深化学校冰雪运动项目改革,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扎实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
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教育部
2021年9月3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