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4375号建议的答复

教体艺建议〔2021〕418号

  您提出的“关于在义务教育阶段加大健康饮食教育的建议”收悉,经商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全国妇联和广电总局,现答复如下:

  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健康饮食教育工作,对于提升学生健康素养、保障学生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国家高度重视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教育工作,将其作为健康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一、明确健康饮食教育政策要求

  2019年2月,教育部会同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令第45号),规定学校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定和健康中国战略要求,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落实校园食品安全责任,开展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宣传教育。加强对学生营养不良与超重、肥胖的监测、评价和干预,培养学生健康的饮食习惯。2019年12月,市场监管总局、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安部联合印发《关于落实主体责任强化校园食品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市监食经〔2019〕68号),为推动中小学生、幼儿养成健康饮食习惯,通过正餐摄入营养所需,防止片面依赖零食,要求非寄宿制中小学、幼儿园原则上不得在校内设置食品小卖部、超市。2020年6月1日起实施的《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明确规定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2020年6月15日,市场监管总局、教育部、公安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方案(2020—2022年)》,要求加强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宣传教育,指导学校优化膳食结构,采取措施减油、减盐、减糖。2020年6月19日,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入开展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的通知》(教体艺函〔2020〕3号),要求提升学生健康素养,加强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教育,倡导均衡营养、合理膳食,提倡分餐制和使用公勺公筷,减少一次性餐具使用,减少污染和浪费,养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将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的内涵和要求作为学校教育教学重要内容,融入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融入课程教材体系。2020年10月,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全国妇联等6部门联合印发《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以提高儿童青少年健康水平和素养为核心,以促进儿童青少年吃动平衡作为重点,明确家庭、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及政府在大力普及营养健康和身体活动知识、优化儿童青少年体重管理服务、建设肥胖防控支持性环境方面的责任。

  二、健全健康饮食相关标准体系

  2017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学生餐营养指南》(WS/T554-2017)卫生行业标准,规定6岁至17岁中小学生一日三餐能量和营养素供给量、食物种类和数量以及配餐原则等,要求学生餐相关从业人员应接受合理配餐和食品安全培训,在供餐学校和单位中开展形式多样的营养与健康知识宣传教育。2020年,全国妇联联合教育部印发《家长家庭教育基本行为规范》,为广大家长实施家庭教育提供基本指导,明确要促进子女身心健康发展,保证子女营养均衡,科学运动,睡眠充足,身心愉悦。针对儿童青少年肥胖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制定《中国儿童青少年营养与健康指导指南》《学生餐营养操作指南》《以家庭为基础的肥胖儿童饮食行为干预指导》《儿童肥胖预防与控制指南(2021)》,从部门、社会和家庭等层面加强饮食教育,营造营养健康氛围。2021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体育总局印发《营养与健康学校建设指南》,鼓励学校食堂和校外供餐单位配备有资质的专(兼)职营养指导人员,定期组织学校食堂和校外供餐单位负责人、营养指导人员、食堂从业人员等进行营养健康知识和传染病防控技能培训,对学生开展食品安全、合理膳食、卫生防疫等方面的健康教育,增强营养健康意识,推动学校营养与健康工作。目前,国家卫生健康委正加快修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增加对糖含量的强制性标示,加强高糖、高脂、高盐食品标签管理,引导健康消费。

  三、提高教师队伍营养健康素养

  对儿童青少年开展健康饮食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要职责之一,教育部要求各地将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的内容纳入教师培训课程。近年来,在“国培计划”示范项目中,专门设置骨干班主任、骨干少先队辅导员专项培训,提高对食品安全与传统饮食文化的认识。支持有条件的师范院校将食育课程纳入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提高师范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开展营养健康宣传教育

  2021年,组织开展以“合理膳食 营养惠万家”为主题的全民营养周和以“珍惜盘中餐 粒粒助健康”为主题的“5·20”中国学生营养日,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体育总局等多个部门密切协作,在全国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因地制宜开展特色活动,单位、社区、学校、家庭等各个层面积极参与,宣传营养健康知识,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全方位多途径的儿童青少年营养健康教育开展。市场监管总局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作用,制作《加强夏季学校食源性疾病防控工作 谨防病从口入》等动画片,引导儿童科学饮食。全国妇联依托“女性之声”“好妈好爸好孩子”微信公众号,“特殊时期 特别家教”微课专栏,以及各级妇联组织创办的1万多所网络家长学校和1万多个新媒体平台推送包括饮食健康在内的儿童健康常识,为家长提供方便快捷的指导服务。指导各级妇联组织将儿童健康教育纳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系列课程,用好28.9万个儿童之家、36.3万所城乡社区家长学校开展线下讲座,提升家长和儿童健康素养。广电总局通过全国广播电视宣传工作例会等平台,指导广播电视媒体综合运用新闻报道、言论评论、专家访谈等多种形式,传播健康养生、合理饮食等科学知识。针对未成年人树立健康饮食理念,增强宣传效果,扩大宣传覆盖面,提高未成年人对健康饮食的认知水平,在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广播电视节目中用喜闻乐见、诙谐易懂的方式,引导未成年人提高健康饮食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下一步,教育部将继续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健康饮食教育工作,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全国妇联和广电总局等部门协作配合,为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校园和社会环境。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教育部

2021年9月23日

来源:教育部收藏
(责任编辑:李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