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6420号建议的答复

教体艺建议〔2021〕485号

  你们提出的“关于完善乡村体育教育系统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收悉,经商国家体育总局、财政部,现答复如下:

  乡村体育教育是新时期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乡村体育教育不仅事关社会和谐,更关系到国民整体素质的提升。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财政部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精神,努力做好乡村体育教育工作,促进和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一、关于在职业教育中加强体育教育。一是做好顶层设计,教育部会同国家体育总局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建设体育职业学院,加强相关专业建设,遴选建设有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养中小学校青训教练员。二是优化职业院校体育专业设置,2021年,教育部发布《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鼓励院校服务体育领域的发展新需求,在高职专科专门设置体育教育专业,面向基层和农村中小学校及企事业单位,培养在教师、培训岗位,从事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运动训练与竞赛以及社会体育指导、体育管理和培训等工作的专门人才。三是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建设,2017年以来,教育部修(制)订并发布的教学标准中包括了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所有专业教学标准中明确将体育、健康教育等列入公共基础课程,并积极指导有关院校在体育等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教育等课程。

  二、关于加强乡村学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为缩小城乡师资差距,教育部制定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对包括体育教师在内的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作出了规划。一是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鼓励省级人民政府建立统筹规划、统一选拔的乡村教师补充机制,为乡村学校持续输送大批优秀高校毕业生。扩大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实施规模,重点支持中西部老少边穷岛等贫困地区补充乡村教师,适时提高特岗教师工资性补助标准。近5年来通过免费师范生、贫困地区定向招生计划、特岗教师计划等渠道每年新增体育教师约2万人。二是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全面落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依据学校艰苦边远程度实行差别化的补助标准,中央财政继续给予综合奖补。要求各地依法依规落实乡村教师工资待遇政策,依法为教师缴纳住房公积金和各项社会保险费。三是推动城镇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全面推进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要求各地采取定期交流、跨校竞聘、学区一体化管理、学校联盟、对口支援、乡镇中心学校教师走教等多种途径和方式,重点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近年来,教育部采取多种途径加大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在“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中,专门设置体育等紧缺薄弱学科骨干教师专项培训,以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近5年1万余名国家级骨干教师和10万余名中西部特别是乡村、偏远地区骨干教师得到培训。实施“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完善高校支持中小学体育美育协同发展机制,指导20所入选“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的高校,为18个省(区、市)的38所农村中小学校在体育美育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提供精准帮扶和志愿服务。

  三、关于加强乡村学校体育教育信息化建设。一是提高信息化水平。2018年,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将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全过程,推动改进教学、优化管理、提升绩效,持续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在“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基础上,形成“校校用平台、班班用资源、人人用空间”。2020年,教育部印发《关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进一步做好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在线教学的指导意见》,实现疫情防控期间“不停学、不停教、不停练、不停训、不停赛”。二是丰富线上课程资源。以推进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发展为契机,创新开展体育教师和教练员培训,拍摄制作365集足球运动技能教学示范短片向全国免费推送,组织编写360节校园足球示范课教案并制作视频,构建起教师培训和D级教练员培训的在线课程,指导一线校园足球教学。

  四、关于健全完善学校体育赛事体系。积极推动深化学校体育竞赛体系改革,在《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中对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作出明确规定,要求推动大中小幼各学段体育竞赛活动构建独立的竞赛体系。近年来,教育部以青少年校园足球为先导,建立起分学段(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跨区域(县—市—省—国家)的校园足球四级赛事体系,指导各地各校利用课余时间组织校内比赛、周末组织校际比赛、假期组织跨区域及全国性比赛。各地校园足球四级联赛比赛场次、参赛人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形成了“班班参与、校校组织、地方推动、层层选拔、全国联赛”的校园足球竞赛格局。

  五、关于深化学校体育评价机制改革。充分发挥评价指挥棒作用,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进一步强化体育评价。要求各地建立日常参与、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将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作为教育教学考核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养成良好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锤炼坚强意志,培养合作精神。中小学校要客观记录学生日常体育参与情况和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定期向家长反馈。改进中考体育测试内容、方式和计分办法,形成激励学生加强体育锻炼的有效机制。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改进中考体育测试内容、方式和计分办法,科学确定并逐步提高分值。

  下一步,教育部将会同国家体育总局、财政部等相关部门,切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深化体教融合,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尤其是加大乡村学校体育教育工作推进力度,推动青少年学生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

  感谢你们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教育部

2021年9月18日

来源:教育部收藏
(责任编辑:李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