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体艺提案〔2021〕464号
您提出的《关于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促进青少年体质提升的提案》收悉,经商体育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现答复如下: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近年来,教育、体育等部门坚持“健康第一”的理念,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质健康工作,不断促进青少年体质提升、体魄强健。
一、增大体育健身设施供给
一是督促、指导各层级国土空间规划,统筹保障各类体育用地。自然资源部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精神,2020年印发《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自然资源办发〔2020〕46号)、《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试行)》(自然资源办发〔2020〕51号),组织起草《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对各地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体育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提出要求,将中心城区内人均体育用地面积作为预期性指标列入规划指标体系。在社区体育设施配置层面提出完善社区生活圈,以社区生活圈为单位补充公共服务短板,重点提出文体、教育等服务设施和公共开敞空间的配置标准和布局要求。二是充分保障社区体育设施用地需求。自然资源部等部门按照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要求,积极指导、督促地方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充分保障社区体育设施用地需求。严格执行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等标准规范有关配套建设健身设施的要求,并实现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入,鼓励健身休闲设施与住宅、文化、商业、娱乐等综合开发,打造健身休闲服务综合体。科学规划健身休闲项目的空间布局,适当增加健身休闲设施用地和配套设施配建比例,充分合理利用公园绿地、城市空置场所、建筑物屋顶、地下室等区域,重点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社区健身休闲设施,形成城市15分钟健身圈。三是推进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部门“十三五”期间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大力支持中小学校足球场、全民健身设施等建设,为学校体育教学、健身锻炼提供场所,推进解决包括青少年在内的人民群众“去哪儿”健身的问题。研究制定学校体育场地器材新标准,督促各地制定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具体措施,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制定实施学校体育场地器材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二、全面深化学校体育教育改革
一是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2020年8月,教育部会同国家体育总局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通知》(体发〔2020〕1号),提出大力培养体育教师和教练员队伍,畅通优秀退役运动员、教练员进入学校兼任、担任体育教师的渠道。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提出各地要加大力度配齐中小学体育教师,未配齐的地区应每年划出一定比例用于招聘体育教师。建立聘用优秀退役运动员为体育教师或教练员制度,通过“国培计划”等加大对农村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支持高等师范院校与优质中小学建立协同培训基地。强调完善体育教师岗位评价,将体育教师课余指导学生勤练和常赛,以及承担学校安排的课后训练、课外活动、课后服务、指导参赛和走教任务计入工作量,并根据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竞赛成绩,在绩效工资内部分配时给予倾斜。完善体育教师职称评聘标准,确保体育教师在职务职称晋升、教学科研成果评定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享受同等待遇。为落实好“两办”文件要求,2021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学校体育美育教学改革的通知》(教体艺厅函〔2021〕6号),要求各地将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点任务,结合实际制定学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并争取纳入地区“十四五”规划,尽快配齐配强体育师资。二是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聚焦“教会”“勤练”“常赛”,完善学校体育“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教学模式,修订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等课程标准,印发《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体艺〔2008〕12号)《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体艺〔2017〕5号)《〈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教体艺厅函〔2021〕28号),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的学校体育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体育习惯。大力推动足球、篮球、排球、田径、体操、武术、冰雪、游泳等运动项目的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推进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建设,努力让每位学生掌握1至2项体育技能。
三、建立健全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
《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按照“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的原则,整合学校比赛、U系列比赛等各级各类青少年体育赛事,探索打造“校内竞赛—校际联赛—选拔性竞赛”为一体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竞赛体系,构建县(区)、市、省、国家四级学校体育竞赛制度,推动学校体育竞赛与专业化青少年竞赛体系有机衔接、深度融合。教育部与体育总局积极协作,共同推动青少年体育赛赛体系建设。推进全国学生运动会改革,将全国学生运动会与全国青年运动会合并为“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计划于2023年在广西南宁举办首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以足球为先导,搭建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体系,开展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四级联赛,并逐步推广至篮球、排球、武术、冰雪等项目,为广大青少年提供展示体育竞技水平的舞台。
下一步,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继续细化、完善相关政策,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教育部
2021年10月22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