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体艺提案〔2021〕454号
您提出的《关于在所有中小学校强制开展每天户外活动2小时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诚如您所提到的,户外活动不足是影响学龄儿童青少年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的要求。近年来,教育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体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把学校体育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多措并举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一、关于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
(一)建立完善近视防控格局。2018年8月,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教体艺〔2018〕3号),明确防控责任、确定防控目标,切实加强新时代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2019年,教育部联合国家卫健委与各省级人民政府签订近视防控工作责任书。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成员单位由9个增至15个,先后召开3次联席会议机制会议,强化对近视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学校与医疗机构落实、社会参与”的近视防控工作格局不断完善。
(二)聚焦关键推动政策落实。2021年5月,教育部等15部门联合印发《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年)》(教体艺厅函〔2021〕19号),重点开展八个专项行动,通过合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健全完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体系。同时,针对影响视力健康的重点因素,出台了以手机、作业、睡眠、读物、体质为主要内容的“五项管理”文件,以小切口推进大改革,改进学生用眼行为,保护视力健康。为确保“五项管理”落地落实,教育部指导各地教育督导部门将其作为2021年责任督学的重要内容进行督导,确保中小学校全覆盖。
(三)加强宣传推进健康教育。成立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专家宣讲团,大力推进近视防控宣讲和科普教育。2019年5月以来,宣讲团成员累计宣讲1960余场,人均宣讲23场,直接受益群众达2000余万人;制作媒体素材360余套,出版近视防控相关专著、科普书籍15册,制作动漫视频100多集。成立首届全国中小学、高校健康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其在近视防控政策咨询、研究、评估、指导等方面发挥作用。2021年3月,开展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给他们一个光明的未来”为主题的春季学期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发布0—6岁学前教育阶段、6—12岁小学阶段、12—18岁中学阶段等不同学段近视防控指引,教育引导儿童青少年形成科学用眼行为习惯。
二、关于保障儿童青少年体育运动时间
(一)加强顶层设计,突出刚性要求。教育部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精神,于2021年4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教体艺厅函〔2021〕16号),要求合理安排学生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严格落实国家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刚性要求,不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全面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中小学校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2021年6月,教育部印发《〈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聚焦“教会、勤练、常赛”要求,提出在基本保障现有体育课时的基础上,鼓励中小学各学段根据学校实际适当增加每周体育课时,义务教育阶段可每天1节体育课,高中阶段保障每周3节体育课以上。
(二)强化督导检查,压实工作责任。充分发挥教育督导作用,推动各地落地落实学校体育和学生体质健康工作要求。2021年6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将“五项管理”作为年度教育督导的“一号工程”,组织国家督导检查组对各地落实情况作了实地督导。在体质管理方面,多数学校能严格按规定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如江西省建立体育与健康课程上网“晒课表”制度并公开接受家长和社会监督;山东省印发《山东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将学生体质健康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重庆市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综合素质信息平台实施监测等。各地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工作高度重视,正积极采取措施,强力推进落实。
(三)统筹整合资源,“家校社”协同育人。为落实“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要求,教育部积极推动建立完善有利于学生能力终身化的“家校社”协同育人联动机制。指导各地大力推动教育、体育行政部门和其他公共服务部门的合作,促进更多的公共体育机构和设施向学生和学校免费或优惠开放,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为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越来越多的地区和学校综合利用公共体育设施,将开展体育活动作为解决中小学课后“三点半”问题的有效途径和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重要载体。同时,通过布置体育家庭作业,促进学生节假日参加体育锻炼、校外体育竞赛和社区青少年体育服务等活动,建立完善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激励机制。
下一步,教育部将认真研究并充分考虑您所提出的建议,切实贯彻落实好《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采取积极务实的措施,破解难题、补齐短板,全面促进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教育部
2021年10月22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