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体艺提案〔2023〕14号
您提出的《关于在中小学普及心肺复苏的提案》收悉,感谢您对学校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经商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现答复如下:
在学校开展急救知识和技能普及,对提高学生应对突发安全事件的紧急救护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回应社会关切、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提升社会急救能力的有效抓手,教育部一直高度重视学校急救教育工作的开展,持续推动学校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普及。
一、心肺复苏和急救教育相关政策部署
2019年7月,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印发《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在完善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和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中提出把学生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特别是心肺复苏纳入考试内容,把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体质健康测试情况作为学校学生评优评先、毕业考核和升学的重要指标。
2020年8月,中国红十字会、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红十字工作的通知》(中红字〔2020〕24号),要求积极开展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把学生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特别是心肺复苏纳入教育内容。2021年5月,教育部、中国红十字会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学校应急救护工作的通知》(教体艺厅函〔2021〕22号),要求高度重视学校应急救护工作,扎实推进学生应急救护知识技能普及行动,加大教职员工救护培训力度,加强救护服务阵地建设。
2021年8月,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教体艺〔2021〕7号),明确提出要加强学校急救教育。实施青少年急救教育行动计划,完善学校急救教育标准,加强学校急救设施建设和师生急救教育培训,纳入教育“十四五”规划,从人、财、物等方面予以保障。鼓励开发和应用优质急救技能教育培训课程资源,建设高水平急救培训讲师队伍,加强适龄学生急救培训,在师生中逐步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
2021年10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教体艺厅函〔2021〕43号)。首批组织高中和高校参与试点工作,在校园内配备相关急救设施设备与物品,并对学校教师、学生进行急救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急救教育经验做法,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强化急救教育。2023年3月,在全面总结首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工作成效和经验的基础上,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开展第二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工作。第二批试点覆盖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在校园内配备急救设施设备,加强教职工、学生急救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探索和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急救教育经验做法,完善学校急救教育育人体系。
二、将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纳入中小学健康教育和基础教育相关课程
2008年12月,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体艺〔2008〕12号),规定中小学健康教育内容包括“安全应急与避险”等五个领域,将拨打求助电话、基本急救知识内容、简便止血方法、中暑的预防和处理、溺水的应急处理等内容,按不同教学阶段循序渐进纳入健康教育内容。
2021年10月,教育部印发《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以学生健康成长和终身健康为核心,引导学生学会科学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和社会危机事件,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升危险预判、紧急避险、求生逃生等自救和他救技能,培养应急救护能力。充分考虑不同年龄学生身心发育特征和认知水平,建议将学习和掌握急救知识与技能列入除体育与健康课外的小学劳动、科学、综合实践,初中生物学、综合实践活动,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对教育目标和内容进行系统设计,在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学段有序铺开,力求做到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三、开展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工作
2022年1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首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通知》(教体艺厅函〔2022〕2号),认定201所学校为首批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公布试点工作方案,从完善工作机制、建设培训基地、组建专家团队、开展师生培训等方面对试点工作提出具体要求。编印《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工作指导手册》,其中包含急救教育课程教学大纲(试行)、课程教学资料、校园急救设施设备配备规范(试行)等内容,指导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试点学校完成试点工作任务,提高学校应急救护能力。开通“学校急救教育”学习强国号,着力打造内容权威、特色鲜明、思想先进、广受欢迎的学校急救教育宣传推广阵地。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试点学校稳步推进学习急救教育试点工作。各试点学校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经费保障,将急救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创新急救教育培训模式,依托受过急救教育培训的学生为主体,利用社会实践活动深入社会开展应急救护知识技能宣讲和培训,深入开展急救知识普及和技能培训、急救设施设备配备等工作,师生急救意识提高明显,学校急救教育氛围更加浓厚,涌现出多起见义勇为的救人事迹。
下一步,教育部将充分研究您的建议,在开展第二批急救教育试点工作期间,结合学生身心发育规律、学校类型开展多元探索,构建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急救教育育人体系。将急救教育融入学校的课堂教育、课外实践等教育教学活动,形成以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为载体,以军训、急救日等重要节点为契机,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等多种教育形式并存的学校急救教育模式,切实提高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普及率。在急救教育试点工作取得一定成果的基础上,适时推广试点经验,逐步将急救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铺开、落地,切实做到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在全社会营造急救教育浓厚氛围。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教 育 部
2023年7月19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