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教育部对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
第6570号建议的答复

教建议〔2017〕第110号

  你们提出的“关于出台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国务院相继出台了《关于深化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5〕36号)《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国发〔2017〕28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教育部落实国务院相关政策文件精神,出台《关于做好2017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对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工作进行部署。在涉及加大对大学生“双创”扶持、推动“产学研”合作、促进投资、搭建创新实践平台等方面,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1. 加大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扶持力度。一是做好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补贴,鼓励地方对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开展一次性创业补贴试点,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财政出资引导社会资本投入,设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将贫困残疾人家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和特困人员中的高校毕业生纳入求职创业补贴范围。二是加大对接收高校毕业生单位的补助力度,对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为其缴纳社会保险的小微企业,给予最长1年的社会保险补贴。对吸纳离校1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并支付见习人员见习期间基本生活费的单位,给予一定数额的社会保险补贴。三是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创业,明确要求各地各高校落实好毕业生到县以下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考研加分等政策,鼓励到城乡社区从事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健康养老等工作,鼓励到农村投身扶贫开发、技术推广、电子商务等事业,引导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创业。

  2.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为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汇聚社会资源支持高校专业综合改革和创新创业教育,教育部自2014年起实施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需求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改革。2016年,共有60余家企业支持项目2000余项,资助经费近7000万元,参与高校约580所,2017年第一批已有89家企业支持项目4500余项,资助经费约2.6亿元。

  3. 推动构建促进大学生创业投资机制。一是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投资提供便利,为大学生创业在工商登记、税费减免、创业贷款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推动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指导、中介服务、产权交易、投资服务等支持。二是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专项基金,“十三五”期间每年拿出5000万元用于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推动各地各高校多渠道统筹安排资金,资助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016年底调研统计显示,各地各高校共安排专项基金70.4亿元,受资助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超过26万个。三是提供大学生创业担保贷款,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创业就业工作的通知》(银发〔2016〕202号),将大学毕业生纳入贷款对象范围,进一步增强创业担保贷款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财政部印发了《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金〔2016〕85号),进一步完善创业担保贷款财政贴息政策,专项资金贴息的个人创业担保贷款,最高贷款额度10万元,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

  4. 搭建各类创新实践平台。一是推动各地各高校利用各种资源建设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和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建好一批大学生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2016年底调研统计显示,全国各地各高校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近1.4万个。二是组织开展创业比赛。2016年举办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投资机构、企业对接的平台。前两届大赛共吸引2100多所高校、15万个项目、75万名大学生直接参与,500多位企业家和投资人对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进行指导、评审和融投资服务。三是开展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工作。2016年共计立项33054项,其中创新训练项目27375项、创业训练项目3956项、创业实践项目1723项,900余所高校13.4万学生参与,项目经费近6亿元,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产生使用价值和市场价值。

  5. 设定还本宽限期延缓大学生助学贷款。根据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关于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若干意见》(教财〔2015〕7号)的规定,“贷款最长期限从14年延长至20年。借款学生毕业或终止学业时,应与经办银行和经办机构确认还款计划,还款期限按双方签署的合同执行”“借款学生毕业当年不再继续攻读学位的,与经办机构和经办银行确认还款计划时,可选择使用还本宽限期。还本宽限期内借款学生只需偿还利息,无需偿还贷款本金。还本宽限期由原来的2年延长至3年整”。申请助学贷款的家庭困难大学生在毕业后,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还款计划,减轻还款压力,安心就业、创新创业。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结合你们提出的意见建议,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研究,统筹推进,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感谢你们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教 育 部

2017年9月27日

收藏
(责任编辑:刘潇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