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关于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第3369号(教育类344号)提案答复的函

教提案〔2017〕第278号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高校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反映。为进一步完善就业状况反馈机制,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接受社会监督,全面系统反映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实际,教育部门建立健全了相关机制和制度。

  1.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制度。教育部办公厅2013年印发《关于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要求所有高校编制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并向社会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客观反映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主要特点、相关分析、发展趋势以及对教育教学的反馈等,包括毕业生的规模、结构、就业率、就业流向、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指导服务等内容。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相关信息,目前已作为地方和高校招生计划安排、学科专业调整、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重要参考。

  2.积极开展毕业生跟踪回访工作。各高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跟踪回访工作,普遍形成了学校领导牵头,就业部门、院系、校友会等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通过实地调研、座谈交流、电话沟通等方式与用人单位及毕业生进行联系,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校领导每年牵头赴基层一线看望慰问毕业生,详细了解毕业生思想状况、工作成绩、人岗匹配情况等;认真听取用人单位对高校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就业指导服务等方面的意见与建议。高校充分利用跟踪回访结果,加强数据分析,做好就业趋势性研判,将统计和调查结果作为学科专业设置、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重要依据。

  3.建立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机制。教育部正研究制定《关于推动高校形成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的联动机制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创业状况反馈机制。将要求所有高校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将大学生薪酬水平、岗位与专业匹配性、福利和社会保障等指标引入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并综合考虑高校毕业生服务国家战略,面向基层就业、大学生参军入伍等重点工作完成情况。深入分析研究本地本校各专业就业率、就业去向、就业满意度、创业数量和类型等状况,不断完善学科专业预警与退出机制,健全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经费拨款、院校设置、专业调整的联动机制,进一步增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

  下一步,教育部将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结合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加强研究和部门协商,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感谢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教 育 部

2017年11月13日

收藏
(责任编辑:刘潇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