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4653号(商贸旅游类128号)提案答复的函

教学提案〔2020〕78号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农村电商人才建设,促进乡村振兴的提案》收悉,现就涉及教育部业务部分答复如下:

  教育部高度重视电商人才培养,采取系列政策措施,加大电子商务等专业人才培养力度,积极引导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创业,鼓励高校毕业生投身乡村电商行业,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

  一是高度重视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的管理学学科门类设置电子商务专业类,下设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及法律两个本科专业。2019年,新增跨境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目前,全国有563所高校开设电子商务专业,20所高校开设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7所高校开设跨境电子商务专业。2018年初发布《电子商务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明确了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教学规范、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质量保障等,积极推动相关高校结合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5年至2019年连续举办了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从第二届到第五届大赛的参赛项目中专设了“互联网+现代农业”类型,四届大赛总决赛共有480个该类型的项目获奖,激发大学生服务“三农”的兴趣与潜能,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意思维、创业能力。

  二是积极引导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创业。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出台政策措施,引导毕业生到基层一线和艰苦地方建功立业,组织实施 “特岗计划”、 “西部计划”、“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等若干基层项目。2020年增加“特岗计划”5000人,总量达到10.5万人。引导毕业生结合自身优势和特长到现代种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乡村旅游业、农村电子商务、社会公共服务等领域创新创业。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民政部等6部门印发文件,采用市场化办法,出台有关支持政策,引导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创业。

  三是切实做好贫困家庭毕业生就业工作。重点做好全国建档立卡家庭、52个未摘帽贫困县和“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少数民族等群体毕业生就业工作,实行分类帮扶和“一人一策”动态管理,优先推荐岗位。先后与有关部门和单位联合举办贫困生助学助业、52个未摘帽贫困县、西部地区等网上专场招聘活动。聚焦52个未摘帽贫困县未就业的贫困家庭毕业生,全力推动升学培训促就业、政策岗位促就业、专场招聘促就业、精准服务促就业、对口支援促就业等5项重点任务落地落实,让有就业意愿的贫困家庭毕业生尽早实现就业。

  下一步,教育部将根据包括电子商务在内的相关产业发展实际需要,进一步优化电子商务类专业结构,推动高校与电子商务行业企业全流程协同育人,更大力度引导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创业,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教育部

2020年9月27日

来源:教育部收藏
(责任编辑:李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