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教育部对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4622号建议的答复

  教建议〔2015〕第219号

  您提出的“关于在国家层面有序组织‘汉字文化工程’并对汉语文字使用进行规范和保护综合立法的建议”收悉,经商文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文物局,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教育部、国家语委及有关部门非常重视汉字的书写教育、规范推广、传承保护和整理研究等工作,很多开展了或正在开展的工作在您的建议中已经提到。这些工作虽然没有总的冠以“汉字文化工程”的名称,国家也没有设立“汉字书写日”,但无疑已经在引导社会重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使用、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下一步我们还继续拓展和深化相关工作:

  一、立足教育系统,抓好汉字书写教育基础

  一是建章立制规范课程和课堂汉字教学。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对中华文化的理解,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教育部一直高度重视中小学的写字教学,把热爱祖国文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的培养目标,主要在中小学语文课程中加以落实。许多学校都在语文课程中专门开设了写字课,近年来,教育部又先后印发了《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对书法教育的目标内容、教学和评价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二是以活动为抓手建设工作机制。自2009年起,教育部、国家语委联合中央文明办成功举办了三届“全国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共吸引全国各地各民族大中小学生、外国留学生以及海外华人学生近3000万人次参与,掀起了全社会汉字书写的热潮,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肯定。2013年11月,国家语委联合中国书法家协会下发《关于开展“书法名家进校园”活动的通知》,并分别在北京语言大学、和北京华文学院和北京海淀民族小学举办了“书法名家进校园”活动的启动仪式和活动。截至目前,已有北京等2015个省(区、市)制定了本省“书法名家进校园”的活动方案或联合本地书协开展了“书法名家进校园”的特色活动,引导大中小学校重视和加强汉字书写教育,引导书法家深入基层服务师生。

  三是重视诵读及书法师资培训工作。近年来,开展了“国培计划”中小学经典诵读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全国中小学教师书法和规范汉字书写研修班、全国高校书法教师研修班、全国中小学书法教师研修班等各种骨干师资培训,引导教师提高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二、大力宣传推广,积极搭建社会参与平台

  一是举办汉字文化类节目和活动。2013年—2015年,国家语委联合中央电视台连续举办了三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两届“中国成语大会”和首届“中国诗词大会”。节目播出后,收视人群分别达到6.7亿、4.3亿和5.59亿,汉字听写大会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激发和调动了人们热爱汉字、学习汉字、规范书写汉字的情怀和积极性;成语大会展现了成语浓缩的中华文化智慧,成为语言文字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品牌节目。今后还将进一步总结经验,指导各级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机构在中华文化元素、中华美学精神与现代技术手段、节目形态的交融中发现创新点,研发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原创节目模式,在传承民族精神命脉、回应时代精神诉求、应对国际文化竞争中走出一条立足本土的精品原创之路。

  二是积极支持中国文字博物馆建设和开展活动。中国文字博物馆是经国务院批准的集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为一体的国家级博物馆,是中华汉字文化的科普中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窗口和国际性文化交流的平台。2012年以来,国家语委将中国文字博物馆列为国家语言文字应用培训基地,支持其举办了《汉字》巡展及系列展示活动。《汉字》巡展分为国内和国际两个展线,已先后在上海、浙江宁波、北京、吉林、江苏苏州、广西、台湾及加拿大温哥华、尼泊尔加德满都、德国纽伦堡、法国巴黎、泰国曼谷、日本东京、韩国首尔展出,接受了多次国际间展览任务,弘扬了中华文化,增强了汉字的国际影响力。2014年,为进一步承担推动文字文化传播,发挥博物馆作为“第二课堂”的教育功能,《汉字》展走进校园,让青少年感受汉字魅力,增强文化自信。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大力支持中国文字博物馆的建设,指导其进一步做好汉字相关文物的收藏、研究、保护与展示等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将汉字美术化、汉字书法艺术、汉字研究国际交流等纳入其中,充分发挥其公益教育作用,提高研究和开放服务水平。

  三、加强出版和广电工作,发挥示范和表率作用

  一是继续加强汉字工具书的编纂出版工作。目前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编制的《2013-2025年国家辞书编纂出版规划》已收录189个重点辞书项目。下一步,将以此规划为龙头,做好《字海》《字源》《汉字字形演变大字典》《汉字字义演变大字典》《汉字形义分析字典》《古文字诂林续编》等一批重点汉字类工具书的编纂出版工作。同时,注重规范应用,强化使用功能,积极做好汉字类工具书类规划项目的年度增补工作。

  二是打造汉字文化音视频资料精品。在国家专项资金支持建设的《中华经典资源库》二期项目建设中,设置汉字专题板块,请名家名师以“汉字与文化”为主题进行专题讲座,并对汉字传统经典著作《说文解字》等进行专题讲解、诵读和书写,全方位、多角度呈现汉字文化的魅力。

  三是规范广播电视节目用语。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要求播音员、主持人和嘉宾在推广普通话、规范使用通用语言文字方面积极发挥示范和表率作用。要求广播电视节目播音员、主持人要严格遵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积极推广普及普通话,规范使用通用语言文字,自觉发挥示范标杆作用。要求各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加强制度建设,把规范使用普通话纳入播音员主持人和编辑记者培训、考核和奖惩体系。要求各级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从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和文化安全的高度,认真抓好规范用语工作。

  四是加强两岸语言文字交流合作,增进中华文化认同。从2014年起,与台湾共同举办两岸大学生汉字书法交流夏令营、两岸大学生汉字文化创意大会。以汉字为媒介,推动两岸青少年语言文化交流,增进两岸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认同。

  您提出的关于汉字使用进行规范和保护综合立法的建议,我们认为也很重要。有关部门一直非常重视汉字的规范使用等问题,2000年颁布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对汉字的地位及规范使用等问题做了明确的规定,规范汉字和普通话是我国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国家机关、学校、出版、广电及公共服务行业的基本用语用字,同时也规定了繁体字、异体字等的使用范围。我们还通过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多部门联合执法检查等方式,着力提高社会的用语用字规范使用程度。对于法律中还没有规定并有进一步进行规范调整需求的语言文字问题,我们将在以后提出语言文字法修订建议及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办法时进行认真研究和仔细斟酌,届时再进一步听取社会各届的广泛意见。

  感谢您对教育和语言文字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欢迎登录我部门户网站(www.moe.gov.cn),了解教育相关政策、提高教育质量和深化教育改革方面的重要信息。

  教 育 部

  2015年9月22日

收藏
(责任编辑:李娜)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