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建议〔2016〕第47号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制度环境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舆论导向和宣传力度,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认同感
多年来,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宣传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贡献,努力引导社会树立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观念。特别是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后,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简称《决定》)规划部署,进一步积极营造了职教发展良好氛围。一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职业教育作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突破口,高度重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努力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为每个人创造通过职业教育实现人生出彩的机会。二是设立职业教育活动周。国务院决定,将每年5月的第二周设定为职业教育活动周。2015年首届职业教育活动周以“支撑中国制造 成就出彩人生”为主题,通过展示、交流和服务活动,使社会了解职教、体验职教、参与职教、共享职教成果。2016年职业教育活动周以“弘扬工匠精神 打造技能强国”为主题,突出开放、为民、德技并重、职普融通,持续传播职教正能量。三是搭建多种展示和宣传平台。坚持每年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文明风采”竞赛,每两年开展一次高技能人才表彰,每次表彰30名中华技能大奖和300名全国技术能手,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从2008年起,每两年选拔400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高技能人才(从2012年开始,每次选拔500人),颁发荣誉证书并给予一次性的特殊津贴。四是加强媒体宣传。鼓励和引导各类媒体围绕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进行有力度、有深度、多维度的宣传报道,加大对模范人物、典型事例、重大政策的宣传力度,制播《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与创新》《大国工匠》《中国大能手》等宣传节目,开展“技能中国”微信公众号推广工作,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二、关于增加职业教育投入
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近五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资金中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资金每年保持持续增长幅度。2014年中央财政在整合原有职业教育专项资金的基础上,设立“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专项资金,按照因素法分配到省,由各地结合自身财力,统筹使用。2015年,中央财政下达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专项资金147.875 亿元,中职免学费111.756亿元,中职助学金34.053亿元 ,共计293.68亿元。
2014年,我部配合财政部出台了《关于建立完善以改革和绩效为导向的生均拨款制度加快发展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意见》,要求地方政府主导,建立完善所属公办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到2017年,各地高职院校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应当不低于12000元。截至2015年底,全国所有省份均建立了高职生均财政拨款制度,高职奖学金覆盖近30%学生,助学金覆盖25%以上的学生。2015年,教育部与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出台《关于建立完善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拨款制度的指导意见》,已有27个省市建立了中职生均拨款制度。同时推动各地中等职业教育全免学费,目前已覆盖91.5%的学生。从2015年春季学期起,国家将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标准由生均每年1500元提高到2000元。
三、关于提升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教育部把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点工作。与其他教育类型相比,职业教育和行业企业有着更加紧密的联系。扩大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推动行业、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参与职业院校治理,制订实施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现代学校制度,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
教育部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职业学校依法制订章程,推进集团化办学等方式,努力建立健全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现代学校制度。
2015年10月,教育部印发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简称《办法》),注重市场导向,突出强调学校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和扩大了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调整自主权,规定高校依照相关规定要求自主设置和调整高职专业;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负责指导本行业领域专业设置;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省专业设置的统筹管理;教育部负责专业设置宏观管理和指导。《办法》规定了学校设置专业须具备的五个基本条件、五项基本程序等,明确了非国控专业采用备案制、国控专业采用审批制,同时对专业设置的指导、监督等作出了要求。
四、关于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形式和有效途径,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和培养模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必须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实现学校和企业深度合作育人。近年来,我们积极引导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激发各方面创造活力,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印发《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完善相关制度,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合作育人、共赢发展。二是组建62个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基本覆盖国民经济各行业门类,形成了行业指导职业教育发展的有效载体。三是提升行业指导能力。积极开展产教对话活动,自2010年以来举办了约70次,深化了产教对接与合作。联合机械、有色金属、供销、水利等行业,分类制订专项政策。四是推动校企联合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共同开发课程教材,共享师资资源,共建实训基地,共担学生就业。五是丰富校企合作形式,全国组建了约1300个职教集团,吸引约3万家企业参与。指导组建了职业教育校企一体化办学联盟等协作组织,全面启动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每年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所有赛项全部由行业组织牵头设计,企业全面参与实施。为规范和促进校企合作,教育部联合相关部门制定了《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目前正在抓紧制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
关于校企合作中企业在税收方面的政策,根据现行规定,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若符合现行税法规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技术转让税收减免等普惠性优惠政策条件的,可以享受相应税收优惠政策。我们将配合有关部门,抓好这些政策的落实工作。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全国职教会部署,落实《决定》等有关要求,不断完善各项政策措施并抓好贯彻落实,健全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努力为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使职业教育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感谢您长期以来对职业教育事业和我们工作的关心支持,希望您继续关注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
教育部
2016年9月22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