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建议〔2016〕第180号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经济欠发达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建议”收悉,经商财政部,现答复如下:
国家历来重视对经济欠发达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支持,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缩小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差距。
一、推进区域高职教育协调发展
(一)加强中央财政支持
一是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实施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自2006年以来投入中央财政资金256200万元,支持包含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西部省份107所高职院校建设,大幅提升学校的办学实力、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二是教育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明确,对于主持单位处于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财力状况较差的项目,在部本专项支持上“适当给予倾斜,2010-2015年,中央财政共投入资金12200万元,支持中西部地区25所高职院校牵头建设了模具设计与制造等21个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打造专业资源的共建共享平台,对专业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三是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实施“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2011-2012年,在中西部地区共投入260400万元,支持628所学校建设了1147个专业,促进了包含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西部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条件改善、社会服务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四是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实施的“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项目,2010-2013年,在中西部地区投入393830万元,支持建设了2250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有效改善了中西部地区职业院校实训条件,推动了实践教学改革,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了条件。
(二)加强政策规划引导
2015年,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简称《行动计划》)对推进高职教育协调发展做出规划部署:一是科学规划区域高等职业教育布局与发展,引导专科高等职业院校集中力量办好当地需要的特色优势专业(群);二是探索基于增强发展能力的东中西部合作机制,支持东中西部学校联合办学,鼓励和支持东中部地区高等职业院校(或职教集团),通过托管、集团化办学等形式,对口支援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三是支援革命老区、西藏及四省藏区、新疆和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提升办学基础能力和人才培养水平。天津、河北等14个省市的《行动计划》落实方案中,已明确将对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对口支援列入实施项目,预估投入4740万元开展不低于173校次对口支援任务。
二、强化省级统筹是今后的总体趋势
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要求,中央财政主要根据因素分配法核定投入各省资金,实施目标管理,不再直接确定具体项目与资金额度。中央财政在测算各省资金额度时,统筹考虑了地区差异、财力状况以及事业发展水平等因素。2014年,教育部、财政部出台《关于建立完善以改革和绩效为导向的生均拨款制度加快发展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意见》,要求地方政府主导,建立完善所属公办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到2017年,各地高职院校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应当不低于12000元。截至2015年底,全国所有省份均建立了高职生均财政拨款制度。院校举办方和当地政府应切实履行职责,落实生均拨款标准,提高高等职业院校经费保障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三、抓住湖南高职发展的新机遇
湖南已经确定了“对接产业(行业),工学结合,提升质量,推动职业教育深度融入产业链,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战略,其《行动计划》落实方案明确,将通过三年建设,使湖南省的高等职业教育整体实力显著增强,院校发展格局更加合理,专业设置更加适应需求,人才培养结构更加合理、质量持续提高,服务“中国制造2025”的能力和服务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形成学校企业社会相互融合、体系结构更加优化、办学水平不断提升,灵活开放多元,具有湖南特色和全国领先水平的现代高职教育体系。至2018年,计划投入79890万元,完成《行动计划》中规定的47项任务和15个项目(项目布点数397个)。同时,湖南还根据区域高职教育现状和发展需求增设了其他符合区域特色的任务和项目。建议省内高职院校抓住有利时机,积极争取相关项目支持。
推进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区域差异,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政府保基本、促公平职责的具体体现。下一步,我们将以推进落实《行动计划》为契机,进一步推进经济欠发达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一是推动地方政府按时保质地落实高职院校生均经费政策,保证学校的基本办学投入;二是会同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组织实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产教融合工程等专项建设,并对经济欠发达地区予以倾斜;三是鼓励高水平职业院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口支援。
感谢您对职业教育事业的关心支持。
欢迎登录教育部门户网站(http://www.moe.gov.cn),了解教育相关政策、提高教育质量和深化教育改革方面的重要信息。
教育部
2016年9月23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