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建议〔2016〕第55号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全社会教育资源统筹力度,加快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建议”收悉,经商中共中央宣传部,现答复如下: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战略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中强调,要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国家教育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战略任务。近年来,教育部、中宣部采取多项举措,积极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积极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
(一)印发了《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
2014年8月,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该意见把全民终身学习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努力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积极推进城市各类学习资源的建设与共享,创造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社会环境,促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促进城市的包容、繁荣与可持续发展。特别对学习资源建设、队伍建设、经费投入等提出如下要求:
一是统筹区域内各类学习资源,推进学习资源的社会化。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促进各部门、各系统的学习资源开放共享。进一步发挥公共文化设施的社会教育功能,深入推进各类公共设施面向社会免费开放。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向市民开放学习场所和设施,为市民终身学习提供便利。
二是加强参与学习型城市建设相关工作的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培育一支结构合理、素质高的继续教育专兼职教师队伍,扩大一支热心参与终身学习服务的志愿者队伍,组建一支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咨询指导专家队伍。加强队伍培养培训。
三是拓宽学习型城市建设经费投入渠道。各地应根据财力状况,加大对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支持力度。企业依法履行职工教育培训和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的责任。鼓励社会资金积极投入学习型城市建设。逐步形成政府、用人单位和学习者分担学习成本、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机制。
(二)积极推进创建学习型城市
为了促进现代城市发展和学习型社会建设,教育部推动,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和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秘书处于2013年7月在北京共同发起成立了“全国学习型城市建设联盟”。联盟的使命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战略任务,联系、协调和组织相关城市,共同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在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截至2015年,已有52个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和中西部城市加入该联盟。
为了促进学习型城市创建工作,教育部即将启动学习型城市测评工作。通过部分城市联合开展学习型城市测评工作,形成具有指导意义的学习型城市测评指标体系、测评方法和典型案例,全面指导、推动全国学习型城市创建,加快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二、积极推进社区教育发展
(一)印发了《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
2016年6月,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该意见以促进全民终身学习、形成学习型社会为目标,以提高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和职业技能为宗旨,以建立健全社区教育制度为着力点,统筹发展城乡社区教育。特别对体系建设、整合资源等方面提出以下要求:
一是建立健全社区教育网络。通过整合资源,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社区教育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办学网络。各省、市(地)可依托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职业院校以及社区科普学校等设立社区教育指导机构。
二是开放共享学校资源。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充分利用场地设施、课程资源、师资、教学实训设备等积极筹办和参与社区教育。充分发挥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学校、科普学校在农村社区教育中的骨干和引领作用。
三是统筹共享社区资源。注重社区教育机构与城乡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站)、社区文化中心等机构的资源共享,拓展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站)的社区教育功能,推动社区教育机构与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站)设施统筹、信息共享、服务联动。充分利用社区文化、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各类资源,发掘教育内涵,组织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实现一个场所、多种功能,促进基层公共服务资源效益最大化。
四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提高图书馆、科技馆、文化馆、博物馆和体育场馆等各类公共设施面向社区居民的开放水平。鼓励相关行业企业参与社区教育。引导一批培训质量高、社会效益好的社会培训机构参与社区教育。探索开放、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共享模式,不断扩大社区学习资源供给。
(二)推进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建设
为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在体系构建、资源共享、投入机制、队伍建设、信息化应用、市民学分银行建设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教育部先后确定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249个,各省设立了逾500个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这些实验区、示范区,建立了以区(县)社区学院(社区教育中心)为龙头、以街道(镇)社区学校(教育培训中心)为骨干、以居(村)委市民(村民)学校为基础的社区教育办学体系,探索了社区教育服务社区建设、满足全民终身学习需求、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发展模式,推动和引领了全国社区教育发展。
(三)社区教育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近年来,我国社区教育蓬勃发展,探索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教育发展方式和路径,形成了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广泛开展、中西部地区逐步推进的发展格局,社区教育参与率和满意度逐步提高。据统计,2015年,477个全国和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和示范区内,面向老年人约4218万人次,占比31.44%;青少年约2717万人次,占比20.25%;进城务工人员约1753万人次,占比13.07%;新型职业农民约1516万人次,占比11.3%;下岗再就业人员约856万人次,占比6.38%;残疾人培训187万人次,占比1.40%;其他类型培训2168万人次,占比16.16%。2014年,教育部组织的社区教育满意度调查显示,七成以上受访学习者对参与过的社区学习活动表示满意,认为参与社区教育活动丰富了生活、提高了技能、提升了幸福指数。
三、积极推进终身学习制度和法规建设
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建立个人学习账号和学分累计制度,畅通继续教育、终身学习通道,制定国家资历框架,推进非学历教育学习成果、职业技能等级学分转换互认。近年来,教育部以推进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建设为核心,加强终身学习制度建设。主要开展了如下工作:
(一)推进国家开放大学启动“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试点”
2014年12月,教育部委托国家开放大学在前期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联合地方开放大学、有关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开展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试点工作。目前,已有6所开放大学、2所普通高校、9所省级电大、4所高职院校、1所部队院校、1所培训机构和铸造、煤炭、邮政、社工、物流、信息安全、养老服务、汽车等8个行业等31个单位参加试点。试点工作采用“框架+标准”的技术路径,推动实现36种非学历证书与22种学历证书的双向或单向转换。
(二)推进社区教育学习成果的积累与转换
《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提出,鼓励有条件的省级和市(地)级教育行政部门先行先试,探索建立居民个人学习账号,开发、研制具有学时记载等功能的社区学习卡,记录学习者注册报名、培训考勤、线上线下学习学时等具体信息,形成居民终身学习电子档案,探索建设社区教育学分银行。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社区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累和转换制度及激励机制。目前,部分省市已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建设区域学分银行。
(三)开展终身学习立法前期调研工作
为了推动我国终身教育立法,2012年12月,教育部组织立项十几个省联合开展终身教育立法前期调研工作,并推动教育相关法规修订和地方立法工作。目前,我国有5个省市出台了有关终身教育促进条例,包括《福建省终身教育促进条例》(2005)、《上海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2011)、《太原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2012)、《河北省终身教育促进条例》(2014)、《宁波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2015)。
四、推进开放大学建设和广播电视大学转型发展
(一)推动开放大学建设
为办好开放大学,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教育部自2012年起,相继批准成立了国家开放大学和北京、上海、江苏、广东、云南等五所地方开放大学,并于2016年1月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办好开放大学的意见》。该意见明确开放大学要以终身教育思想为引领,树立开放、灵活、优质、便捷的办学理念,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办学形式、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努力办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新型高等学校。为学习型社会提供重要支撑,为人力资源开发提供重要保障。
(二)引导广播电视大学转型发展
近年来,全国各地广播电视大学纷纷加入国家开放大学建设,并积极推进转型发展,建立地方终身学习平台,整合了一大批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数字化资源,提供了一大批终身学习项目和服务,既满足了社会成员多样化的终身学习需求,又服务了当地学习型组织建设。
五、积极营造全民终身学习氛围
为大力宣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理念,营造全民终身学习的社会氛围,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终身学习需求,教育部自2005年起,会同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中国教科文全委会秘书处共同主办了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至今活动周已举办11届。活动周期间,全国各地将集中举办面向各类人群、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展示全民终身学习的发展成果,对各地涌现的“百姓学习之星”和“终身学习品牌项目”进行重点宣传,交流各地推进全民终身学习的典型案例和经验,宣传普及终身教育理念和学习型社会理念,凝聚学习型社会建设力量,营造全民终身学习氛围。
今年活动周的主题是推进全民继续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立足服务国家、服务一线、服务百姓的宗旨,结合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实际,各地将推动社区广泛开展全民学习活动,推动各类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资源向社区开放,推动全民阅读等学习宣传活动。
您提出的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管理体制、制度建设等方面建议很有价值,我们将继续认真研究,深入调研,扎实推进我国学习型社会建设。感谢您对我国学习型社会建设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教育部
2016年10月12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