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提案〔2017〕第162号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促进艺术职业教育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的提案”收悉,经商财政部、文化部,现答复如下:
一、 积极出台系列政策扶持文化艺术职业教育发展
2013年,教育部、国家民委、文化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指出要通过职业教育培养符合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所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
2014年,教育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指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加强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等重点文化产业艺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依托职业教育体系保护、传承和创新民族传统工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各民族文艺人才。
201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提出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优质特色学校建设等项目重点向民族地区倾斜;加强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择优扶持发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优势特色专业;聘请民族技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担任兼职教师。
2017年,文化部发布《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明确提出拓展文化技能人才培养途径,加强文化系统艺术职业院校建设,加强文化技能人才培养,引导职业院校根据基层需求设置专业和课程。同年,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新形势下加强戏曲教育工作的意见》,为戏曲后备人才的培养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二、优化文化艺术相关专业设置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设置了文化艺术类,下设舞蹈表演、戏曲表演、曲艺表演等35个专业。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在文化艺术大类下设置艺术设计、表演艺术、民族文化、文化服务4个专业类,下设艺术设计、表演艺术、民族传统技艺、文化创意与策划等58个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将艺术学从文学学科门类中独立成为单独的学科门类,设置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5个专业类,下设包括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舞蹈编导、戏剧影视导演在内的33个本科专业,实现了艺术学学科门类专业建设的历史性突破。2005年,我国设置艺术专业学位,培养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和艺术事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艺术专门人才。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包括音乐、戏剧、戏曲、电影等艺术创作领域。目前,全国共有220个单位可以招收、培养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每年授予艺术硕士专业学位9000多人。
三、积极推动文化艺术相关专业建设
(一)构建文化艺术教育教学标准体系。2012年,教育部公布了410个《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涉及艺术设计与传媒大类下34个专业。2014年公布了230个《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涉及文化艺术类下23个专业。2016年,教育部还组织制订了中等职业学校表演艺术类、高等职业学校表演艺术类部分专业顶岗实习标准。相关标准明确了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教学组织形式、专业建设和教材开发等内容,积极推进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研究制订艺术学理论专业类、音乐与舞蹈学专业类、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类、美术学专业类、设计学专业类5个专业门类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推动行业部门依据国家标准订定艺术学相关专业人才评价标准。
(二)推动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2014年,教育部启动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作为第一批试点单位,与相关行业企业、艺术院团共同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全面提升艺术类人才培养水平。
(三)积极推进示范专业点建设。2013年,教育部会同国家民委、文化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2013年、2016年分两批遴选了162个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示范专业点建设将推动相关职业院校在更大范围内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类专业建设水平的提高。
(四)积极开发企业生产实际教学案例库。2014年,教育部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相关行业开发了戏曲表演、舞台艺术设计与制作、广播影视类等专业企业生产实际教学案例库。积极引入企业真实案例和项目,组织行业专家、企业专家和职业教育课程专家共同开发企业生产实际教学案例库,推动学习者在真实职业环境中应用知识、技术和技能。
四、加强文化艺术职业教育行业指导
2015年,教育部完成了全国文化艺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全国民族技艺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换届工作。新一届行指委在健全行业指导机制,推动行业制订有效的政策措施和激励手段,鼓励和支持企业积极参与和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关行指委积极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通过具体承办赛项,将行业标准、职业标准、教学标准以及知识能力素质要求融入比赛全过程,以赛促改引领专业建设,促进产教深度融合。自2013年以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连续4年设置“艺术专业技能”或“文化艺术类”比赛项目。2017年,设置了中职“艺术专业技能(中国舞表演)”比赛,高职“艺术专业技能(中国舞表演)”“艺术专业技能(钢琴演奏)”比赛。
五、加大有关经费投入和财政政策保障力度
近年来,中央财政始终坚持“推改革、促发展”的理念,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导和支持地方不断加大投入力度,逐步形成了全方位、普惠与特惠相结合的职业教育财政政策框架,有力地推动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
(一)支持实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和“本科教学工程”。2014年,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将实训基地建设计划、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国家级中高职改革示范校建设等重大项目整合为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并设立专项资金,2017年安排177亿元。“十二五”期间实施的“本科教学工程”,支持建设了“戏剧表演”“戏曲主修剧目”等一批艺术类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和精品视频公开课。自2010年以来,中央财政共投入5250万元,建设包括“传统手工业(非遗)技艺传习传承与创新”在内的10个“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子库。
(二)完善生均拨款制度。2014年,财政部会同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建立完善以改革和绩效为导向的生均拨款制度加快发展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意见》(财教〔2014〕352号)。要求2017年各地高等职业院校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应当不低于12000元,中央财政对提高生均拨款水平、深化办学模式改革的省份给予综合奖补。2015年,财政部会同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建立完善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拨款制度的指导意见》(财教〔2015〕448号)。
(三)积极落实中职学生学费减免政策。为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国家建立了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和国家助学金政策,对所有农村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艺术类相关表演专业学生除外)实施免学费政策;一、二年级所有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资助。除艺术类相关表演专业学生外,符合条件的中职文化艺术类其他专业学生均可享受上述有关政策。
下一步,教育部、文化部将继续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2015〕52号)等文件精神,积极做好艺术人才培养和相关保障工作。
(一)优化专业设置,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指导相关职业院校紧贴市场、紧贴产业、紧贴职业岗位设置专业,提升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适应性与吻合度;积极推动专业课程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符合我国文化事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积极推动落实中职戏曲表演专业免学费等政策。教育部、文化部等有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艺术职业院校文化艺术类表演专业(中职)免学费成本调研,积极研究落实中职戏曲表演专业免学费等有关政策措施。
感谢您对文化艺术教育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欢迎继续关注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教 育 部
2017年9月22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