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提案〔2017〕第227号
您提出的“关于优化社会教育资源 推进终身学习的提案”收悉,经商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现答复如下:
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推进终身学习,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明确要求。近年来,教育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高度重视继续教育工作,着力优化社会教育资源,推进终身学习取得新进展。
一、关于加大对社会教育资源的财政投入
近年来,各级财政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重点投入,优先保障,强化使用管理;在支持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等社会教育方面的财政投入政策逐步完善。
(一)加大财政教育投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教育规划纲要》等法律和文件要求,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统筹各项收入,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不断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确保财政教育投入持续稳定增长。据2016年全国教育经费统计快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31373亿元,占GDP比例自2012年以来连续5年保持在4%以上;教育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到14.9%,为一般公共预算第一大支出。
(二)完善财政教育投入体制机制。近年来,在社会教育方面,先后出台了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等相关政策文件,鼓励引导各级财政和社会力量加大投入。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财政教育投入机制正在不断完善。2016年6月,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印发《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拓宽经费投入渠道,各地要建立健全政府投入、社会捐赠、学习者合理分担等多种渠道筹措经费的社区教育投入机制,加大对社区教育的支持力度,不断拓宽社区教育经费来源渠道。2016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要完善经费投入机制,各地区要采取多种方式努力增加对老年教育的投入,切实拓宽老年教育经费投入渠道,形成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和学习者等多主体分担和筹措老年教育经费的机制。
(三)着力优化教育经费结构。中央财政进行资金分配时,充分考虑到东中西部的地区差异、财力状况以及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等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立足于统筹城乡、区域之间协调发展,对民族、边疆、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予以倾斜支持。2016年11-12月,教育部会同财政部修订了一揽子中央对地方教育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均明确国家教育经费要向中西部贫困地区予以倾斜。按现行管理体制,中央财政资金分配到省,由各省根据教育事业发展情况,加大省级统筹力度,合理安排中央和地方资金,扶持终身教育资源的建设和发展。
下一步,教育部将结合您提出的建议,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财政投入机制,加大对社会教育资源的财政投入力度。
二、关于进一步推进终身学习制度建设
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层面,正在不断加强和完善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相关制度建设。
(一)2015年新修订的《教育法》明确了继续教育的法律地位。明确规定,国家实行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制度;国家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国家促进不同学习成果互认和衔接,推动全民终身学习。这些规定为推进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的发展提供了法治基础和保障。
(二)先后出台一系列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相关政策文件。近年来,教育部单独或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2014年)《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服务经济转型升级 面向行业企业开展职工继续教育的意见》(2015年)《教育部关于办好开放大学的意见》(2016年)《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行动计划——“求学圆梦行动”实施方案》(2016年)《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2016年)《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于2016年印发了《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上述文件从不同角度促进了终身学习制度建设,有力推进了社会教育等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三)设立了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和职业教育活动周制度。自2005年起,教育部每年举办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引导各地深入开展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今年10月份将于安徽合肥举办第十三届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全国总开幕式。自2015年起,国务院将每年5月份的第二周确定为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有的地方在此基础上还设立了职业教育活动月制度,积极弘扬德技并修、精益求精的终身学习理念。
三、关于建立健全终身学习组织协调机构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层面不断完善继续教育或终身学习协调机制建设,强化服务保障功能。
(一)从国家层面看,相关部委协调推进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工作机构和机制正在逐步建立完善。2012年教育部成立了继续教育办公室,明确职能定位,着力加强对各类学历和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宏观管理;着力加强与有关部委的协调联动,联合制定相关政策,协同推进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发展。2014年以来,教育部先后联合相关部门出台了《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促进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发展的文件,相关部门协同推进终身学习发展的组织协调机制正在不断完善。
(二)从地方层面看,近年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与其他部门协调联动推进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工作机构和机制正在逐步完善。福建省、上海市、河北省、山西省太原市、浙江省宁波市等省市立足本地实际公布了“终身教育促进条例”,都从法规层面建立了跨部门的终身学习相关组织协调机构,统筹推进本地学习型社会建设和终身教育发展。2015年以来,天津、江苏、山东、广东、大连、成都等省市教育行政部门联合本地其他部门,结合本地实际,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学习型城市建设或社区教育发展的政策文件,地方层面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机制也在逐步完善。
四、关于社会教育资源体系建设及信息化共享平台建设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以“三通两平台”为核心的各项重点工作快速推进,包括社会教育在内的教育资源体系建设及信息化共享平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一)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于2012年底上线运行,并不断优化升级。目前,国家数字教育资源中心已有实体资源近1407万条,汇聚社会优质资源,初步探索了教师选择使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数字教育资源采购机制。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已实现与22个省级平台和23个市/县级平台的互联互通,数字教育资源服务正在由各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为主逐步向全国互通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发展转变,服务体系注册用户已达6000万人,接入了数百个应用,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全国近半数教师通过平台便捷地获取适用的教学资源。
(二)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和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共享系统平台建设取得新成效。教育部2011年发布《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组织开展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和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共享系统平台建设工作,着力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和普及共享,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共享系统门户网站名称为“爱课程”网。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在“爱课程”网等课程平台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其中视频公开课以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普及课程为主,资源共享课以高校基础课、专业课程为主。截至2017年4月20日,在“爱课程”网上线、由教育部支持建设的视频公开课992门,资源共享课2886门;视频公开课和资源共享课课程页面浏览量(PV)累计4.37亿次,独立访客访问情况(UV)累计9553万,用户日活跃数量超过10万人。教育部于2015年发布《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指导各地各高校组织建设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慕课”)工作。目前,“爱课程”网、“好大学在线”“学堂在线”“UOOC联盟”等主要课程平台建设的慕课总数已超过1400门,课程平台为高校定制课程(SPOC)达5600多门次,累计1700多所学校在平台上选用或定制课程,高校和社会学习者选课人次超过3000万。已有数百万人次在校生获得在线课程学分。
(三)积极推进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相关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及资源共享取得新成效。依托国家开放大学建立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已为3万名专兼职教师和576万名在籍学生开通空间,集聚了国内外优质网络课程3.3万门、资源总量达60TB。2014年10月,指导建立了高校继续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开放与在线教育联盟,实施面向不同行业、企业的高等学校继续教育e行动计划,目前参与联盟和行动计划的普通高校300余所,企业100多家。行动计划的牵头高校和企业联合同类普通高校、行业企业等建立新型的合作关系或战略联盟体系,初步形成了行业指导、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的联盟协同共建机制,推进资源共建共享与在线教育工作,建设和开发了2万门课程和5万个微课程。依托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于2015年建立开通了全民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以构建学习型社会为宗旨,广泛整合社会力量和优质学习资源,创新终身教育模式,积极推进全民学习终身化、信息管理智能化。
(四)积极推进 “职业教育资源库”共享学习平台建设取得新成效。着力加强了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简称资源库)建设,通过利用信息技术为社会学习者提供资源和服务,增强职业教育社会服务能力,为形成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条件和保障的数字资源共享平台。自2010年启动以来,已立项建设88个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资源库(含10个子库)和1个学习平台,初步形成职业教育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体系,覆盖了农林牧渔、交通运输等19个高职专业大类。截至2017年2月,共有1000所院校、3094家行业企业参与资源库建设;共建成各类多媒体资源190万余条,资源总量30.2TB;注册用户达134万余人。实现各类优质数字资源网络化、泛在化、共享化,不但为职业院校在校学生提供信息化学习平台,更多的是为各类社会学习者提供免费、优质、丰富、实用的,可以“时时、处处、人人”学习的信息化资源。
(五)积极推进包括社区教育在内的各类社会教育资源的开放与共享。2016年6月,教育部联合民政部等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着眼促进全民终身学习,明确提出统筹发展城乡社区教育,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整合各类教育资源。明确提出推进社区教育信息化,结合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和“互联网+城市”“互联网+科普”计划,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体系,结合或依托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建立覆盖城乡、开放便捷的社区数字化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及体系。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和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向社区开放数字化学习资源及服务,推进各地网上学习平台互联互通和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建设与共享,为居民提供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的学习支持服务。明确提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提高图书馆、科技馆、文化馆、博物馆和体育场馆等各类公共设施面向社区居民的开放水平;探索开放、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共享模式,不断扩大社区学习资源供给。目前文件正在稳步实施。
您在提案中提到的其他建议,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深入研究。
感谢您对教育部工作的关心支持!
教 育 部
2017年10月16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