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第0354号(教育类039号)提案答复的函

教提案〔2018〕第28号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我国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提案》收悉,经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因“国”制宜,探索职业教育“走出去”办学模式

  职业教育是近年来中外教育合作中成果较为丰富的一个领域。目前,针对职业教育“走出去”办学模式,我们重点开展了以下三种形式的探索:一是职业院校在国(境)外设立分部。如以“鲁班工坊”为代表的品牌项目。目前,“鲁班工坊”已先后在泰国、英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地开展办学,对接所在国家的产业需求,采取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当地熟悉中国技术、产品、标准的技术技能人才。二是配合中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为在国(境)外投资的中方企业培养培训技术和管理人才。如教育部以厅函形式批复有色金属行业开展试点,国内若干职业院校组团为中国有色集团在赞比亚企业提供职业教育与培训,开展团队式教学,先后举办仪表工等6个职业工种的技能培训班,100多名赞比亚员工参加培训。三是承接我国政府人力资源援外培训项目,利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援外培训基地”等平台,为印尼、斯里兰卡、坦桑尼亚、赞比亚、肯尼亚、埃及等113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2000多名产业界、教育界官员和院校骨干教师,在贝宁建立中非(贝宁)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学院。实施中法千人实习生计划,103所技工院校共开展了近250个国际合作交流项目(活动)。

  下一步,教育部将继续把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点之一,开展以下工作:一是积极支持打造中国职业教育品牌,努力成为国际职业教育资源的提供者,深入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不同国情,针对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差异,采取差异化、个性化政策以招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二是开展职业教育“走出去”试点,鼓励职业教育优质资源结合优势行业企业“走出去”,做强做大“鲁班工坊”等品牌,通过与“走出去”的国内企业签署订单培养协议,培养企业亟需的当地技术技能人才,增强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三是建立健全体现职业教育规律、具有国际水准、相互衔接的职业教育制度标准体系,将中国职业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技术装备、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以及高水平师资培训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享。

  二、关于建立服务“一带一路”职业教育联盟,搭建信息化互联互通平台

  教育部积极鼓励有关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社会组织围绕“一带一路”组建职业教育联盟,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交流合作。目前,主要有以下联盟:一是“一带一路”产教协同联盟,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宁波市教育局和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建,目的是整合教育、企业、行业资源,推进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中资企业人才需求对接。二是“一带一路”职教联盟,由商务部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陕西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澳大利亚博士山学院、新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联合发起,以“共建教育合作平台,打造文化包容共同体”为主题,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三是中国—东盟边境职业教育联盟,由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等成立,面向东盟国家开展职业教育合作交流。四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计划亚非研究与培训中心、“一带一路”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由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成立,主要是开展职业教育领域的合作研究,共同推动全球职业教育发展。

  下一步,教育部将继续鼓励各地各职业院校协同行业企业组建职业教育联盟,积极开展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

  三、关于健全完善与职业院校“走出去”相关的国家政策

  近年来,按照中央《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16〕10号),我们印发了《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教外〔2016〕46号)等政策文件,依托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以及国际职业教育大会等平台,推广与中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相配套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同时累计选派了7000多名职业院校校长、教师到国外进修,支持职业院校“走出去”的政策不断完善,相关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一是初步形成从点到面的工作格局。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职业院校开展了海外办学,覆盖了“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2017年教育部与六省(区、市)签署开展“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国际合作备忘录,各地各校正在按照要求推动落实,从个别试点走向普遍实践的局面正在形成。二是积极探索多种办学形式。职业教育“走出去”大体可以分为“鲁班工坊”、行业职业教育试点、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援外培训基地等形式,传播了中国职业教育模式,助推了我国企业在当地的发展。三是按需开展多方面教学内容。职业院校在国(境)外办学,除了开展技术技能培养,还积极传播中国文化,如汉字汉语、传统中医、饮食厨艺等,促进了中外人文交流。通过职业教育传播中国文化,更符合国外民众了解中国文化的习惯,是深化中外交流合作的有效途径。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中央关于实施“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战略部署,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主动联系外交部、商务部、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等,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支持职业院校“走出去”,做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关行业企业、人员的职业教育合作交流。二是完善职业教育“走出去”相关政策,继续推动有条件的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开展试点工作,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的意识、能力和水平。三是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留学生政策体系,支持和指导高职院校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增强职业教育领域来华留学的吸引力。继续推动中外实习生计划,完善青年实习国家资助政策,落实国家和地方教育培训补助相关政策,形成鼓励支持职业院校学生赴外实习的政策扶持体系。

  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关心支持!

教 育 部

2018年8月24日

收藏
(责任编辑:刘潇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