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职成提案〔2020〕294号
您提出的《关于激发职业院校活力,服务乡村振兴的提案》收悉,经商农业农村部,现答复如下:
一、加强涉农专业建设
为加强涉农特色专业建设,教育部等相关部委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积极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的“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群)”要求。二是教育部会同财政部于2019年4月发布《教育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项目申报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9〕9号,简称“双高计划”),“双高计划”建设正式启动。“双高计划”拟建单位公示,共有197所高职学校入围,其中农业类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4所,农业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10所。
2019年,教育部继续加强涉农院校和学科专业建设,大力培育农业科技、科普人才。全国开设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涉农学科专业的院校230所(其中本科高校132,高职院校98所,独立设置成人高校和开放大学19所),共开设47个相关专业(本科20个,专科27个),专业点852个。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明确提出要面向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20个技能人才紧缺领域,开展1+X证书试点工作。截至2020年7月,已遴选发布了粮农食品安全评价、宠物护理与美容等现代农业相关领域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关培训考核工作正有序展开。
教育部联合农业农村部,依托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继续制(修)订第二批16个《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农牧渔类)教学标准》,启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制(修)订工作,研究编制农业职业教育《“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3+3)模式和(3+1+2)模式》,完成教育部职业学校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项目申报工作,为农业高等职业学校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指导。2019年,教育部联合农业农村部启动实施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行动计划,高职扩招录取高素质农民3.5万人。针对高素质农民的实际现状,遵循农民特点和成人教育规律,采取“农学结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农民学生量身定制培养方案,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坚持送教上门,教学重心下移。综合运用考试、素质评价、技能测试等多种方式对农民学习成果进行考核,提高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实效性。
二、多项举措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在出台激励扶持相关政策方面,教育部等相关部委开展了以下工作。
2015年,农业农村部联合教育部,推动创建中国现代农业校企联盟。已经成立了由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牧工商(集团)总公司、北京首都农业集团有限公司、中联重科和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涉农高职院校双牵头的现代农业、现代畜牧业、现代渔业、都市农业、现代农业装备五大职教集团。为发挥中国现代农业校企联盟的作用,教育部正在推动联盟企业与国家级职成教示范县进行“县企合作”试点,联合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2017年教育部联合农业农村部在贫困地区全面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在河北、湖北、湖南、四川、陕西等5个省的61个贫困县开展特聘计划试点,2018年起在全国22省份的贫困地区及其他有需求地区全面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从农业乡土专家、种养能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技术骨干、科研教学单位一线服务人员中招募一批特聘农技员,承担公益性农技推广任务和部分职业教育工作,解决特色产业发展缺人才、缺品种、缺技术、缺装备等难题,弥补基层公益性服务和职业教育师资供给不足。截至2019年底,特聘计划已在全国853个县实施,通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支持特聘计划资金共计1.01亿元,累计招募特聘农技员近4000人。
2019年,教育部配合农业农村部启动实施“百万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行动计划”,重点面向农村“两委”班子成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乡村社会服务组织等,采取弹性学制和灵活多元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农民首次打开学历教育大门。
三、促进涉农职业院校对接乡村振兴战略
为进一步提升职业院校服务能力,教育部等相关部委开展了以下工作。
2019年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行动计划启动以后,为充分调动和发挥优质涉农职业院校积极性与资源优势,农业农村部启动100所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创建工作,纳入各类人才培养计划,聚合优势教育资源向农民教育倾斜。一是推进优质院校涉农专业改革,围绕区域农业农村发展建设新专业,推行农学结合、弹性学制培养模式,鼓励优质院校在农业生产主体建立实习基地,提升产教融合育人水平。二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2018年以来,农业农村部实施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组织产学研多方主体聚焦产业科技需求,发挥各自优势特色,协同联动开展科技服务,有效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下一步,教育部将联合相关部委协调争取更多政策,引导涉农职业院校与乡村振兴融合,提升涉农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农业农村人才的质量和水平。继续实施百万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行动计划,探索涉农人才培养新机制。依托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农村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发挥“双高计划”院校示范引领作用。引导涉农类“双高计划”院校不断加强挖掘产教融合的“深度”,创新高职教育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教育部
2020年11月5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