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6085号建议的答复

教职成建议〔2021〕32号

  您提出的“关于切实加强技能型人才和职业教育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宣传力度的建议”收悉,现就涉及教育部业务部分答复如下: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重视职业教育宣传工作,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在已有宣传格局基础上,持续拓宽宣传渠道,围绕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重点任务,全面加强职业教育宣传工作,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一、依托职业教育活动周,持续放大职教音量

  (一)规模效益逐步显现。经国务院批复同意,自2015年起每年5月的第二周为职业教育活动周。自2015年以来,教育部联合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国务院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中华职业教育社等九部门连续成功举办了七届活动周。经过不断创新,活动周声势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丰富,效果越来越显著。2021年职业教育活动周期间,全国上万所职业院校(含中职与高职)开展或参与相关活动,1400余万名职业院校学生、5.2万余家企业参与职教活动周,观摩体验活动4.3万余项,体验与参与人数超过2500万人次。

  (二)协同机制上共同发力。活动周各联办单位积极参与组织策划,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凝聚部门合力,将职业教育宣传延伸到社会各领域,让相关领域同志广泛参与职业教育,体验职业教育,认识职业教育,支持职业教育。例如:国务院国资委积极指导推动央企大国工匠进校园,职业院校学生进央企。农业农村部与教育部联合推介百所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和农业科研院所,并设置展区集中展示“百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成果。全国总工会发动全国各级工会联合组织开展“劳模进校园”“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引导青少年学生充分认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三)活动内容上突出技能。每年的活动周期间,各地各部门集中开展内容丰富、贴近生活的活动,推动技能观念深入人心。一是通过优秀学生现身说法、技能大师传道授业、用人企业畅谈体会等多种渠道,深入宣传技能成才典型案例以及技术技能人才的劳动成果和价值,彰显一技傍身、技能报国的价值理念,宣传“技能成就出彩人生”。二是通过宣传技能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升生活品质等,向社会传递“技能服务美好生活”理念。三是通过集中展示职业教育培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在服务中国制造、大国重器中的重要作用,宣传“技能支撑强国战略”。通过多层次多角度宣传活动,向全社会展示“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进一步推动技能观念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总体来看,目前活动周参与机构已经从职业学校走向社会其他机构;覆盖群体已经从职校师生延伸到普通教育,从学生家长走向社会大众。逐步“跳出职教看职教”,让更多“圈外人”走近职业教育,了解职业教育,关注职业教育,真正实现面向人人,服务人人。

  二、构建全方位宣传大格局,强力引领舆论导向

  (一)保持主流媒体报道不断线。教育部积极协调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网、央视频)、光明日报(网)、中国青年报(网)等中央媒体,组织开展关于职业教育的新闻策划及报道。近期,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发表《职业教育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技能报国 人人出彩——我国加快构建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等评论文章并策划职教整版报道,包括职教大数据、专家观点、一线人物故事采访等。央视新闻联播、新闻直播间等权威栏目策划推出《深化产教融合 职业教育为产业发展赋能》等专题报道。新华网客户端播出《山海相连,让梦想飞出大山——东西协作,职业教育助力脱贫攻坚》公益短片。中国教育电视台推出全媒体直播特别节目《职教中国》《劳动最光荣 职教新时代》等。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开展职业教育助力开展疫情防控、支持企业复工复产、高职百万扩招等专题报道。

  (二)形成职业教育全媒体宣传矩阵。教育部重视职业教育宣传工作组织协调机制的建设,推动各地各职业院校组建700余人信息员队伍,进一步夯实部省校三级信息宣传网络。打造“职教之音”微信公众号、“职教小微”抖音号两个新媒体平台,累计阅读量过亿次。指导组建全国职教系统短视频宣传联盟,目前共有314家职业院校短视频号参加。培育职教系统自媒体力量,近几年系统内自媒体内容年均产出百万余篇。各级各类宣传平台围绕高职扩招、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等重点话题,开展分类分主题的宣传活动,推出“我在大学等你”“毕业季听师说”“职在这里”系列宣传。此外,还紧扣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防汛抗洪、制止餐饮浪费等热点节点,开展多层次宣传活动。

  (三)深入挖掘宣传一线鲜活事迹。组织有关省份开展“职教高地”建设成果宣传展示,推广在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发展模式、政策体系、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有益探索和实践经验。各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联合组织产教对话、校企合作签约、就业招聘、教学改革研讨等活动,进一步激发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内生动力,推动职业学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展现职教师生新风貌,指导一批职业院校发布原创主题MV等优秀宣传作品,在网上形成集群效应,受到社会关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积极发现挖掘职教系统抗疫典型事迹,如武汉船舶职院学生参与火神山医院建设、武汉职业技术学院鞠守勇博士科研攻关新冠病毒等,组织相关媒体广泛宣传报道。凝聚全战线、全社会合力,职业教育能够为每个人创造人生出彩的机会成为广泛共识。

  三、丰富宣传载体和形式,提升职业教育社会影响力

  (一)职教宣传主体基本全覆盖。中央媒体、省市媒体、职业院校自媒体纵向联通,传统媒体、网络新媒体横向联动,各自发挥职能专长,形成宣传工作合力。积极探索不同形式的宣传载体,《左多福的花》《强国一代有我在》等公益宣传片、主题MV制作发布,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各地职业院校通过纪录片、Vlog、原创歌曲等多种形式,推出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作品,引发全网扩散和关注热点。

  (二)新媒体受众群进一步拓展。教育部积极拓展新媒体宣传平台,网络传播渠道日益丰富化,各类社交媒体、商业化网站、短视频等新媒体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宣传,社交媒体公众活跃度持续提升。探索开展网络互动类宣传,保持重点热点主题的宣传热度。策划推出五一劳动节主题换装小程序《我的职业宣言,我的劳动靓照》、“六一”抗疫小英雄H5小游戏等,寓教于乐,引发良好的社会反响。

  (三)将政策红利进一步向社会公众释放。深入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对职业教育改革重大政策的深入解读,通过对全年公众反馈大数据词云分析发现,公众对于职业教育政策关注频次明显上升,公众情绪分布也较为正面。

  下一步,教育部将进一步完善宣传联动工作机制,凝聚宣传合力;深挖“背后的故事”,在一线实践中发现好新闻;立足以小见大,制作一批深入人心、引发共鸣、以情动人的宣传作品,打造成职教特色明显、社会影响力强的宣传品牌,持续推动职教宣传工作取得新成效。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教育部

2021年9月1日

来源:教育部收藏
(责任编辑:李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