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职成建议〔2021〕426号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收悉,现就涉及教育部业务部分答复如下: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重视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基于行业人才需求,推动加快相关领域高素质技术技能和管理人才培养培训。
一、优化专业布局,推进专业升级改造
2020年,立足服务国家战略,启动职业教育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工作。2021年3月,印发《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教职成〔2021〕2号),对接新经济、新技术、新职业,建设新专业,在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领域更新升级一批现有专业、增设和适度超前规划一批新专业、淘汰一批落后专业、科学设置职教本科专业。共设置19个专业大类、97个专业类、1349个专业,其中中职专业358个、高职专科专业744个、高职本科专业247个,形成中高本贯通、职教特色鲜明的专业目录体系,推进专业升级改造。
二、强化职业技能培训
一是完善顶层设计,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要求落实职业学校实施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按照育训结合、长短结合、内外结合的要求,面向在校学生和全体社会成员开展职业培训。支持职业学校承担更多培训任务,成为落实《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的主力军,实现优质职业学校年培训人次达到在校生规模的2倍以上。二是凝聚工作合力,积极落实教育部办公厅等14部门印发的《职业院校全面开展职业培训 促进就业创业行动计划》(教职成厅〔2019〕5号),鼓励职业院校积极联系合作企业,努力实现培训即招工、培训即就业。2021年5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教育部印发《关于扩大院校毕业年度毕业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有关政策范围的通知》(人社部发〔2021〕31号),要求各地持续做好院校应届毕业生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将专账资金补贴性培训对象扩大到普通本科高校、中高职院校(含技工院校)毕业年度毕业生。将符合条件的院校、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纳入“两目录一系统”,并按照现行的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政策执行。要求各地推动落实职业院校开展培训的激励政策,充分考虑职业院校承担培训任务情况,合理核定绩效工资总量和水平。三是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开展“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重点围绕服务国家需要、市场需求、学生就业能力提升,面向技能人才紧缺领域,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稳妥推进证书试点。截至目前,已分四批遴选并发布了300个培训评价组织的447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三、持续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一是形成政策组合拳。2018年,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了《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教职成〔2018〕1号),进一步明确了职业学校校企合作的目标原则、实施主体、合作形式、促进措施和监督保障,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基本制度框架。2019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联合印发《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发改社会〔2019〕590号),对进入目录的产教融合型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9月,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出台《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发改社会〔2019〕1558号),在全国开展产教融合试点。二是支持相关院校与行业企业组建职教集团。2015年,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教职成〔2015〕4号),对新时期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发展目标、实现形式、体制机制、政策保障等作出明确要求。全国组建了约1500个职教集团,吸引约3万家企业参与,覆盖了近70%的职业院校。2019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建设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9〕92号),启动实施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工作,坚持以选促建、示范带动,鼓励在先行先试、改革创新中探索新经验、新模式,培育和建设一批有特色、成规模的职业教育集团。三是校企共建实训基地。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推动建设300个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2021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联合印发《“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实施方案》(发改社会〔2021〕671号),明确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职业院校加强基本教学型技能实训设施建设,依托职业院校建设区域性、行业性、开放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突出模块化实训特色。四是推进产教融合试点建设。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推进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工作。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340家企业纳入地方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库,72家企业申报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库,21个城市申报国家产教融合型城市。
四、下一步工作考虑
下一步,教育部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一是持续推进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建设,推进专业教学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等的制订和更新。二是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根据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要求,将证书培训内容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促进书证融通。坚持育训并举,鼓励职业院校主动对接产业发展需求,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三是进一步深化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加强职业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的对接,建好用好各类实训基地,推动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在制造业等重点领域,培养一批爱岗敬业、技艺精湛、精益求精、开拓创新的技术技能领军人才。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教育部
2021年9月17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