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建议字〔2019〕106号
您提出的“关于培养在校学生法治意识的建议”收悉,经商司法部、财政部,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教育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高度重视培养在校学生的法治意识,目前已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具体如下。
一是以宪法为核心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就开展宪法学习宣传进行顶层设计。与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组织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中宣发〔2018〕15号),就宪法学习宣传进行整体部署。在全国大中小学深入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坚持每年举办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通过主题和命题演讲、中小学生知识竞赛、大学生辩论赛和“12.4宪法晨读”等形式,推动广大青少年坚定宪法自信,增强宪法自觉,大力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法律权威。
二是系统完善学校课堂法治教育。深入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贯彻实施,切实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明确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各学段法治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和要求。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进一步加强弘扬法治精神和法律规范,以良法善治传导正确的价值导向。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统一设立《道德与法治》课程,把小学六年级上册教材和初中八年级下册教材设置为法治教育专册,在普通高中阶段思想政治课程中设置法治教育专门模块,在高等学校阶段设置《法律基础》课程,形成了义务教育、高中阶段、高等教育全面覆盖、有机衔接的法治教育体系。
三是创新青少年法治教育形式。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的意见》(教政法〔2016〕16号),突出法治教育的资源整合和方式方法的创新,运用知识讲授、体验教学、实践模拟、现场观摩、动漫、戏剧、微电影等多种方式,为青少年提供参与性、体验性、实践性教育。以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为依托,通过多媒体课件资源、法治知识网络大赛等形式提供丰富的法治学习资源。配合最高人民检察院开展“法治进校园”全国巡讲活动,从全国选取优秀检察官组成巡讲团,分赴各地中小学巡讲。
四是深入推进法治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将法治教育骨干教师专项培训纳入教育部“国培计划”示范项目,在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项目中将法治教育作为必修内容。委托部分高校组织实施“中小学法治教育名师培育工程”专题培训,围绕普及宪法基本理论、教育领域重要法律法规、学校安全风险防控相关要求、学生权利保护与救济、校园欺凌预防与处置等专题,进一步提升中小学教师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目前已培训1000余名“种子教师”。同时,注重调动地方积极性,与有关省市和高校共建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进一步推动青少年法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加大青少年普法宣传创新力度,加强中小学法治教师培训,为提升青少年法治教育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
下一步,教育部将坚持以宪法为核心加强对青少年的法治宣传教育,坚持课堂教学和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法治教育活动。继续办好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系列活动,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和法治资源教室建设,深入开展教师宪法与法治教育培训,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青少年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教育部
2019年8月22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