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2351号建议的答复

教政法建议〔2020〕296号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完善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教育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宣传教育的决策部署,坚持系统规划、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注重实效的原则,不断提高青少年宪法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青少年普法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一、系统谋划,切实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结合青少年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系统规划和科学安排法治教育的目标定位、原则要求和实施路径,于2016年会同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制定出台《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整体规划设计中小学法治知识内容和要求,构建系统的法治教育体系。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从2016年秋季学期开始,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等课程统一改为“道德与法治”。2017年,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的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已投入使用,小学涉及30多部法律法规,初中涉及50多部法律法规,在六年级、八年级还分别设置法治教育专册教材。2017年,修订印发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将法治意识作为思政学科核心素养之一,设置了“政治与法治”“法律与生活”“法官与律师”等模块。此外,还在高校开设“思想道徳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探索课程法治,推动地方在语文、历史、地理等课程中挖掘法治教育内涵,推动多学科协同教育。目前,法治教育内容已经纳入中考、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学生遵纪守法等方面表现记入综合素质档案,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

  二、创新形式,不断增强青少年普法教育吸引力

  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不断提升普法的趣味性、实用性,让宪法法治走入青少年日常生活。一是举办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坚持以宪法为核心,以民法典为重点,持续深入开展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组织实施“宪法小卫士”行动计划、举办主题演讲、法治知识竞赛、宪法晨读等,在青少年学生中普及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在2019年第四届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中,网络参与宪法学习的人次达42.59亿,产生了4786万名“宪法小卫士”,25万所学校、5000余万师生参与了宪法晨读。二是推进网络普法。针对青少年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开通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开设多个主题法治教育栏目,包括热点资讯、法律法规、法律小故事、看图学法和法治影视动漫、教学资源库等版块,以现代媒体和信息技术为依托,为全国学校、教师、学生提供各种法治教育资源与交流平台。每年吸引全国近5000万大中小学生与全国教师参加,是国内权威的法治教育学习与交流平台。三是推进动漫普法。以神话传说中上古神兽“獬豸”为原型,将全国青少年普法网官方形象设定为“小治”,将“争当宪法小卫士”“弘扬宪法精神”等主题与青少年日常用语相结合,开发16个“小治学习篇”普法主题微信卡通表情,提升普法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开展丰富多样的法治实践教学,运用AR课桌、VR视频、智能机器人等科技手段,让学生参与法治教育的互动体验。目前,已制作300分钟法治故事动画、500分钟视频、1000幅法治漫画和图片。四是推进文艺普法。把剧本故事作为基本理念、基本方式,创新话语表达,将宪法法治学习宣传与现实生活案例相结合,让青少年在艺术作品中感受法治魅力。制作互动宪法剧《宪法的力量》《求法记》,以童话形式演绎宪法故事;编创《“奇奇”的奇妙旅行》宪法情景剧,开展送戏进校园。指导一些地方以法治故事为引领,开发法治案例读本、慕课视频等,供学生们学习观看。

  三、多方协作,合力构建多元化青少年普法教育格局

  积极拓宽青少年普法参与面,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普法”工作格局。一是加强法治实践教育。落实中央依法治国办相关部署,会同司法部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持续投入,开展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引导有条件的学校设立法治资源教室,研究拟定实践基地建设标准,推广参与式、体验式教学,推动在中等以上城市建立至少1所符合标准的实践基地,鼓励县(市、区、旗)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建立相应的实践基地或教室。二是推进师资队伍建设。组织实施“中小学法治教育名师培育工程”专题培训,依托部分高校对各地遴选的法治教育教师进行集中培训,累计培训1100余名“种子教师”。同时,将法治教育教师培训纳入“国培计划”,组织实施法治教育骨干教师培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三级全员培训项目。今年,还将启动“国培计划(2020)”——中小学教师网络法治教育培训项目,进一步提升法治课教学专业能力和水平。此外,正在研究推动师范院校和政法院校设置法学师范相关专业,培养专业化的中小学法治教育师资。三是加强与法律实务部门的合作。从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等部门,选聘干部到中小学任兼职法治副校长,到学校、社区、村镇等开展未成年人保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法治宣讲。此外,还联合北京、上海、山东、四川、河南等省市教育部门和高校共建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下一步,教育部将深入推进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进一步加强法治课程教材师资建设,不断丰富创新青少年普法教育的形式内容,扩大提升宪法法治教育活动吸引力影响力,引导大中小学生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努力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您的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普法工作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教育部将在今后工作中认真研究吸收。

  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关心与支持!

教育部

2020年10月22日

来源:教育部收藏
(责任编辑:李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