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政法建议〔2020〕344号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建议”收悉,经商中央政法委,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教育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宣传教育的决策部署,坚持系统规划、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注重实效的原则,不断提高青少年宪法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青少年普法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一、系统谋划,切实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落实《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要求,把青少年作为普法宣传工作重点,科学规划法治教育内容,不断提高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会同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制定出台《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结合青少年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科学安排法治教育的目标定位、原则要求和实施路径,整体规划设计中小学法治知识内容和要求,构建系统的法治教育体系。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从2016年秋季学期开始,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等课程统一改为“道德与法治”。2017年,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的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已投入使用,小学涉及30多部法律法规,初中涉及50多部法律法规,在六年级、八年级还分别设置法治教育专册教材。2017年,修订印发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将法治意识作为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相应设置了“政治与法治”“法律与生活”“法官与律师”等模块。此外,还在高校开设“思想道徳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探索课程法治,推动地方在语文、历史、地理等课程中挖掘法治教育内涵,推动多学科协同教育。目前,法治教育内容已纳入中考、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学生遵纪守法等方面表现记入综合素质档案,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
二、突出重点,深入开展青少年宪法教育
大力加强青少年宪法教育。自2016年开始,每年组织开展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系列活动,通过实施“宪法小卫士”行动计划、举办主题演讲、法治知识竞赛等,在青少年学生中进一步普及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2019年11月底至12月初,在北京举行“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演讲比赛和知识竞赛总决赛,获奖优秀选手进行现场展演。在同年举办的第四届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中,网络参与宪法学习的人次达42.59亿,产生了4786万名“宪法小卫士”。自2014年开始,在每年12月4日国家宪法日当天举办教育系统“宪法晨读”活动,由教育部领导在主会场领读宪法部分条款,通过网络连接各地学校师生共同参与诵读。在2019年第六届“宪法晨读”活动中,有25万所学校、5000余万师生参与了晨读活动。丰富宪法法治教育教学资源,创作宪法主题歌曲《宪法伴我们成长》并录制MV,组织专家集中录制了覆盖500个知识点的121集宪法法治教育微视频,提供若干优秀宪法多媒体教学课件等学习资源,供各地学校参考。
三、创新形式,不断增强青少年普法教育实效
落实中央依法治国办相关工作部署,会同司法部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持续投入,开展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在北京市大兴区建设全国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实践示范基地,引导有条件的学校设立法治资源教室。研究拟定实践基地建设标准,推广参与式、体验式教学,推动在中等以上城市建立至少1所符合标准的实践基地,鼓励县(市、区、旗)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建立相应的实践基地或教室。推进青少年网络法治教育,以现代媒体和信息技术为依托,推动整合社会各方面法治教育资源,供广大青少年学习使用。借助“两微一端”等平台,探索动漫、微电影、微视频等方式普法。制作互动宪法剧等普法作品,将宪法学习宣传与多种艺术形式相结合,营造青少年普法的良好氛围。联合北京、上海、山东、四川、河南等省市教育部门和高校共建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四、加强培训,逐步提升法治教育师资队伍水平
组织实施“中小学法治教育名师培育工程”专题培训,依托高校法学力量,对各省市遴选的中小学法治教育教师进行集中培训,截至2020年累计培训1100余名“种子教师”。2015年,教育部启动“国培计划”——法治教育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每年培训500名法治教育骨干教师。2017年,组织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教师,通过国家与地方分级培训等方式进行全员培训,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健全考核评价,在教师资格考试中加强对法治知识的考察。同时,加强与法律实务部门的合作,从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等部门,选聘干部到中小学任兼职法治副校长,到学校、社区、村镇等开展未成年人保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法治宣讲。鼓励地方教育部门采取有效措施,为中小学配备法律顾问,维护学校和师生合法权益。研究启动“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网络法治教育培训项目,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一步提升教师法治教育教学的专业能力和水平。此外,我们正在研究推动师范院校和政法院校设置法学师范相关专业,培养专业化的中小学法治教育师资。
下一步,教育部将深入推进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扎实进取、着力创新,进一步加强法治课程教材建设,培训提升法治教育师资水平,推动法治实践教育基地教室建设,扩大提升宪法法治教育活动影响力,引导大中小学生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努力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您的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教育部将在工作中认真研究借鉴。
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关心与支持!
教育部
2020年10月22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