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2428号建议的答复

教政法建议〔2020〕352号

  您提出的“关于深入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要求,进一步加强高中阶段法治教育工作”的建议收悉,经商司法部,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教育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高度重视青少年学生宪法法治教育工作,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具体如下。

  一是深化课堂主渠道,在夯实基础上下功夫。将宪法法治教育融入国民教育体系,落实好《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改进教学组织方式,推动宪法法治教育入脑入心。2017年,修订印发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明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必修设置“政治与法治”模块。探索推进课程法治,深入挖掘语文、历史、地理等课程蕴含的法治教育内容,努力做到全学科渗透、全要素育人。抓好教材建设,推进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高中“思想政治”等教材修订。2017年,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的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已投入使用;2018年,对《中小学法治教育读本》进行了全面修订。

  二是突出法治教育重点,在开展青少年宪法教育上下功夫。自2016年开始,每年组织开展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系列活动,通过实施“宪法小卫士”行动计划、举办主题演讲、法治知识竞赛等形式,在青少年学生中进一步普及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在2019年举办的第四届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中,通过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参与宪法学习的人次达42.59亿,产生了4786万名“宪法小卫士”。自2014年开始,在每年12月4日国家宪法日举办教育系统“宪法晨读”活动,由教育部领导在主会场领读宪法部分条款,通过网络连接各地学校师生共同参与诵读。在2019年第六届“宪法晨读”活动中,全国共有25万所学校、5000余万师生参与。丰富宪法法治教育教学资源,创作宪法主题歌曲《宪法伴我们成长》并录制MV,组织专家集中录制了覆盖500个知识点的121集宪法法治教育微视频,提供若干优秀宪法多媒体教学课件等学习资源,供各地学校参考。

  三是推进法治培训,在提升中小学教师队伍法治素养上下功夫。组织实施“中小学法治教育名师培育工程”专题培训,依托部分高校对各省市遴选的法治教育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已累计培训1100余名“种子教师”。2015年,教育部启动“国培计划”——法治教育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每年培训500名法治教育骨干教师。启动中小学教师法治教育全员培训,通过国家和地方分级培训的方式,进一步提升中小学教师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健全考核评价,在教师资格考试中加强对法治知识的考察。研究启动教师网络法治教育培训项目,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一步提升教师法治教育教学的专业能力和水平。

  四是积极拓展实践平台,在多方协同上下功夫。推动各地加强与司法行政机关、法院、检察院等实务部门协同,推进资源互动共享,共同建设法治教育优质平台。会同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单位开展“法治进校园全国巡讲”“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等活动。从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等部门,选聘干部到中小学任兼职法治副校长。鼓励地方教育部门采取有效措施,为中小学配备法律顾问,维护学校和师生合法权益。加快建设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鼓励地方动员社会力量,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实践基地,推进法治教室建设,为宪法法治教育提供专门场地和集中资源。

  关于您提到“要进一步加强高中阶段法治教育工作”的建议,教育部已经将法治教育内容纳入中考、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将学生遵纪守法等方面表现记入综合素质档案,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

  下一步,教育部将进一步加强法治课程建设,完善法治内容相关考核评价体系,着力提升法治教育师资水平,扎实推进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和法治资源教室建设;引导大中小学生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努力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关心与支持!

教育部

2020年10月22日

来源:教育部收藏
(责任编辑:李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