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机构

大力推进科研管理创新进一步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

--袁贵仁副部长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会议暨高校社科科研管理研究会会员代表大会上的书面讲话

2004-07-29

  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高度重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具有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经过长期的努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已经形成了较强的学科优势和研究实力。面对大好形势,高校必须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确立新的目标,建立新的平台,大力推进科研管理创新,把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推向一个新阶段。

  一、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一) 哲学社会科学管理创新是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现实需要

  1、管理创新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内容。今年1月,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全面阐述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意义、指导方针、发展目标、战略任务和政策措施。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改革”。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与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是相辅相成的,管理体制要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在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上,多年来虽有改进,但是力度还不够大,成效还不够显著。我们现在的管理方式,还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因此,我们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国际眼光,先进理念,时代要求,大力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管理创新。这既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突破口。

  2、管理创新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保障。管理是建立秩序、激活力量、提高效率的手段。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当前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关键是制度创新、管理创新,难点也是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管理产生的问题,最终要从管理上来解决,光靠热情,光靠干劲,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是具有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和长远性的问题。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时代要求相比,目前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还相对滞后,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改革,研究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成果转化机制需要进一步健全。尽快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科研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管理创新的核心内容。

  3、管理创新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有力引导。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伟大的时代、伟大的实践,呼唤伟大的理论,呼唤大师的涌现。在新世纪头20年的战略机遇期里,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深入推进,我们将面临着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作出回答。时代要求我们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在研究科学前沿问题和解决重大社会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创新能力,积极推进学术理论创新、学科体系创新和科研方法创新。在这个过程中,管理创新具有引导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我们要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改革、机制变革为重点,转变管理方式,整合优化资源,增强活力和壮大力量,增强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引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全面、健康、快速发展。

  (二) 以更新观念为先导,大力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管理水平。

  哲学社会科学管理创新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瞄准世界社会科学管理先进水平,通过体制改革,吸引优秀人才,优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配置,进一步完善研究人员聘任制,加大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的力度,积极推进研究机构开放和研究人员流动,形成内外联合、竞争创新、“产学研”一体化的运行机制;完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选拔和管理机制,加大人事制度改革的力度,建立既能体现哲学社会科学特点,又能发挥市场作用的新的人才管理体制;积极探索以社会资金为主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制度的建立,通过面向社会开展研究咨询服务,广开研究经费渠道;引进公平竞争机制,建立科学公正的评审制度和评价体系。为提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综合创新能力和国际学术竞争力,产出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科研成果,培养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拔尖人才,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学科奠定制度基础。

  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管理创新,首先要在管理理念上有新的认识,有新的突破。

  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哲学社会科学管理好坏的根本标准是能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科研管理的根本任务是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研究人员能够释放出更大的潜能,能够更好地进行科研活动,实现科研目标,创造条件、提供服务。管理就是服务,科研管理要尽可能地为科研活动提供便利和保证。

  确立质量第一的观念。科研管理的根本目标,是出精品力作,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科研管理工作要从制定规划、组织管理、基金资助、评价标准、激励机制等方面,确保管理目标的实现,促进更多的精品力作问世。“九五”期间,高校科研管理在这些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也积累了很多有益的经验。对这些经验,我们要认真加以总结,使我们在“十五”期间和“985工程”二期的实施过程中,探索和积累更多的成功经验。

  确立协同攻关的观念。科研管理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将个体的、分散的科研力量集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行有组织的科研,加强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研究。要改变哲学社会科学就是单兵作战,就是闭门写书、写论文的观念。要高度重视数据采集、实证调查、跟踪研究,注重基础性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需要充分尊重学者的个人劳动,但在社会越来越发达、越来越复杂的今天,许多重大问题的解决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长期集体攻关、协同作战,少数个体是无法完成的。即便是个人的活动,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协作也同样是不可缺少的。

  确立国际竞争观念。我们讲一流学校、一流水平,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不能关起门来自定标准,要把学术研究与国际上学术难点和热点问题相联系,瞄准世界水平,立足于说明世界,以是否科学地说明和解决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来衡量我们的研究成果。我们要“请进来”,还要“走出去”,通过国际交流促进学术水平的提高,并对全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贡献。哲学社会科学具有科学性和价值性。只有坚持科学性才有说服力,只有坚持价值性才有战斗力。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竞争意识,不但不应该削弱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识形态特征,而且应该理直气壮地坚持和宣传我们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价值信仰。

  二、战略设计,宏观规划,通过管理制度创新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平

  要切实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哲学社会科学管理要具备战略眼光、做好宏观规划,通过管理制度创新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平提高到一个新高度。

  (一) 通过管理创新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

  创新是科学研究的本质,没有创新就没有真正的科学研究。在世界变化日益迅速的情况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我们没有现成的经验可资借鉴,也没有现成的本本可供参照。只有以创新的精神和创新的胆识,才能贡献出无愧于时代的理论成果来。

  理论创新首先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理论创新的典范和方法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就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理论创新与管理创新是同步的,或者说,它们是整个创新体系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是相互支撑的。理论创新必然呼唤管理创新;管理创新又需要有新的创新理论为指导。

  现代社会和学术发展的一个共同特征是综合性不断加强。学科渗透、学科交叉、学科重叠,文理互动成为学术发展的主流。近年来诺贝尔奖的获奖者几乎都是在学科交叉、学科重叠的地方,或综合运用文科和理科的知识与方法进行研究而获奖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新内容、新形式需要新的学科观念和新的科研载体。如果以传统的学科观念和研究载体来评价或规定科研的新内容或新形式,就可能限制学术的发展,扼杀其创造性。传统的学科观点以单一学科为主,研究以二级学科为基础,而现代研究越来越需要综合不同学科领域、不同人才,出现了研究中心、创新基地这样的新载体。如果不能采用新方式,调整评价方法,找到新的评价机制和新的连接点,就可能削足适履。我们要善于发现现实问题背后的学术问题,推动学术增长和对策贡献,促进理论创新。

  评价成熟学科的标准、方法和要求往往并不适用于评价新兴学科、新的学术增长点。所以,建立鼓励新兴学科、边缘学科、新的学术增长点发展的机制和评价标准,为新兴学科、边缘学科、新的学术增长点发展创设合理的空间,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现实需要。

  理论创新的大敌是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现在讲创新大家都同意,但怎样创新,怎样才能创新,却考虑的较少。积沙成塔、聚木成林,创新成果并非一日之功,重大的成果更需要很多人长时间的共同努力。现在学术界有一种倾向,过于注重研究的功利目的,其结果是著述不少,新意不多,而我们的一些评价机制又在有意无意地鼓励这种倾向。建立怎样一种机制,形成追求研究的高质量、厌弃粗制滥造的良好风气,是科研管理创新的迫切课题。教育部连续出台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研究项目、支持与鼓励与国际规范相应的引文评价系统(CSSCI)以及即将出台的“985工程”国家社科创新基地等政策和措施,都是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精品的有力措施。但这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有更多的措施、更多的办法,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精品的不断涌现。

  (二) 积极组织引导,努力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作出科学回答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有许多重大课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有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家做出回答。如何引导和组织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深入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努力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课题作出科学的及时的理论回答;如何鼓励社会科学工作者不仅要熟悉本学科,而且要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把握学科发展的新趋势,适应学科综合、学科交叉的新特征,善于整体看世界,综合看社会,加强综合性研究;如何创造条件为造就一批专业精通、视野开阔、善于将科学与人文、科学与技术、社会与人生综合思考的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战略科学家,是现在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对管理一个小课题,管理分散的、独立的课题,我们比较熟悉,比较有经验,对于管理重大项目,管理联合项目,我们就不是很熟悉。如果我们把重大课题、联合攻关课题简单地分解为小课题管理,那就削弱了重大课题的意义,甚至把重大课题肢解了。理论研究要与时俱进,科研管理也要与时俱进。

  (三) 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关注国家利益,关注社会现实,关注人民生活,切实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社会效益。

  哲学社会科学是科学和价值的统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为人们提供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世界文化的相互激荡,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实施文化价值观的渗透和侵略,叫嚷“为价值观而战”,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国家要独立,不仅政治上、经济上要独立,思想文化上也要独立。我们不仅要有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国防安全,也要强调文化安全。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教育和宣传对思想文化的安全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哲学社会科学的方向正确与否,内容先进与否,关乎人民的思想意识和道德风尚,关乎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发展与稳定。经济、科技落后就要挨打,哲学社会科学落后,没有正确的理想信念,就会不战而败。所以哲学社会科学的科研管理,从方向把握、课题设计、内容安排、学术交流等各个方面,都需要加强政治意识,自觉地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管理与国家利益、民族命运结合起来,从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认识和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认识和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管理。

  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鲜明特点是它的实践性和革命性。马克思主义从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就非常关注社会现实问题,不断对社会的重大问题做出回答;马克思主义的每一次重大发展都是对社会重大变化的反应。今天,没有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和回答就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战斗力、影响力和号召力。我们要从舆论和制度两个方面,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切实研究和回答社会现实问题,在回答现实问题中推进理论创新,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稳定真正有用的成果。

  (四) 要深化基础研究、加强应用研究、强化对策研究,积极培育新兴交叉学科,积极推进理论向技术、理论向政策的转化。

  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既要强调它对社会进步的实际功效,又要重视哲学社会科学自身的发展。国家、学校、个人都有一个如何合理安排和布局,处理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的关系的问题。

  蔡元培先生把学术分为“学理”和“术用”两个方面,认为“学必借术以应用”,“术必以学为基本”,简练地阐明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辅相成的关系。没有深厚的理论就没有应用技术的可持续开发;没有应用价值,理论也就暗淡无光。在这方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同样为我们树立了榜样。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博大精深,深刻严密;在改造社会、建设社会实践上又极具操作性。它既经得起严格的理论推敲,又能够为文化水平不高的人民大众所理解,进而付诸行动。马克思曾经说过,最深刻的理论可以还原为最具体的实践。伟大的理论一定是最能反映社会需要的。一切强调理论的抽象性而忽视理论的实践性的辩解,都是站不住脚的。当然,强调理论的实践性并不是可以不重视基础研究,恰恰相反,原创性主要是基础理论的创新,基础研究是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先导和源泉,是核心竞争力和学术制高点。但是,基础理论的价值、基础理论是否正确最终要靠实践的检验。基础理论转化为技术、转化为政策、转化为方案,它的竞争力、先导性才能表现出来。

  加强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内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最深厚的源泉和最强大的动力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我们说当代中国所处的时代,是出哲学社会科学大成果、大专家的时代,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我们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因此,科研管理不仅仅是填表格、组织申报材料、组织总结材料,我们应该把推进理论成果的转化作为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哲学社会科学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引导哲学社会科学应用对策研究,以应用对策研究促进基础研究,以基础研究带动应用对策研究,真正把哲学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应用于整个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中,不断提高解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在解决实际问题和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不断推动理论和学科的发展。

  科研管理还需要根据不同学科、不同研究的目标分类,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比如,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虽属同一大部类,具有许多共性,但它们之间还有不少不同之处,它们的特性、功用、成果显现形式,都不能用一个尺度、标准来衡量。再比如,基础性研究,主要以新理论、新概念、新方法等原创性的成果为目标;应用性的研究主要以反映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产生切实的社会效益的技术、方法、措施为目标;对策性研究主要以有针对性解决现实问题、为制定或完善政策起咨询作用为目标。对不同目标、不同特性的研究就不能简单地使用同一尺度、标准进行评价。因此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制定相应的更有针对性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三、狠抓落实,完善机制,努力营造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制度环境

  江泽民同志提出了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四个同等重要”,提出了“五个高度重视”,胡锦涛同志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状态和文明素质。这使我们对哲学社会科学意义和地位的认识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提高认识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前提,但知难行更难,关键在于落实。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要求:“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分工负责的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形成既能把握正确方向,又有利于激发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活力的引导机制;形成既能有效整合资源,又能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的调控机制。要深化哲学社会科学各单位的内部改革,转变管理方式,增强活力,壮大实力,形成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强的运行机制。”改革和完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管理体制和机制是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一环。我们要以改革的姿态、务实的态度、创新的精神,不断探索,不断完善哲学社会科学管理的相关机制。

  (一) 要建立确保哲学社会科学重要地位的管理体制,从制度上避免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情况。

  要切实落实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就要把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放在一起进行全局规划、全程规划、全面规划,整体把握,总体决策,确保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落实到师资建设、学科建设、经费投入、氛围营造的各个环节。同时又分工负责,做到职责、权利分明,保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各项工作有目标、有规划、有要求、有条件,有措施;保证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经费不断增长,水平不断提高;保证“四个同等重要”在高校各项工作中得到切实体现。

  (二)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认识和处理学校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矛盾关系,促进科研与学科建设、科研与培养人才的共同发展。在科研与学科建设的关系方面,科研的方向和成果是学科建设的主要标志,学科建设特别是研究方向要以科研的需要而不断调整。科学研究经过长期发展,会形成若干个学科和研究方向。这些学科和研究方向向纵深发展,又会与其他学科和研究方向的区别更加明显,形成较稳定的学科和研究方向。这是学科通过分化不断深化的一种形式;通过综合是深化学科的另一种形式。对一个复杂现象的多学科交叉研究、联合攻关中,形成新的学科和研究方向。后一种形式更值得我们重视。要坚持以科研为龙头,整合、提升传统优势学科,培育新兴、交叉、边缘学科,尤其要大力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之间、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相互融合,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

  在科研与培养人才关系方面,要坚持科研与人才培养相互促进,反对科研与教学两张皮的现象。高等学校肩负着教学和科研的双重任务。要重视科研成果向教学的转化,在教学中及时反映科研新成果,使科研成为教学改革的动力,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更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科研管理人员不仅是对科研本身的管理,还要对整个学校的发展,对人才培养通盘考虑,建言献策。

  (三) 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数量与质量的关系、个人与团队等关系,促进科研水平与人才素质的共同提高。

  科学研究,数量是基础,质量是生命。没有一定的数量不可能有高质量,没有质量的提高数量也就失去了意义。目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低水平的重复多,高质量的精品少。我们要建立起保证数量、引导和强调质量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

  在个人与团队的关系方面,要充分发挥学科带头、学术骨干的作用,充分发挥他们把握方向、战略设计、宏观规划、全面协调的作用,改变个体分散、零敲碎打的局面,形成人才梯队、学术团队,形成科研联合攻关的能力。要尊重科研人员独立研究、自由研究的特点,有总有分,有分有合。要加速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建设和学术带头人培养工作,努力造就一批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学贯中西的思想家和理论家,造就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科带头人,造就一批年富力强、政治和业务素质良好、锐意进取的青年理论骨干。

  (四) 要形成有效机制,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哲学社会科学管理本身就是一门科学。我们要通过改进创新,努力在全国高校营造一种既能统一规划,又能保证科研主体有充分的自主空间;既能促进良性竞争,保证优秀的人才、优秀的成果能脱颖而出,造成能者上、庸者出的良好气氛,又能形成合作团结、互通有无的健康环境;既能全面关注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又能有自己的特点、优势、强项,有所为有所不为,促进学校和学科的可持续发展,促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