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机构

章新胜在《国际汉语教师中国志愿者计划》新闻发布会上的致词

2004-04-15

新闻记者朋友们:

  作为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制定的《“汉语桥”工程》中重要项目内容之一的《国际汉语教师中国志愿者计划》,于2004年3月26日经教育部批准,今天开始启动实施。我很高兴借此机会向大家介绍该计划的有关情况。

  中国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与国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交流日益频繁,国际社会对汉语学习的需求迅速增长。面对国际上的需要,我们加强了与世界各国在语言文化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采取了各项积极措施向国外提供各种优质的语言文化教学资源,以回应世界上越来越强烈的了解中国的需求。

  据统计,目前在国外学习汉语的人数已超过2500万人,有约100个国家在各级各类的教学机构内教授中文课程。相对于国外汉语教学的快速发展和学习汉语人数的急剧增加,各国都面临着汉语教师严重匮乏的问题,许多国家纷纷通过各种渠道向我提出派遣汉语教师的要求,日本、韩国、泰国、菲律宾、越南、印尼、埃及、南非、以及欧美等发达国家都希望在汉语师资上得到我国的帮助。

  目前国家公派汉语教师虽已遍布五大洲,但是数量与需求差距巨大。随着中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遵循“创新、集成、跨越”的方针,为此采取一系列的有效的改革措施,开创向世界提供汉语教师的新途径。

  根据2003年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工作会议的决策,在经过充分调研和试点的基础上,国家汉办制定了“国际汉语教师中国志愿者计划”。该项计划付诸实施,得到了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和教育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是为了适应当前世界汉语教学蓬勃发展的需要,利用我国作为母语国汉语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采取的向世界有需求国家提供汉语师资的一项新的举措。

  胡锦涛主席曾经说过:“志愿者行动是适应时代呼唤和社会需要应运而生的。”今天,我们开展“国际汉语教师中国志愿者计划”,符合志愿服务的国际化趋势。国际志愿服务由100年前最初的战争救护、重建家园、安置孤儿等与战争相关的救助服务转向环境保护、维护和平、经济建设、社会进步等多领域的综合服务。志愿服务已成为整个世界文明的一部分。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国际志愿者年大会上说:“志愿者精神的核心是服务、团结的理想和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志愿者精神是联合国精神的最终体现。”

  秉承这一理念,我们制定了《国际汉语教师中国志愿者计划》。实施这项计划的目的是:通过具有对外汉语教学,包括华文教育能力的中国公民,发扬奉献精神,走出国门,在世界有需要的地方承担汉语教学和华文教育的任务,促进中国语言文化在国外的传播,加深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发展友谊、促进交流。

  我国有招募赴国外进行汉语教学志愿者的丰富资源。我国是有13亿人口的汉语母语国,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里,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各综合性大学每年有中文专业毕业生万人以上。另外,现已有33所高校开设了对外汉语教学本科专业和硕士生培养计划,每年毕业人数有1,500多人。除此之外,社会上也有大量可利用的人才资源,每年有一批语文类教师退休,社会上还存在一定数量的具有文科类大学文凭的人员。他们是国际汉语教学志愿者的重要来源。

  《计划》的《实施办法》按照“自愿报名、择优录取、强化培训、签约派出”的原则,对国际汉语教师中国志愿者的招募条件、申请方式、遴选、培训、待遇、表彰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申请志愿者的条件是:

  有中国国籍,身心健康,年龄在65岁以下;有奉献精神,热爱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热心志愿者服务活动,志愿到国外从事汉语教学工作;行为模范,志向高尚;有对外汉语、中文、历史、哲学、教育学、外语、政治学、心理学、法学、社会学等相关专业的大专以上学历;退休大学中文教师;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中、小学退休语文教师;汉语普通话标准。

  国家汉办设立“国际汉语教师中国志愿者中心”,具体负责志愿者工作的招募、遴选、培训、派出、签约、咨询、经费支付以及日常管理等具体事务。

  志愿者由志愿者中心向社会公开招募,凡符合申请条件的中国公民可以通过国家汉办网站(www.hanban.edu.cn)在网上注册报名,也可以从网上下载《申请表》进行报名申请。

  志愿者中心对报名的志愿者进行审核录取,并对录取的志愿者进行派出前的专业技能和外事等方面的短期强化培训。

  志愿者中心与确定派往国外服务的志愿者,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签订志愿服务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志愿者中心对以推广汉语和弘扬中华文化为己任、不畏艰苦、不计报酬、乐于奉献的志愿者予以表彰。

  2003年,作为试点,国家汉办在派遣志愿者工作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已分别向菲律宾、泰国派遣了40余名志愿者,在当地产生了积极而强烈的反响,为今后全面实施该计划积累了经验。

  随着《志愿者计划》的正式实施,我们将积极地向世界上有需要的国家派遣志愿者,逐步扩大志愿者派遣的规模。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