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共有12所大学,其中两所联邦高工,10所州立大学。联邦高工主要以工科和自然科学为主,不开设医学课程,因此瑞士的医学教育主要集中在德语区的伯尔尼、巴塞尔、苏黎世以及法语区的日内瓦、洛桑等五所州立大学(纽沙泰尔和弗里堡只有基础医学部,分别开设有1年和2年的医学基础课程,但没有独立的医学系,之后学生必须换到其他5所大学完成学业)。
大学(包括大学医院)的经费主要来自大学所在的州政府。以伯尔尼大学为例,50%来自伯尔尼州、20%来自其他州(指其他州为其在伯尔尼大学就读的本州居民提供的培训费用)、16%来自联邦政府,剩下的14%来自其他渠道(瑞士国家基金会或企业经济部门)。医学专业获得的经费资助来源及比例与此基本相同。因此,州政府是瑞士高等医学教育的最主要的经费来源地。大学的任务是开展医学研究并为未来的医务人员提供科学的培训;而联邦内政部卫生司,作为联邦层面的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大学毕业考试(Staatsexamen)的组织和监督,换句话说,也就是对大学毕业文凭(Arzt Diplom)的直接控制和监督。
另一个对瑞士高等医学教育至关重要的机构是瑞士医生行业协会(FMH)。该协会负责在业医务人员的继续和提高教育及考试,尤其是从住院医生到主治医生的考试,俗称专科考试。
一、入学条件及招生过程
理论上,对于外国人在瑞士学医并无特殊限制。法律规定,只要参加了瑞士高中毕业考试,并符合以下四个条件中的任一个,就可以申请攻读医学专业:
(1)瑞士公民;
(2)父母双方中有一方是瑞士公民;
(3)持瑞士长期居留许可(Niederlassungsbewil“gung C卡)在瑞士居留5年以上;
(4)拥有瑞士居住权(Aufenthaltsbewiligung B卡)。
瑞士大学校长联席会议(CRUS)具体承担全国医学专业的申请、数据统计、信息发布以及考试和录取通知的寄送工作。整个招生工作的有关步骤如下:
――每年的10月,大学和州政府一起提出下一年度的招生计划,并将之交CRUS发布;
――之后到第二年的2月中旬为学生申请期;
――2月底,CRUS完成对申请人数的统计,做出初步形势分析,将之交瑞士大学联合会(SUK);
――SUK根据每个学校每个专业的实际招生计划及报名人数的多少决定哪些专业需要进行能力考试(Eignungstest,1998年开始引入)。原则上,如果报名人数超过计划招生人数的20%,将举行能力考试,以淘汰多余的申请者;
――7月中旬,考试;
――9月,当年招生工作结束。
据统计,人类医学专业的录取率为60%,牙医为100%,兽医学为80%。此外,每年被录取者中还会有约30%的人申请放弃或延缓进入专业学习,一是因为瑞士的高中毕业成绩可以在许多国家得到承认,其医学专业申请录取结果也可以得到转换,因此在申请到了国外大学更好的位置后许多人选择放弃;还有一些人是希望利用延缓的这段时间去学习或做点别的事情。据CRUS统计,这样的情况每年约有50~70例(2003年35例)。
二、大学学习阶段及毕业考试和文凭的获得
目前瑞士大学共开设有人类医学(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和儿科等所有其他临床医学学科)、牙医和兽医学三个专业。人类医学及兽医学学制为6年,牙医学为5年。其中前2年是基础教育阶段。一直以来,三个专业的基础阶段学习都在一起进行,两年之后才分离开来分别进入各自的临床实习。2001年,兽医学率先分离出来。据了解,人类医学和牙医学的基础学习也将分开。
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主要包括:物理、化学、生物、遗传学、解剖学(包括人体和神经解剖学)、生理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胚胎学及其他实验课程等所有技术类课程。在此期间每年会有一次考试,允许每次考试每名学生可以考两次。瑞士基础教育阶段的淘汰率非常高,一般第一年在50~70%,第二年稍低。
六年(牙医5年)学习完成并通过了大学毕业考试(又称国家考试Staaatsexame),学生就可以获得毕业证书(Arzt Diplom)。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瑞士医学博士学位(MD)的获得。这一点是以瑞士、德国为代表的一类国家与以美国和奥地利为代表的其他国家在医学教育体系上的最大不同。在美国和奥地利等国,学生只要获得了毕业文凭,就自然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但在瑞士并不如此。要获得这个头衔至少还需要完成1篇医学科研论文,呈交给医学院Doctor头衔资格评审委员会(除去寒暑假期,约3个月左右开一次),经专家讨论通过后才能获得。因此获得博士学位头衔的过程就因个人时间和兴趣的差异而非常的不同。有的人在校学习期间就完成了论文,因此一毕业或者毕业之后很快就拿到了博士头衔, 也有很多人要用很多年才得到。还有的人为了拿到博士头衔而暂时放弃临床工作,全职或部分工作时间到实验室做1~2年研究工作以完成论文,当然,这期间的收入要减少很多。另外还有一些人,甚至干脆放弃。他们认为,这只是虚名,没有必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获得,因为不管是独立行医还是在医院工作并不一定要有博士头衔;即使在医院工作,MD(医学博士)也不与工资挂钩,它只是一个学术头衔而已。由于瑞士联邦制的体制,教育主权主要在地方各州政府,因此在一个州大学获得的文凭其他州未必承认。但医学专业例外。医学专业是全国统一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凭也与其他专业一般由本校大学教授或校长签署不同, 而是全国统一,并由主管卫生事务的联邦委员签署(Bundesrat,瑞士无专门的卫生部,只在联邦内政部下设卫生司。联邦委员会为最高行政机构,对外为国家元首。联邦委员会由七名联邦委员组成,联邦主席由联邦委员轮任。七名联邦委员分别兼任七个部部长)。因此医学院毕业证书(Arzt Diplom)不仅在全瑞士范围内得到承认,还可以凭此在全瑞士范围内及欧共体大部分国家的医院寻找工作。
三、瑞士医院的行政体系及医生的职务晋升
大学毕业之后如果选择做临床医生,有两条路可选择,一是到社会(包括大学)医院求职;二是独立行医。根据法律,获得医学系毕业证书就可以申请独立行医。但此时由于资力和经验的不足,鲜有保险公司愿意提供保险;此外,如果选择独立行医,还需到州政府有关部门申请执照,而州政府将根据本州医生的数量和地域分布来综合考虑,因此,刚毕业的人不具有足够的说服力和优势。由于医生的社会地位高,收入高而稳定(据了解,瑞士的私人诊所平均每年的利润是50万瑞士法郎。如果私人诊所太多,政府压力将增大),学医多年来在瑞士一直是大多数人的理想和首选专业。但是医生在瑞士人口中的比例已呈饱和态势,大大超出需要,因此近年来政府采取了“doctor stop”政策(即不批准新的私人诊所开业)来限制私人医生的增加。在此情况下,一般人都是先到医院干一段时间,积累一定经验,再参加并通过FHM考试后才选择独立开业。
刚毕业的人不管进入私立或公立医院都称 “住院医生” (Assistentarzt)。这是行政级别,与工资直接挂钩。住院医生在同一家医院的工作时间最长不能超过三年。
住院医生之上,是主治医生(0berartzt),又分普通主治医生、科副主任(Leitender Ar2t)和科主任(Chefarzt)三个等级。从住院医生到主治医生一般需要5~7年,并且必须参加并通过FMH考试。同时,住院医生还要在这期间积累足够的学分,包括理论考试、临床技能、完成规定的病例治疗或手术的例数、参加学术会议次数和级别、发表论文的质量和数量等等。大多数住院医生需要七年以上时间才能升为主治医生,一些人由于不能完成足够的学分甚至一生都做住院医生。但一旦成为主治医生,就可以在同一家医院停留8年。
成为主治医生,实际上也就成为了某科的专科医师。由于从普通主治医生再向上升比从住院医生到主治医生所需要的时间更长,更困难,因此很多人必须在此时作出决定,是自己开业还是继续在社会医院从医。对于在大学医院工作的人,还可以选择走PD(PrivaterDozent学术职称)主治医生一教授一-科主任的艰苦之路。所以“艰苦”,是因为在瑞士大学医院,教授和科主任一般是终身制,位置非常少,竞争十分激烈。
四、《高等医学教育2008改革方案》及其主要内容
正如本文第一点所介绍,大学医学系及大学医院的经费主要来自州政府,但州政府本身对大学毕业考试内容及毕业文凭的发放、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及考试等关键步骤却几乎没有一点发言权,这在瑞士这样一个州政府主权十分独立和强大的国家是十分独特的现象,也是许多州政府和大学经常抱怨的事。瑞士大学校长联席会议(CRUS)不久前向联邦内政部长及各州卫生和教育局长提交了《高等医学教育2008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其总体目标是要改善瑞士医学教育质量,确保瑞士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但目前这种医学教育体制责任的“划分不均”却也不能不说是促进其改革的更深层次的原因和动力。
因此,《方案》中一个中心思想就是要简化目前的高等医学教育体制,大学将完全担负起医生的培养和医学研究工作,联邦政府只负责医务人。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