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部司局机构

广厦集团:加强农民工培训 培养现代工人

  广厦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改革开放后迅速成长起来的一家民营建筑施工企业集团,20多年来,广厦建设集团逐步探索出一条有组织、上规模的农民工培训新路子,促进了农民工教育走向规范化、常规化和高档次,对企业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现将我公司农民工培训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农民工培训工作的基本情况

  广厦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广厦控股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的核心企业集团,是一家以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为主导产业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具有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已经于2002年通过质量、安全、职业环境卫生三个体系的整合贯标认证。2004年集团公司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27.34亿元,新承接工程量193.81亿元,实现利润1.95亿元,在全国民营建筑施工企业中名列前茅。

  在短短20年的历程中,集团公司创造了骄人的业绩:累计获得16项鲁班奖,300多项省级优质工程,曾获全国建筑业优秀企业、全国500家最佳经济效益企业等。在浙江省民营企业经济总量排名中位居第一,全国第四,《建设时报》和美国《工程新闻记录》杂志2004年中国承包商60强排名第13位。

  广厦建设集团取得的巨大成就,凝聚着以楼忠福同志为首的广厦经营者勇于进取、搏击市场的智慧和胆略,也凝聚着全体广厦人团结拼搏、勇于奉献的创业精神。更重要的一点,是与广厦集团一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优良传统分不开的,是与广厦集团注重全体员工的素质培养分不开的。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楼忠福同志就高瞻远瞩地指出:不抓设备今天没饭吃,不抓人才明天没饭吃!话语很朴素,但很实在,很到位。

  为此,广厦集团制定了切合实际的人才战略,一是引进,二是培养。对民营业企业来说,引进人才并不容易,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人们的观念还不解放,大中专毕业生的眼光都放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国营企业。只是到了近几年,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随着民营企业优势的空前释放,才给我们引进各类高级别人才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广厦公司都着力于自力更生,培养和培育自己的人才队伍,包括创办学校,开办各种培训班等,以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这其中有很大一块是生产操作人员的培训项目,从起初的岗前培训到民工学校的运作,反映了公司在农民工教育模式上的巨大进步。目前,广厦集团除创办了在校生规模达5万人的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外,还广泛开办了民工学校,现集团公司各成员单位均开有民工学校或分校,共有24家,同时,各项目部都设立相应的民工学校教学点。

  通过引进和培养,广厦建设集团现已拥有各类经济技术人才5千多名,基本适应了集团公司经营管理工作的需要。目前企业总部机关管理人员95%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中层以上的骨干已基本完成了新老交替,企业的智力水平和“知识密度”已经逐步超越国内同行。

  二、农民工培训的主要做法

  1.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广厦高层一直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也一直高度重视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工作。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起,广厦人就开始思考和探索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并逐步确定了以“民工学校”作为此项工作的载体,这一思路得到了楼忠福同志的肯定和支持。当时我国城市和工业建设如火如荼,建筑业蓬勃发展,各地建筑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但快速的发展也带来了诸多问题,首当其冲的是安全问题。从事建筑业一线工作的,主要以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为主,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员文化水平低,安全意识薄弱,安全技术严重匮乏,造成建筑业安全事故频发、安全生产形势异常严峻的不利局面。而在短期内建筑企业既不能迅速提高民工素质,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余地。广厦高层对我省和其他地方的安全事故进行客观剖析后,发现80%以上的安全事故是由民工缺乏安全防护意识、操作不当、或者安全技术不过关造成的,往往一时的疏忽带来个人、家庭、企业以至社会巨大的损失和痛苦!

  痛定思痛,广厦人开始了他们改变命运的大行动:把学校办到项目部去、把课堂设到工地去,用最小的付出获取最大的回报!然而,要在工地办起民工学校,谈何容易!首先,观念上就有极大的障碍。广厦的经营体制是以项目经理为市场主体,由项目经理全权经营和自负盈亏,开办学校意味着增加投入,而在项目刚刚起步还没有产生效益的时节,他们一时想不通也很正常;而对大多数民工来说,他们对开办学习班也存有疑虑,认为泥水工这活如此“简单”,大家又做了好多年,培训啥呀?不理解。

  楼忠福同志有句名言:困难困难,困在家里就难,出路出路,走出去才有路!要落实民工学校工作,首要的任务是统一思想认识,集团公司开始大张旗鼓地宣传开办民工学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制度上把民工学校管理与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挂钩,写入《安全生产责任书》,要求各成员单位一把手负责,把民工学校普及到每一个项目部。2004年,在原有办学基础上,广厦建设集团民工学校总校成立,集团公司董事长楼明亲自担任校长,各成员单位的民工学校或分校也指定由单位一把手担任校长,并建立日常管理机构,从而为规范民工学校工作作了组织上的有力保证。

  2.制定培训规划,明确培训目标

  广厦建设集团对农民工培训工作制定了明确的目标和规划。广厦建设集团是一家具有较长历史的建筑施工企业,与所有兄弟企业一样,民工管理是生产管理中的重点,也是难点。究其原因,一是生产一线工人以进城务工的农民为主,文化程度低,技术素质差,质量和安全意识薄弱,组织纪律观念不强,二是工人的流动性大,队伍的稳定性差,给项目经理对民工教育培训的投入设置了障碍。针对上述情况,集团公司制定了针对性极强的民工培训目标:以文化补习、技术辅导和思想教育为切入点,在全面提高农民工的基本文化素质和岗位技术的基础上,加强对民工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公德和爱企爱岗教育,稳定工人队伍,促进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上台阶。

  根据这一工作目标,集团公司编制了非常具体、详细的教学规划:对民工教育培训的形式、师资、教学设施、教学内容等都作了规定,并制定了短期计划和长期规划,为后来的民工学校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建立培训机构,开办民工学校

  最初的民工学校产生于2000年,广厦建设集团率先在杭州、金华等地的部分项目部试办了民工学校。项目部在工地利用职工食堂等作为教室,项目经理自掏腰包配备了桌椅、黑板等基本教学设施,有的条件稍好的项目部还配置了影碟机等先进的设备。至于教材,主要以安全操作规程、岗位职责和各地发生的安全事故分析等现有资料为主,师资更是“就地取材”,由项目经理、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质量员、安全员等项目部管理人员担当,他们经过与工人的积极沟通,利用夜间等业余时间分批组织项目部民工开展培训教育。虽然设施简易,师资力量不专业,教材也不规范,但取得的效果很好,可以说是立竿见影。员工安全意识很快就有了提高,原先不爱戴安全帽的,现在戴了,原先不遵章守纪的,现在“听话”了,甚至,原来不讲卫生的,现在也注意保护公共环境了,改变确实很大,项目部各项管理随之得到了迅速提高,企业形象也改善了不少。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办班,把民工的业余活动吸引到“正道”上来,不仅丰富了民工们的业余生活,还大大地减少了民工上街喝酒滋事、打架斗殴等现象的发生,有利于当地的社会治安管理,也在客观上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贡献。

  部分成员单位和项目部起初并不理解,有的认为这是一种形式主义,也有的认为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还有一种较普遍的心态是对安全工作的侥幸心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办民工学校的单位在安全工作业绩方面就显现出明显的优势,特别是最近两年,在各地重、特大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建筑业蒙上较大阴影的形势下,开办民工学校的单位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很快,部分项目部开办民工学校并取得良好效果的事情在集团内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集团领导抓住时机组织各成员单位开展现场观摩学习,总结经验,并要求有条件的单位都要在下属各项目部办起民工学校,没有条件的单位要自力更生,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从而为在集团普及民工学校经验打好基础。

  几年来,集团在民工学校建设方面已先后投入数百万元资金,累计近10万人次接受了培训和教育,这项工作已经成为各单位的日常工作和项目经理开工建设的自觉条件,同时也得到了民工的普遍欢迎和接受。

  2003年12月,广厦建设集团党、政发出了《关于在全行业开办“广厦民工学校”的决定》,拉开了集团正式实施规范化民工学校管理工作的序幕。《决定》框定了集团民工学校的组织机构、各级管理部门的职责、统一规范的教材以及对民工学校管理工作的考核和奖惩办法。这标志着广厦建设集团农民工培训工作走上了新的发展阶段――正规化、规范化管理阶段。

  4.丰富培训形式、统一培训教材

  由于最初的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十分松散,各单位和项目部各自为政,培训内容也比较单一,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民工学校的发展。经过调研,集团公司决定综合各成员单位主办民工培训班的经验,编制统一的教材。2003年至2004年,集团公司组织了总工办、党群办、人事部等部门的精干力量并抽调了部分成员单位的技术骨干着手编制新教材。他们在总结近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新教材的课程设置作了很大调整,在员工行为规范和道德情操、安全生产知识和技术、工伤救护和案例分析等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融合了广厦的发展历程、现有状况、远景规划以及广厦的企业文化教育,还有机结合政治常识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员在学习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同时增强对企业、对社会、对祖国的认同感和主人翁精神。这种雅俗共赏的课程设置十分适合民工现有的素质,符合民工学校教育的需求,也在现有条件下提高了教材的档次。为使教材更加生动引人,总校还专门配发了光盘,用鲜明的图片、影像、动画和标准的配音促进寓教于乐。

  这本题为《把生命意识融入建筑》的读本,文字简洁、通俗易懂,十分贴近当代建筑工人的工作和生活,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一套针对民工教育的规范性教材。该读本的出版发行填补了当时浙江省乃至全国建筑行业民工教育工作的一项空白。

  5.制度化保证

  广厦民工学校管理有着严格的制度约束。根据规定,广厦民工学校按建设集团(总校)、成员单位(学校)、项目部(分校)三级进行组织,各成员单位由董事长、总经理、党委(总支、支部)书记、工会主席、生产(技术)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组成校委会,主要负责人任校长,工会主席或总工程师任教务长。各成员单位1000万元(或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的项目就应设立分校,低于此标准的项目部采取就近挂靠、由所在地分公司、办事处统一组织设置教学点等方法落实民工学校教育活动。同时规定,分校教学每周1~2课时,每课时不少于1小时,平均每月不少于8小时,由分校建立教学台帐,以便学校和总校查验。

  民工学校的考核也有严格的制度。一是由总校按《教学大纲》统一编制试题库,由各学校自行命题、考试和阅卷,成绩单报总校备案;二是对按规定学完课时,经考试合格的学员由总校发给《广厦民工学校合格证》,《合格证》在集团公司所属成员企业承包内通用;三是建立优秀学员评选制度,按10%的比例评优,奖励标准由各学校自行确定;四是总校每年进行一次综合考评,分别评选出优秀民工学校、优秀民工学校分校、优秀民工学校管理者和优秀学员。

  6.实效

  经过多年的培训和学校管理,广厦建设集团在农民工教育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为企业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和两个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一是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大幅度提高,安全生产形势大为好转。通过培训教育,工人们的安全生产意识有了较大改进和提高,安全生产技能有了较大提高,遵章守纪的多了,违反操作规程的少了,安全事故发生率显著下降,企业创优夺杯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二是职工的归属感增强了,队伍的稳定性提高了。通过培训教育,学员们得到了企业文化的熏陶,思想觉悟有了一定的进步,对广厦的公司制度、公司对员工的关爱有了具体的认识和认同。

  三是对项目部所在地的治安工作产生了一个促进作用,有利于政府创建和谐社会决策的实施。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目前,建设部和各省市建管部门都十分重视民工学校,并出台了许多民工教育培训的规范和制度,并逐步推行民工持证上岗制度,这是加强建筑业管理的必然选择。广厦建设集团十分赞同和支持民工教育和持证上岗制度,下一步的工作也主要是围绕这方面去开展。

  1.加强民工学校管理,努力完善民工学校办学机制

  虽然目前我们的各成员单位及其项目部都已经按照要求开办了民工学校或分校,办学硬件和授课计时等都已经作为考核指标。但仍有一部分单位并没有真正重视起来,特别是一些新开工的工程项目部,常常采用拖延“战术”来应付,还有一些单位,由于认识上的不足,存在着“走过场”的形式主义。下一步我们将针对这些情况,制定一整套关于民工学校管理的规章制度,完善考核办法,建立民工学校办学的约束机制,并通过宣传、交流等方式促进各级管理部门提高对民工学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办学的自觉性。

  2.配合上级部门规定,严格执行民工持证上岗制度

  今后,我们将对民工学校的办学重点进行一些必要的调整。要结合上级管理部门的要求和规定,围绕持证上岗,有重点、有计划、有秩序地开展民工取证培训,严格执行各岗位工人的持证上岗制度,为促进企业的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夯实基础。

  3.加强凝聚力工程建设,努力稳定民工队伍

  2004年,广厦建设集团及其各成员企业相继成立了具有独立资质的劳务公司,为规范劳务管理做好了组织上的保证。成立劳务公司的目标是将劳务工作从总承包业务中脱离出来,规范劳务用工合同的管理,规范民工工资发放,确保民工的合法权益。通过一年多的运作,已经基本实现了上述目标,下一步,我们将在此基础上,加快建立自己固定的劳务队伍,开展劳务输出。我们将通过加强民工思想教育、维护民工的合法权益、给民工排忧解难、开展送温暖等活动,加强集团的凝聚力建设,努力稳定民工队伍,从而促进民工学校管理的持续性和长期性。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