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部司局机构

上海、山东、湖北、云南等省市努力开展农村成人教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近年来,上海、山东、湖北、云南等省市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农村成人教育工作的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大目标,以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工作重点,认真抓好农村成人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

    上海市实施郊区劳动力职业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市政府及各区县政府分别召开“行动计划”推进会,制定部署实施方案。2006年,全市共培训68354人,就业46310人,就业率达67.75%。上海市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加强农村成人教育工作,一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对“行动计划”实施统计与管理;二是实行培训任务层层分解,制定具有操作性的实施方案;三是深入调查研究,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四是加强培训基地建设,提高培训机构的培训能力;五是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培训工作的实效性。嘉定区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创设了“三单式”培训模式,即“企业出订单,学校出菜单,政府来买单”,各培训机构主动与劳动力市场对接,充分挖掘就业岗位。青浦区和南汇区注重培训与就业、创业、农业产业优化升级等相结合,按需办班,追求实效,让农民高兴、满意。

    山东省教育系统把抓好农村成人教育工作,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措施。经过多年努力,山东省已经基本建立健全以县(市、区)职教中心(成人中专)为龙头,以乡镇成教中心为骨干,以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为基础的三级农村成人教育办学网络,大家各负其责,共同做好农村成人教育。如,济阳县加强乡镇成教中心建设,使其成为服务当地的教育培训中心、劳动力转移输出服务中心、劳动力资源管理中心、远程教育网络中心。基于农村人口多,劳动力素质偏低,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山东省依托县、乡、村三级农村成教办学网络,开展多形式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使广大农民普遍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产增收。如,胶南市几年内累计培训绿色证书学员2.1万人,其中1500多人获得了农民技术员、农民技师证书。作为一个经济大省和劳动力资源大省,引导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以职业学校、农村成人学校为主体,通过实施“农村富民培训工程”和“阳光工程”,全省在2004年至2005年就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达到1100万人次。

    湖北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大力发展农村职成教育。近年来每年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00多万人次,完成农村实用技术培训300万人次,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省政府在《 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要求“十一五”期间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500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400万人次;要求坚持政府统筹,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层层目标考核责任制和督导检查制度;要求强化部门协调,各政府职能部门紧密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为农村职成教育提供有力的体制保障、政策保障和资金保障;要求继续推进农科教结合和“三教统筹”,大力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要求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雨露计划”、“阳光计划”、“技能就业工程”等项目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和进城务工人员广泛开展技能培训,帮助农民提高职业能力,实现稳定就业。

    湖北省根据农村职成教育特点,创新了培训模式,使农民真正掌握了致富本领和现代化生产技术。如,根据用人标准“量身定做”的“富士康”模式,“实践-科研-示范-辐射”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模式等等。湖北省还注重构建县、乡、村“三级”农村成人教育网络,兴建一批科技示范服务基地,推广农业新技术、实现了农村经济与职成学校的同步发展。

    云南省针对全省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多,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低,缺乏劳动技能的现状,积极开展以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为主的“百万农民培训金钥匙工程”。五年来,全省已累计对2622万农村在乡劳动者进行了各类实用技术培训,年均培训524万人次,年均培训人(次)数占全省农村劳动总数的25%。省教育厅采取一系列措施落实农村成人教育工作目标。一是把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任务纳入省对市、州的教育目标考核内容,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二是制定省级农村成人教育示范学校和合格学校建设标准,并抓好省级示范学校的评估验收,全省已建成省级示范学校180所,合格学校约500所。三是在省级专项经费的使用上,对推广新项目的学校、示范达标的学校、办学效益好的学校进行倾斜;四是结合云南省情,组织编写《现代实用技术教育系列读本》、《农村实用学习读本》等实用技术教材。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