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部司局机构

成都市温江区做强农村成人教育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服务

    成都市温江区全区人口34.21万,其中农村人口19.47万,农村劳动力11.37万,失地农民6.53万,失地农村劳动力3.73万。面对这一区情,温江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成人教育工作,把农村成人教育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并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赋予重任,多方位倾斜政策,提供发展平台,大力扶持农村成人教育发展,全区成人教育工作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

    温江区发展农村成人教育的一些具体做法行之有效,值得借鉴。如,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像抓经济工作一样地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区财政依法确保政策性经费投入,镇(街办)以及区级相关部门也加强投入力度,确保各类培训项目实施;依法列编,保障待遇,加强农村成人教育干部教师队伍建设。

    一、下大力气,着力加大农村成人教育投入。

    首先,加强农村成人教育干部教师队伍建设,注重提高地位,注重配备人员,注重保障待遇,注重培养队伍。如,镇长或街办主任兼任乡镇成校校长,常务副校长由区教育局聘任;将成校工作人员编制全部纳入财政编制;成校工作人员与中小学一样享有岗位补贴,绩效津贴等补助;成校干部教师先后到四川农大学习进修,到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参观考察。

    其次,在农村成人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方面,加大财政投入。多渠道筹措成人教育经费,每年镇(街办)和区级相关部门以及上级部门拨款用于成人教育的经费达600余万元。加大对职业教育补贴力度,2007年秋季起,实行财政补贴学费政策,初中毕业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只交纳与普通高中一样的学费,区财政为此每年补贴200余万元。

    二、抓大统筹,构建农村成人教育办学体系。

    温江区坚持大统筹的理念,致力于整合城乡教育资源,着力构建农村成人教育办学体系。以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为依托,使其成为农民引导性培训、实用技术培训的主阵地;形成以温江区燎原职中、区职业教育就业指导中心为龙头,镇(街办)成人学校为支撑,村成人学校和社区学校为延伸的区、镇(街办)、村(社区)三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网络和转移就业网络,通过“用工信息发布―宣传组织培训―转移就业”一条龙服务,提高充分就业率;在中小学校园开展“小手牵大手,我为爸妈找工作”用工信息栏,及时将就业指导中心和就业局提供的培训、就业信息张贴出来,请学生将信息传递给爸妈,帮助家长及时培训,充分就业。

    三、建大平台,努力提高农村成人教育办学水平。

    温江区根据区域经济特色,充分整合教育、企业等社会职业教育资源,探索建立了融“订单、培训、就业”三位一体的“校企结合模式”。如,在西部制鞋之乡的永盛镇“新世纪鞋业有限公司”挂牌成立了“永盛成人校新世纪鞋业制作培训基地”,打造“温江制鞋工”;在花木之乡的万春镇“三邑园艺公司”挂牌成立了“万春镇成人校花木培训基地”,打造“温江花工”;在海峡两岸科技开发园建立“订单培训基地”,打造企业“合身员工”。

    四、健全管理机制,激发农村成人教育办学活力。

    采取具体措施优化管理、强化考核、激发活力,提高农村成人教育的工作效率。区教育局每年将农村成人教育目标任务,按培训工作、就业工作、社区教育工作、宣传工作四个板块分解到成人学校,各成人学校再分解给常务副校长和专职教师,使校校有目标,人人有任务,齐心协力完成目标任务,对于分解给各成人学校的目标任务,纳入年终对学校的督导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予以通报,且与成人学校干部教师评优评先和专业技术考核挂钩。同时,各学校要根据自己的工作特色,每年举办一次特色工作现场会,并列入年度目标任务。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