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部司局机构

创新人才选拔方式,“选、育、评”一体化推进试点学院改革

2013-04-18 来源:高教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改革方向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构建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为破解高等教育发展深层次矛盾,教育部选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作为17个试点学院之一,设立“教育教学改革特别试验区”,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探索高等工程教育的新模式,以达到突破航空发动机瓶颈、形成航空装备优势,满足国家战略对创新人才的紧迫需求。

  根据教育部试点学院改革总要求,学院的改革方向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改革人才招录与选拔机制,完善自主招生制度;二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改革教师聘任、考核和评价制度,引导教师把主要精力用于教书育人;四是创新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机制,扩大学院在教学、科研、管理方面的自主权,实行教授治学。简言之,就是实行“选、育、评”综合体制改革,构建适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土壤与环境”,如图1所示。

图 1 试点学院人才培养的改革实践内容

  二、“选”----“三高”并重、多元选拔

  所谓“三高”即“高志向”、“高能力”、“高分数”。学院秉承“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促进公平”的选拔理念,推行有利于优秀人才选拔的多元选拔录取机制。为此,学院设立了“三三制”自主招生委员会,三分之一来源于学校学院招生工作小组,三分之一来源于外聘国际一流专家学者和企业兼职导师,三分之一来源于学院责任教授委员会,建立了全过程跟踪的多元选拔机制,不拘一格选拔具有良好数理基础和航空报国情怀的学生。

  在本科生录取阶段,实行了“航空百年中国心”自主招生计划;在研究生录取阶段,注重考察学生在大学期间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实验室研究的经历和成果,对具有特殊能力的学生可破格录取。如表1所示。

表1 多元选拔录取机制的具体做法

本科生录取

研究生录取

基本要求和做法

全面实现以学院为主体的自主招生,学院自主招生名额在学校招生计划中单列,获得学院自主招生资格的学生,高考均可享受北航航空百年中国心政策。

初选阶段按全国统考和学习成绩排序;复试阶段引入科学素养、创新能力综合考核内容,由自主招生委员会面试审核认定,即可获得研究生录取资格。

对能力的要求

和特殊通道

12种能力的倒推

1)战略层面,全局思维能力、极限思维能力、超前思维能力

2)战术层面,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

3)表达层面,文字表达能力、图形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4)实践层面,领导实践能力、团队实践能力、自主实践能力

考察高中平时表现、学习成绩和参加科技活动经历,对于有强烈航空情怀、严密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学生,可免笔试直接参加自主招生综合面试,优秀者允许在北航录取线下60分录取。

自主招生笔试中数学、物理单科达到优秀者,均可“直通车”参加学院组织的综合面试。

12种能力的倒推

1)战略层面,全局思维能力、极限思维能力、超前思维能力

2)战术层面,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

3)表达层面,文字表达能力、图形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4)实践层面,领导实践能力、团队实践能力、自主实践能力

考察学生在大学本科期间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实验室研究的经历和成果,判断其对本学科的兴趣、研究潜质、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对获得科技创新竞赛一等奖、全国学科竞赛一等奖的同学给予“直通车”政策。

  由于在选拔阶段对专业兴趣、国家责任和倒推能力的注重,近几年学院生源质量大幅提升,学生航空情怀高涨,毕业后许多学生主动放弃在北京等一线大城市就业,直接选择在京外航空发动机主机场所就业。如图2、图3所示。

  图2 近年来学院生源质量提升状况

  图3 近年来学院毕业生系统内就业情况

  2012年,学院还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共同组建了“中航发动机工程硕士定制班”。该班学生是在学院录取的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基础上,由中航工业集团和学院的专家教授共同面试录取。中航工业集团为该班学生提供学费、全额奖学金和助学金。

  三、“育”----“一制三化”

  (一)多元化的导师制

  本科生实行自由选择、动态调整的团队导师制,组建多元化的联合导师团队,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融学术指导、发展指导和生活指导为一体,营造学生博采众家之长的成长氛围,实现德育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同运行。例如,吴大观英才班的学生,由学院与中航共同培养,中航提供企业导师;吴仲华箐英班则与中科院工热所共同培养,中科院工热所提供研究所的导师。

  (二) 国际化的联合培养机制

  近年来学院累计邀请外国知名专家学者70多人次参加《流体力学》、《传热学》、《燃烧学》等专业核心课程的共建,出版了《多维气体动力学》、《航空发动机结构设计》等特色鲜明的精品教材。

  针对国防专业敏感度高的问题,投入专项经费,除研究生的联合培养外,每年还选拔10%以上的本科生前往美国俄亥俄州立、法国国立航空航天大学、日本筑波大学、香港理工等大学互换学习。

  (三)个性化的学习和发展机制

  学院个性化人才培养机制由“个性化选择导师”、“个性化培养方案”、 “个性化评价体系”三方面构成。

  其中,“个性化选择导师” 是把导师按“科学型”、“技术科学型”、“工程型”进行分类,让本科生根据自身特点、兴趣喜好等自由选择;“个性化培养方案”是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兴趣爱好和发展方向定制专业课程模块内的不同课程,经教学副院长审核后,成为“个性化培养方案”,最终实现每个人的具体培养方案都各具特色;“个性化评价体系”即根据学生个性化的培养方案设定考核内容和指标,与科技素养、人文素养等综合测评一起,以学习档案的形式进行综合评价。个性化的评价结果直接影响奖学金资助程度:每学年按标准分排名,前20%为下一学年全额奖学金资助获得者,前20%~40%为半额奖学金获得者。

  (四)小班化的教学制度

  小班化教学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了优良的土壤和环境,通过教材、教师队伍、教学方法等一系列改革,学院将专业课每班学生人数控制在30人以内。

  小班化教学制度的实行,重构了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教学主体由教师转变为学生,在教学形式上增强了启发和互动式教学,更加重视提高学生思维的开放程度,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学院小班化教学制度的实行效果来看,这一教学模式将是高等教育从“工业化生产模式”到“知识经济模式”转变的必然结果。

  四、“评”---“三影响、六维度”、综合评价

  (一)“三个影响力”相结合的教师评价机制

  学院建立以关键业绩指标为依据的教师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突出教学、人才培养绩效导向,考评标准从单一的“学术影响力”评价扩展为“学术影响力”、“行业影响力”、“社会影响力”评价并重的综合评价机制,通过学院评价、行业评价、学生评价并重,把教师的主要精力拉回到了教学上。

  在教师年终绩效发放上,学院加大对人才培养工作的奖励和倾斜力度,2011年开始在年终考核中将教学当量与科研当量的换算比例由1:10调整为1:20;在反映关键业绩的KPI指标中,突出了对省部级教学获奖、正式教材出版、教学前三名、学生实践类课程指导(SRTP、省部级学科竞赛、冯如杯等)的奖励额度及范围;在年度优秀奖中优先考虑教学业绩突出的一线教师。

  (二) “六维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

  学院改变了过去以成绩为单一评价指标的学生评价体系,构建了包括“思想道德品质、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身心健康、人文素质”在内的六维度学生评价体系,鼓励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评价方法上,改变了过去单纯以最后结果来评价的方法,建立了基于发展性的学生成长档案,详细记录学生成长的过程培养。

  在选拔保送研究生的环节上,改变以单纯考试成绩来选拔的方法,建立二元选拔机制,学生成绩达到无差别分数段后,均可申请参加选拔面试,由最终的选拔面试来确定录取结果,参加直博生面试比例达到15%,参加保送研究生面试比例超过50%。此外,学院设立了绿色通道,对部分“偏才”、“怪才”,给与相应的认可,目前每年均有2~3名同学尽管排名50%以后,但由于科技创作、学科竞赛获一等奖而搭上保研“直通车”。

  5、土壤与环境---“四化融合”

  (一)国际化的核心课程体系

  在学院基础课程的设置上,借鉴国际一流大学(MIT、GIT、香港科大)课程体系和考评体系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特色,在巩固6门核心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全程重视通识课程的作用。通过精心设计,学院目前的共性基础课程体系打破传统过早偏向专业教育的模式,由6门通识课程、6门多学科基础课程组成,在坚实的数理基础上培养全面的综合素质。该课程体系前2.5年课程与佐治亚理工和香港科大可交换培养。

  (二)特色化专业实验教学基地

  热工实验教学中心以培养学生掌握系统的热工学基础知识和具有从事创新研究的能力为目标,建立了三大实验教学环节:基础型实验教学环节、研究型实验教学环节和创新型实验教学环节,寓教于研,同时实验结果又反哺科研,如高温气体温度测量实验,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利用所学知识自主设计出更合理的方案,使优秀的设计方案能直接为工程研发所利用。

  航空发动机创新实践基地设置了包括航空发动机拆装、设计加工、检验试车的三个综合实践模块。其中,航发拆装模块包括AL31F、WP7、WJ5等发动机的拆装,以及10台微型涡喷发动机、1台ALLISON涡桨发动机和2台WP8起动机;设计加工模块是培养和提升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专业综合性实验课程,如叶轮机自主实验用的教具、实验件——均由学生自行设计,经过简单的加工和装配组合而成,最后再通过实验测量检验学生的自行设计水平、加工和装配质量;航发试车模块中学生可以直接进入试车台进行试车,检验装配效果及发动机的流量、压比、温度等总体性能,检验前面两个环节中的学生创新实践结果。

  (三)全程化大学生零起点科研训练体系

  学院构建了“零起点三层次全过程”的大学生科研训练体系,使大一、大二的同学可以在专业知识零起点的情况下逐步培养科学研究的能力,可同时容纳50名学生开展自主式创新实践;其次,学院每年抽取院长基金的10%,用于设立学生创新基金,实现了大学生科研训练体系的制度化、规模化和长效性管理,建立了“国际AIAA动力设计大赛、全国挑战杯竞赛、全国节能减排竞赛、校级冯如杯科技竞赛和学院动力杯学生科技竞赛”的项目链条,实现了不同学生参加不同层次的创新训练项目。

  目前,学院本科生在大一期间参与人数覆盖率约为30%,大二达到50%,大三可高达80%左右;每年学生获省部级竞赛奖励约20人次以上。其中的典型案例是学生科技作品《无凸轮曲轴发动机》,经过了6届学生的坚持不懈努力,将一个想法变成了图纸,加工成模型,最终成为可推广的产品。

  (四)公共化实验平台共享环境——国家试点学院楼

  围绕高等工程教育全方位人才培养需求,学院将教学区三号楼规划为“国家试点学院楼”,在一层和四层统筹规划了本科教学和研究生教学的全部教学实验设备和实践基地,围绕基础实验平台、专业综合实验平台、创新实践平台三级结构对现有实验资源和待建资源进行了规划和整合。

  三大公共实验实践平台均开发了网络管理系统,具备在线预约、使用授权、自动计费等功能,并实现对教师和学生全天24时的开放共享,大幅提高现有实验设施用于人才培养的利用率,给学生提供自由宽松的创新实践环境。

  六、试点学院综合改革措施的成功实践

  2012年试点学院本科录取新生在各省前1000名的比例达到90%以上,前500名的比例达到30%,第一专业志愿填报率高达70%。

  2012年9月与中航工业集团公司签署共建先进航空发动机协同创新中心协议,在未来五年双方将投入10亿元,用于提升航空发动机基础研究能力和高校自主创新能力。其中,中航工业将每年投入2000万,与北航共建试点学院,重点支持试点学院“吴大观英才班”和“中航发动机工程硕士定制班”等人才培养项目。

  2013年3月,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2011协同创新中心现场考察。

(责任编辑:王朋)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