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2001〕2号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我部决定从2001年秋季开始用五年左右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为了做好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现将《关于开展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的意见》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区开展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的实施规划,认真贯彻执行。
教育部
二○○一年十月十七日
附件:
关于开展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的意见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秋季开始开展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用五年左右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以下简称新课程)。
开展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民族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新课程实验推广的进程中,广大中小学教师是新课程实施的主力军。为了使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顺利进行,各地必须认真做好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一项十分紧迫的重要任务。现就开展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的主要任务
1、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了解新课程改革背景,重点学习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教育观念、改革目标以及相关的政策措施等,增强实施新课程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2、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和研究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重点学习和研究所教课程的课程目标、具体内容和评估要求等,使教师通过教学实践逐步掌握实施新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新课程师资培训和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3、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和研究所教课程的新编教材,了解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新教材在编写思路、结构、内容和要求等方面的新特点,逐步提高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使教师能基本胜任新课程的教学工作。
通过新课程师资培训以及新课程实验推广的实施,使广大教师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扩大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二、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开展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是"十五"期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任务十分艰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新课程师资培训任务的完成。
1、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省级分管师资培训和基础教育的行政部门、教研机构、教科研机构和电教等部门要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新课程的师资培训工作,确保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的健康发展。
2、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制定的开展新课程实验推广的规划中,精心设计新课程的师资培训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对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管理者、培训者和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新课程培训工作。
3、教育部已确定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要先行一步。教育部直接组织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部分教育管理者、培训者和骨干教师的一级培训。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的其他人员培训由省"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
4、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新课程实验推广规划,其他地区新课程的师资培训工作,要分地区、分阶段、滚动式的逐步展开。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各年级教师在实施新课程前都必须接受培训。首先要抓好对省级实验区教师的新课程培训工作,然后逐步扩大到省内其他地区的教师;要从小学和初中的起始年级任课教师培训抓起,然后逐步扩展到其他各年级任课教师。2005年秋季中小学开学之前基本完成对中小学各起始年级实施新课程的中小学教师进行上岗培训的任务。2005年以后,还要继续做好对其他各年级中小学教师进行新课程的培训工作。
三、开展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切实保障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的经费。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的经费来源应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投入为主,并采取多渠道筹措经费的办法予以解决。要做到经费计划单列,优先安排,重点保证。不应向教师个人收取新课程培训经费。各地的新课程师资培训活动应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按照"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有计划地安排进行,要防止乱办班,乱收费现象的发生。
2、将新课程的师资培训工作始终贯穿于新课程实验推广的全过程。培训要求新、求实,按照"边实验、边培训、边总结、边提高"的原则,努力更新培训理念,探索新的培训模式和新的培训手段。(1)在培训理念上:要从切实提高广大中小学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的高度指导新课程师资的培训工作,通过培训引导中小学教师从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提高专业化水平。(2)在培训模式上:要坚持培训、教研、教改相结合,坚持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相结合,坚持短期面授与长期跟踪指导相结合,注重发挥校本培训的作用。要倡导培训者与教师的平等交流、对话,了解他们的疑惑和困难,引导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深入地讨论,使他们能全身心地参与到培训中来。在培训过程中积极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培训模式,在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工夫。(3)在培训手段上:要在传统师资培训方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利用卫星电视和计算机网络等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开展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保证培训质量,提高培训效益。
3、在新课程师资培训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把培训者(主要指教育管理者、师范院校和培训机构教师及教研员等)培训和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摆在突出位置重点抓紧抓好,并适当超前,使他们真正成为新课程师资培训和新课程实施的骨干力量,以带动广大中小学教师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新课程的改革实践中去。
4、抓紧研究开发新课程师资培训的资源,包括文本资源和卫星电视、网络教育等远程教育资源等。要按照"边培训、边研究、边开发、边建设"的原则,积极整合各方面的力量,研究开发适合教育行政人员、教师培训机构人员、教研人员、电教人员和各学科中小学教师等各类培训人群的高质量的培训资源。教育部将组织开发一批培训资源,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可以研究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补充性培训资源。
5、切实加强对新课程师资培训的科学研究工作。要广泛发动和组织教师教育机构(主要指师范院校和教师进修院校等)教师、教研人员和教育科研人员,深入实验区,深入中小学教学第一线,针对实施新课程在教学中反映出的具体问题,对新课程师资培训的内容、方式和方法等进行研究。要对培训过程和效果等进行评估,形成"实验、培训、管理、研究"一体化的良好运行机制。要充分发挥52个国家级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验区的作用。
6、教师教育战线的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了解、研究和服务于基础教育改革,增强搞好新课程培训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新课程实验推广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各级教师教育机构在新课程培训中的作用,尤其是要充分调动和发挥省级教师教育机构的作用。要切实加强各级教师教育机构的建设,特别要注重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要根据新课程对师资提出的新要求,深化教师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师资培养培训质量。要通过新课程的师资培训,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师培训工作,增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活力,积极探索建立继续教育工作的新理念和新机制。
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是我国基础教育战线一场深刻的变革,也是进一步推动我国教师教育事业发展,更好地为基础教育服务的重要契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整合各方面的力量,确保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