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部司局机构

总编七日谈

用青春书写精彩

2012-08-19 来源:《中国教师报》

雷振海

  青春,简单的两个字,但却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字眼。提起青春,人们不吝用绚丽的语言来描述它,用火热的行动来实践它。

  青春,往往与繁华的都市联系在一起。在浮躁的城市中,人们在物欲横流中奔波,沉迷于这个世界的五光十色。

  但总有对青春的另一种解读。

  2006年,有这样一批青年人,放弃都市生活,来到遥远、偏僻的中西部农村,成为一名特岗教师,在山村讲台上度过自己的青春岁月。

  这样的选择,是正确还是错误?

  三年、四年甚至更多的年头下来,这些特岗教师让我们明白了青春的真正含义。

  “走在农村的小路上,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污浊的空气,没有拥挤的人群,留给我的是山区的宁静、空气的清新。如果可以从头选择,我依然愿意做一名特岗教师,用知识灌溉花朵,让我的所学、所知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一位特岗教师这样说。

  的确,“青春无悔”是特岗教师们重复最多的一句话,在这片土地上,他们克服了种种不适应,把自己的心和农村孩子的心连在一起,不仅仅让知识生根发芽,更为农村孩子打开了通向外界的光明之窗。

  这是一种奉献,在很多人看来,他们无疑是伟大的。但这分明又是一次成长,一次自我价值的实现。年轻的大学毕业生们来到这里,不仅仅在奉献,更是在播种,在收获,他们在给学生点燃知识明灯,插上腾飞翅膀的同时,也让自己了解了社会,懂得了自己,知晓了前行的方向。

  这也是为什么一些特岗教师很快就能崭露头角、脱颖而出的原因。

  比如,湖北特岗教师范献龙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先进工作者”;费宝莉、何家坤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遴选为“大学毕业生建功立业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青海特岗教师旦周才仁、黄华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抗震救灾先进个人”;重庆特岗教师曹瑾被追授“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青春应该怎样度过?一千个人有一千种不同的答案。但在23.5万名特岗教师那里,我们发现了共同的答案。

(责任编辑:王朋)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